張雯瑾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代的主題,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國首先提出了一帶一路戰略,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這一戰略從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具有全球高度,宗旨是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等一系列合作伙伴關系,打造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新平臺。這一戰略既有利于我國經濟的轉型,促進我國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也符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造福沿線國家的人民,推動國際社會更為開放、均衡、包容地發展。
一、引言
2013年,習近平主席第一次提出了一帶一路戰略,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必將對我國與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近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際綜合實力明顯提升,但我國經濟也發展到亟需開拓對外發展空間的時期,在這一大的背景之下,黨中央及時提出了一帶一路戰略。該戰略借助古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旨在推動沿線亞歐各國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和發展模式,深化相互間的經貿合作,通過互利互惠合作,使相互間的聯系更加緊密,讓古絲綢之路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二、一帶一路的含義
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一帶”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指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是在和平時期提出的一個發展與合作的倡議,面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分化現實,中國堅持古老的絲綢之路精神,向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人民提出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合作的愿景。一帶一路順應了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在已有的雙邊和多邊合作的基礎上,繼續堅持世界各國開放合作的精神,讓經濟要素在全球市場上自由、有序地流動,讓全球經濟資源得到有效地配置,進而推動沿線各國各地區經濟向更高、更深層次合作發展。
(一)“絲綢之路經濟帶”
西漢武帝年間,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拓了聞名后世的絲綢之路,從此,這條路線被踩了出來,各國的商人、使者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來往往,絡繹不絕,促進了中國與西域各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但由于歷史方面的原因,使這條道路變得衰落,現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讓這條有歷史源淵的千年絲綢之路再次煥發出應有的生機。
“絲綢之路經濟帶”,大致在古絲綢之路的范圍內,是在古絲綢之路概念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經濟合作區域。它包括西北的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五省區;西南的重慶、四川、云南、廣西等四省市區。這一經濟帶,西邊連接著發達、繁榮的歐洲經濟圈,東邊連接著經濟發展非常有活力的亞太經濟圈。這一經濟帶地域廣闊,整體呈現出“兩邊高,中間低”的地理現象,其中蘊藏著各種豐富的礦產資源、自然資源、土地資源,還有寶貴的旅游資源,但該地域因為自然環境惡劣,交通閉塞,經濟發展水平整體落后,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早已存在,先秦時期就開創了此路,秦漢以來,“海上絲綢之路”已開始形成,成為溝通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等的重要橋梁,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樞紐。此后歷經多個朝代,此路一直都在蓬勃發展,唐宋時期,隨著我國造船和航海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家對商業發展的大力支持,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期。明清時期,由于統治階級實行海禁政策,這條道路開始由盛轉衰。現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站在歷史的起點上,重新開啟這條道路,可以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沿線人民的合作,讓這條道路繼續成為造福雙方人民的道路。
東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所以也將會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首要目標。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并不僅限于東盟,而是包括東盟在內的各大經濟體系(西亞、南亞、歐洲、北非),促進亞歐非經濟貿易的一體化。
三、“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對我國乃至世界經貿的影響
(一)擴大了我國出口力度,促進了外貿合作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遇到了一些困難,國內積聚了大量的資本,但是缺乏良好的投資項目。另外,我國中東部地區開始發展新興工業,不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導致鋼鐵、水泥等產能相對過剩,鑒于這種情況,急需在國外找到良好的投資項目,將多余的產能輸送出去,實現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而一帶一路戰略中,所涉及的沿線國家,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因為各種原因,經濟發展雖然處于上升時期,但在交通、郵電、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方面建設還比較落后,需要在這方面進行大規模的建設,而我國這方面正好有比較先進的技術和設施優勢,利用一帶一路提供的國際合作平臺,正好實現優劣勢互補,我國的資本和技術找到了出口,從而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增長,同時,為沿線的這些發展中國家進行經濟建設既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又節省了其技術研發的資本。
(二)推動我國西部的大發展
由于歷史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國經濟發展一直呈現出西低東高的趨勢,“西部大開發”戰略提出,為我國西部的發展提供了契機。近二十年來,國家一直不斷加大對西部的投入力度,并且讓先富帶動共富,在西部進行了一系列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的建設,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西部的發展,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一帶”將會為西部地區再次帶來騰飛的發展機遇,激發西部地區的對外貿易潛在力量,讓更多的外資涌向西部地區,培育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點。
(三)促進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進一步融合
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世界,經濟全球化正日益向縱深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在國際經濟市場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國經濟需要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就需要找到產業對接的國家和新的貿易對象。此時,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我國與沿線國家實現資源的優勢互補提供了重要的平臺。我國的礦產和油氣資源比較缺乏,相當一部分都需要進口,一帶一路戰略對于這些資源的獲取提供了穩定的通道。我國通過與這些國家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領域的合作,促進了各種資源在市場條件下的優化配置,產業分工也更趨于合理,實現了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進一步融合。
四、“一帶一路”戰略發展前景
“一帶一路”戰略不僅給我國的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同時它是能促進多國經濟的共同發展戰略,在未來一定時間內能發揮重要的作用。它能增加我國同東南亞、中亞各國和經濟互信,促進相互間的貿易往來。歷史上我國同這些國家有過經貿合作的往來,合作基礎比較堅固,一帶一路戰略會給我國帶來對外開放的新的增長點,加強與這些國家的優勢互補,如我國有多余的資金和產能,能解決這些國家的資金、能源短缺問題,從而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
五、結語
總之,一帶一路戰略是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合作性發展戰略,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一帶一路是一條互助合作共贏之路,沿線各國如果同舟共濟,政策上相互溝通,保持貿易暢通,做到資金能相互融通,就能構建亞太與歐洲各國溝通的橋梁。(作者單位:包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