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慧芬
本文首先對傳統類型財務會計的弊端進行簡要闡述,并從四點內容對其進行分析;然后提出新時期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意義所在;最后對新時期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路徑進行深入探究,希望能夠通過本篇文章給相關的企業和財務工作人員帶來些許借鑒意義,并能夠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
一、引言
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的戰略后,我國的經濟水平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尤其是近十年來,在當代市場經濟的影響下,我國的企業都紛紛開始了戰略性的轉型升級,不斷尋求新的突破和發展。在此基礎上,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而如何能夠在其中站穩腳跟,也成為每個企業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二、傳統類型財務會計的弊端
(一)傳統財務會計的管理范圍較小
對于傳統的財務會計來說,大多數員工的工作都是日復一日的。財務人員每天僅僅是單一的對企業的賬目信息數據按照標準進行核對統計。這也就間接性的導致了財務人員時常被硬性的工作所限制,無法為企業的發展戰略提供有利的數據和建議,同時也沒有時間去參與到企業的會議和決策當中。久而久之,導致了財務工作人員日漸獨立于公司體系之外,使其存在的價值無法在企業內部得到更好的體現。
(二)傳統財務會計缺少決策的能力
由于市場經濟發展極為迅速,導致企業的財務賬目數量與日俱增。諸如賬目審查、資金流轉、賬目結算等大量財務工作的堆積,也使得財務工作人員無暇他顧,從而忽視了企業的決策工作,久之,便使得財務工作者的決策能力逐漸下降。除此之外,在大多數的企業內部,各部門與財務部門的交流溝通也較少,這也使得財務工作人員無法第一時間了解到企業的業務活動,最終導致企業的決策效果不盡人意。
(三)傳統財務會計的信息掌握較少
傳統的財務會計工作者大多數的時間都呆在辦公室內進行財務的分析核對,極少會在企業的業務現場出現。這也就使得財務人員僅僅只能從業務人員的描述中得知業務情況,而并不能確切的進行親身經歷和考察。但由于大多數企業的業務組成較為復雜,也就使得財務人員無法對業務產生一個清晰的概念,在進行最終的財務結算時,很有可能會造成業務與實際賬目流通有出入的現象,不利于企業的正常運轉。
(四)傳統財務會計的管控能力較差
由于傳統財務人員的準入門檻較低,也就導致了傳統財務工作者的業務水平良莠不齊,同時又缺乏一定的財務管控意識,往往對企業業務的進行后知后覺。除此之外,大多數的傳統財務人員偏向于對企業的數據進行事后分析,對于事前的管控和預測較少,這也從側面為企業的財務工作埋下了安全隱患。
三、新時期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意義
(一)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二十一世紀是我國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同時也是進行經濟轉型和升級的關鍵時期。在這種大環境下,也對企業的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要求新時代下的財務管理人員不僅能夠為企業提供日常的財務管理和維護信息,還需要將財務工作深入貫徹落實到企業的發展和決策當中,始終保證企業的管理者能夠實時掌握完整的財務信息。在當今社會,每天都會有數百家公司注冊成立,但同樣也會有更多的公司破產倒閉。不斷推進企業的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則是一項適應時代發展的重要舉措,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企業在財務政策上的風險。
(二)減少企業的生產成本
傳統財務工作者的工作內容單一,其應承擔的責任和職能也相對較小。但這種財務管理者已經不能被各大企業所滿足,新時期的市場經濟下,企業更加需要的是管理型的財務工作者。他們的工作范圍更大,所要承擔的責任也更大,能為企業分擔的內容也就更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就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資源成本,有利于企業的開源和節流。除此之外,管理型的財務工作者還可以通過先進的管理手段幫助企業完成更多的財務內容,也能夠更好的與其他部門進行對接,進一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四、新時期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路徑
(一)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1.創新業務財務的管理模式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近些年來興起的一項由會計和報告業務管理方式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在新時期,企業想要在業務發展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優勢,就必須破而后立,對自身的財務管理方法進行改進和創新。這也就需要企業的管理者和財務人員轉變老舊的思維,以便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財務管理服務中心對于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其中的組成人員更應當選用自主學習性強且頭腦靈活的年輕人。除此之外,還需要他們對于財務會計的一系列工作具有相當的經驗,以便更好的完成企業的任務。
2.合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頻繁更新換代,同樣也推動著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的共享服務中心也正是基于信息技術的基礎上才被建立并發展起來。在企業的財務核算過程中,財務的管理人員應當充分的利用信息技術來協調各部門或是各分公司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要滿足其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從而保證企業財務運行的穩定性。也為未來實現企業業務財務一體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3.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
二十一世紀各企業所進行經濟實力的比拼,歸根結底就是專業優秀人才的比拼。只有掌握大量優秀的人才,才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原動力。所以,在企業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內部,就需要格外注重加強對優秀人才的儲備力度。一方面,需要企業提高招聘的準入門檻,開出優越的條件來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的加入,并對其加以重視,委以重任;另一方面,需要企業發揮自身優勢留住現有人才,提高員工隨企業的歸屬感,充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并對在職財務人員加強培養力度,使其能夠掌握更多先進的財務管理方面知識,同時能夠將之應用到企業發展當中去。
(二)實現企業業務財務一體化
1.完善企業業務財務工作的基礎準備內容
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要實現企業的業務財務一體化,就需要企業將最基礎的業務準備工作和財務準備工作做到盡善盡美,以便未來二者可以更好的進行統一融合。同時還要對不斷對繁瑣的財務處理流程進行精確和簡化,使得財務工作者的重心可以向財務統籌、財務決策、財務管理等重要方向轉變。例如:現在大多數的企業已經開發并采用電子合同,通過信息數據庫來處理大量的信息,同時由管理者線上審批,極大的提高了財務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還應當利用數據信息為企業的發展規劃作出合理的預測,并深入研究挖掘數據深層次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幫助企業進行更好的建設和規劃。
2.合理利用財務共享中心對資源進行分配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可以對企業各分公司和各部門進行統籌規劃,并進一步對企業的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分配,有利于加強企業對自身各部門財務信息的掌控力度,同時降低了可能出現的財務賬目風險,實現了管理者對企業內部財務信息的完全掌控。例如:完美的解決了超規定采購、超權限審批等一系列問題。除此之外,企業還可以將自身的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統一收錄并利用信息預測技術對其進行正確的搭配,最終可以借助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來為自身的業務財務一體化提供有力的數據理論支撐。
3.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整體數據的準確程度
企業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可以為企業實時提供正確的數據理論,通過這些財務數據進行分析,以此來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進而實現對企業整體發展規劃的預測。這也就要求了企業所使用的財務管理數據保持相當的準確性,使其誤差始終能夠被維持在可控的范圍內,否則,就會對公司的決策內容產生重大的影響。在財務共享服務內,企業的各項業務和財務指標都有著明確的標注,同時還能夠在信息系統平臺上實現數據的整合。這也就使得企業的業務財務一體化擁有可靠的理論基礎,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好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新時期的企業來說,所要面臨的競爭形勢異常嚴峻,一步踏錯極有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只有不斷的去迎合市場準入機制,主動去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對自身的財務機制作出改革,同時提高對財務工作人員的要求和標準,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作者單位:江西財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