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鋒

摘要 以玉米的生產成本為分析對象,比較分析中國和美國玉米生產成本差異現狀;根據時間序列趨勢,估計2020年中國和美國玉米生產成本變化情況;圍繞生產成本結構組成情況,以提高中國玉米生產成本的國際競爭力為目標,提出中國玉米生產的技術創新及成果應用的需求,以期對中國玉米生產的農業科研方向提供參考。
關鍵詞 玉米;生產成本;國際比較;技術需求
中圖分類號 S-9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5-0220-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5.061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Taking corn production cost as the object of analysis,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of corn production cost between China and USA, estimated the change of corn production cost between China and USA in 2020 according to the trend of time series, and aimed at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orn production cost in China. The demand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rn production in China wa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directions of corn production in China.
Key words Corn;Production cost;International comparing;Technological demand
作者簡介 李鋒(1980—),男,安徽宿州人,副研究員,博士,從事農業經濟、財政科研經費管理、農業科研單位財務管理等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2-10;修回日期 2019-03-02
玉米是我國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是玉米生產和消費大國,也是世界玉米貿易的重要參與者。美國是我國玉米進口的主要來源國之一,占我國2017年玉米進口量的四分之一[1]。我國玉米生產成本增長較快,2015年的成本利潤率自2000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值,我國玉米的國際競爭力趨弱,存在“洋貨入市,國貨入庫”現象[2]。美國是世界玉米生產和銷售大國,長期保持著世界第一玉米出口大國的地位[3]。美國玉米的生產成本相比我國玉米具有明顯競爭力,2014年我國玉米生產成本約2.13元/kg,約為美國的2倍[4]。近些年,為了解我國單位面積玉米生產成本高于美國,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土地成本的快速增加[5]。我國玉米生產成本現狀和結構狀況、與美國玉米生產成本比較具體存在哪些差異、兩國玉米生產成本的未來變化趨勢和差異,為提升我國玉米生產成本的國際競爭力,農業科研工作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筆者開展了以下3個方面的研究:一是中國和美國玉米生產成本結構現狀;二是中國和美國玉米生產成本的時間序列預測;三是中國和美國玉米生產成本差異狀況,對中國玉米生產相關農業科研提出的技術需求。
1 中國和美國玉米成本結構現狀分析
本部分的分析主要依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編印的《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2018》。
1.1 中國和美國玉米成本核算結構的對應劃分
中國和美國農產品成本核算體系中成本費用結構略有差異,但是基本大類可以相互對應。為便于比較,該研究將兩者基層指標歸類為8個。
一是種子費用。可以對應于二者的種子費用。
二是肥料費用。其中中國為化肥費和農家肥費之和,美國為肥料費。
三是農藥費。可以對應于二者的農藥費。
四是作業費。其中中國為租賃作業費,美國為作業費。
五是其他直接費用。其中中國包括農膜費、燃料動力費、技術服務費、工具材料費、修理維護費、其他直接費用;美國為其他運營成本,包括燃料動力費、修理費、排灌費、利息。
六是間接費用。其中中國包括固定資產折舊、稅金、保險費、管理費、財務費、銷售費;美國為固定資產折舊、稅金與保險費、管理費。
七是人工成本。其中中國包括家庭用工折價、雇工費用;美國包括家庭勞動機會成本、雇工費用。
八是土地成本。其中中國包括流轉地租金、自營地折租;美國為土地機會成本。
1.2 2017年中國和美國玉米成本的差異情況
