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淵
蒲城博物館藏隋《蘇孝慈墓志》
蒲城碑林內景
蒲城文廟又稱“孔廟”“學宮”,創建于唐貞觀年間,坐北朝南,結構對稱,蒲城縣博物館位于其內。蒲城文廟創建于唐貞觀年間,歷史悠久,廟內從南向北分為三個院落,井然有序。其中,第二院落的東西廊房展出大量石雕、經幢、墓志等古跡,最受青睞的當屬舁嵌在西側“雕刻藝術室”墻上的《蘇孝慈墓志》。
《蘇孝慈墓志》,又稱《蘇慈墓志》《蘇使君墓志》,刻于隋仁壽三年(603 年),清光緒十四年(1888 年)夏出土于陜西蒲城縣崇德里(今屬蘇坊鎮),志石為正方形,邊長83厘米,37行,每行37字,共計1296字,有界格。墓志出土后,由當時知縣張榮升在第31 行的“文曰”之下加刻跋文兩行,此后跋文又被人鑿去,可以清晰見到鑿痕。此志由于出土較晚,字跡清晰,無一損字,為世人所重,其書法方整秀麗、結字謹嚴、