分析相關的直接指標是單位產量的成本。根據單位面積總成本與單產的數據,計算得出。成本差異的分析包括:單位產量的成本差異;單位面積產量的差異;單位面積總成本的差異;單位面積投入的各項成本差異。分析數據來源于《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2018》。
1.2.1 單位產量成本差異。中國玉米單位產量成本是美國的21倍。
2017年中國玉米單位產量成本計算值為2.04元/kg,比美國高出1.08元/kg,占中國成本的53%。
1.2.2 單位面積產量差異。中國和美國玉米單位面積產量差異較大,中國約為美國的60%。
2017年中國玉米單位面積產量為7 523 kg/hm2,比美國低4 403 kg/hm2,是其63%。此項差異是兩者玉米單位產量成本差異的重要因素。
2.4 2020年玉米成本的趨勢預估結果 根據預估結果,計算得出玉米單位面積的總成本;結合單位面積產量預估結果,計算得出2020年單位產量的成本預估結果。
2.4.1 中國玉米單位產量成本仍高于美國,為美國的2.3倍。
2020年中國單位產量成本估計值為2.40元/kg,比美國高1.34元/kg。相比2017年,預計中國玉米成本從美國的2.1倍擴大到2.3倍。
2.4.2 中國和美國玉米單位面積產量差異仍然較大,中國約為美國的70%。
2020年中國單位面積產量預估值為7 722 kg/hm2,比美國低3 369 kg/hm2。相比2017年,差異略有縮小,有利于提升中國玉米生產成本競爭力。
2.4.3 中國和美國玉米單位面積總成本仍然存在較大差異,且差異進一步擴大,中國約為美國的1.6倍。
2020年中國單位面積總成本預估值18 465元/hm2,比美國高6 863元/hm2。相比2017年,單位面積總成本的差異進一步擴大。
2.4.4 單位面積投入各項成本差異的變化趨勢情況不同,人工成本、機械作業費用、土地成本是中美成本差異的重要因素,主要因素仍然是人工成本。
一是種子費用,中國約為美國的53%。2020年中國預估值998元/hm2,比美國低872元/hm2。相比2017年,兩者增長幅度接近。
二是肥料費用,中國與美國仍基本相同。2020年中國預估值2 590元/hm2,比美國低160元/hm2。相比2017年,雖然中國預估值略低于美國,但是兩者仍基本相同。
三是農藥費用,中國約為美國的70%。2020年中國預估值287元/hm2,比美國低133元/hm2。1998—2017年,中國農藥費用呈明顯增長趨勢,美國則呈波動下降趨勢。相比2017年,此趨勢將導致單位面積生產總成本差異進一步擴大。
四是機械作業費用,中國約為美國的8倍。2020年中國預估值2 341元/hm2,比美國高2 037元/hm2,為美國的7.7倍。雖然2015—2017年,中國機械作業費用保持穩定,但是1998—2017年呈明顯增長趨勢,而此期間美國則在小幅波動中基本穩定。相比2017年,此趨勢將導致單位面積生產總成本差異進一步擴大。
五是其他直接費用,中國預估值仍遠低于美國。1998—2017年中國保持穩定,而此期間美國在波動中小幅下降。2020年中國預估值156元/hm2,比美國低688元/hm2。
六是間接費用,中國預估值仍遠低于美國,差異值略有減小。2005—2017年中國呈明顯小幅線性增長趨勢,而美國則在波動中明顯增長。2020年中國預估值213元/hm2,比美國低1 993元/hm2,約為美國的10%。
七是人工費用,中國約為美國的23倍。雖然2015—2017年中國人工費用呈小幅下降趨勢,但1998—2017年整體呈明顯增加趨勢,而美國人工費用穩定小幅線性下降。2020年中國預估值7 770元/hm2,比美國高7 426元/hm2,約為美國的22.6倍。相比2017年,此趨勢將導致總成本差異進一步擴大。
八是土地成本,中國約為美國的1.4倍。中國2015—2017年呈小幅下降趨勢,但是1998—2017年呈增加趨勢,此期間美國土地成本也是呈小幅線性下降趨勢。2020年中國預估值為4 110元/hm2,比美國高1 244元/hm2。相比2017年,此趨勢將導致總成本差異進一步擴大。
對比2020年中國單位面積總成本預估值高于美國的絕對值(6 863元/hm2),導致中國預估值高于美國的費用指標主要為3個,依次為:人工費用(7 426元/hm2),機械作業費(2 037元/hm2),土地成本(1 244元/hm2)。仍然以人工費用為主。
其他5個指標的中國預估值低于美國,依次為:間接費用(低1 933元/hm2),種子費用(低872元/hm2),其他直接費用(低688元/hm2),肥料費用(低160元/hm2),最后是農藥費用(低133元/hm2)。肥料費用預期從此前高于美國,轉為低于美國。
2.4.5 考慮各項成本預估值差異值的變化,導致中美差異值繼續增加的主要成本因素為人工成本、土地成本。
2017年中國總成本高于美國的差異值為3 968元/hm2,預估2020年的差異值為6 863元/hm2。差異值的增量為2 895元/hm2。
從成本結構分析,導致差異值繼續增加的因素有6個,依次為:人工費用差異值增加1 247元/hm2,土地成本差異值增加925元/hm2,間接費用(含固定資產折舊、保險費等)(中國低于美國)差異值縮小358元/hm2,機械作業費差異值增加338元/hm2,“其他直接費用”(含燃料動力費、維修費等)差異值(中國低于美國)縮小232元/hm2,農藥費(中國低于美國)差異值縮小211元/hm2。
分項成本中,導致差異值減少的因素為2個:肥料費預期從高于美國,轉為低于美國,可以使總差異值減少362元/hm2;種子費用(中國低于美國)差異值增加54元/hm2。
3 以提高中國玉米成本的國際競爭力為目標,對農業科研提出的技術需求
美國玉米生產的資金和技術密集特性決定了其競爭力的比較優勢[6]。部分關于國內外玉米生產的研究中,經常被提及的對策建議之一就是要關注玉米產業相關技術因素并進一步加大育種等科研投入[7-11]。結合上述中美玉米成本差異及其趨勢的分析結果,以中美成本比較為基礎,從兩個方面提出技術需求,一是延緩或避免中美玉米成本差異繼續擴大的技術需求;二是減少或消除中美玉米成本差異的技術需求。
3.1 延緩或避免中國與美國玉米成本差異繼續擴大的技術需求
根據預測結果,兩者成本差異進一步擴大,2020年差異值比2017年增加2 895元/hm2,增加比例為19%。單位面積投入成本差異的擴大,是影響玉米單位產量成本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為避免或減少進一步擴大,提出技術需求建議。
一是通過機械化、創新栽培技術等方法,將平均人工費用降低1 247元/hm2,約為2020年中國玉米單位面積人工費用預估值的16%。
二是通過機械化、提高農機效率等方法,將平均機械作業費降低338元/hm2,約為2020年中國玉米單位面積機械作業費預估值的14%。
如果有關農業科研成果能促使上述2項需求得到滿足,則有助于將2020年差異值降低1 585元/hm2,較大程度上可以滿足延緩此差異值進一步擴大的需求。
3.2 減少或消除中國與美國玉米成本差異的技術需求
根據預測結果,2020年中國玉米單位產量的成本預估值為240元/kg,約為美國的2.3倍。為減少或消除成本差異,需要繼續加強玉米相關農業科研及科研成果的應用,繼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降低單位面積投入成本,相關技術需求建議如下。
一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2017年中國單產7 523 kg/hm2,2020年預估值為7 722 kg/hm2。后續年度需繼續通過育種技術、良種推廣、栽培技術推廣等方法,將中國單產在2020年預估值的基礎上再提高3 369 kg/hm2,即相對于2020年預估值再提高44%,以期望達到美國單產的預估水平。
二是通過機械化、創新栽培技術等方法降低中國單位面積的人工費用,是縮小兩國玉米成本差異的首要選擇。玉米種植規模化程度低,是影響我國玉米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12]。提高規模化、機械化,并通過技術創新和應用,如果將2020年人工費用降低7 426元/hm2(相當于預估值的96%),則完全可以抵消中國和美國單位面積成本差異。
三是通過提高機械效率等方法,將2020年平均機械作業費降低2 037元/hm2,相當于預估值的87%,則中國玉米單位面積機械作業費將與美國持平。
如果能夠實現上述成本控制目標,則能將2020年中國單位面積投入成本降低9 456元/hm2,則抵消單位面積總成本的差異(6 863元/hm2),并一定程度上緩解對單產的需求壓力,中國玉米的成本競爭力將得到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田欣,王曉敏,李鵬飛,等.中國對美國農產品加征關稅的影響研究:以大豆和玉米為例[J].農業展望,2018(10):109-117.
[2]盧德成.中美玉米種植成本比較與分析[J].農業展望,2018(3):37-42.
[3]劉清泉.中美玉米生產成本結構差異與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畜牧雜志,2016,52(18):1-5,11.
[4]錢福鳳,楊軍,TORRES D A P.我國、美國和巴西玉米生產成本比較及啟示[J].農業科學與技術:英文版, 2016,17(3): 731-736.
[5]范少玲,史建民.中美玉米種植成本與收益比較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4,53(1):241-244.
[6]李美佳,王遠路,劉欣鳳,等.中美玉米生產貿易與比較優勢分析:基于成本效益與生產率的視角[J].玉米科學,2013,21(4):138-142,147.
[7]閆麗珍,成升魁,閔慶文,等.中美玉米生產成本的動態比較[J].中國農村經濟,2004(8):65-72.
[8]袁梁.中美兩國玉米成本與收益的比較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09,21(12):191-192.
[9]馮艷玲,李佳忠.中國玉米生產與美國玉米生產比較研究[J].吉林農業,2010(9):4-5.
[10]楊軍,仇煥廣,黃雪濤,等.2012年國內外玉米價格走勢分析及預測[J].農業展望,2012(7):5-8.
[11]楊軍,仇煥廣,曹智,等.2012年國內外玉米產業發展分析及2013年展望[J].農業展望,2013(1):40-43.
[12]于左,高建凱.中國玉米價格競爭力缺失的形成機制與政策[J].農業經濟問題,2013(8):10-1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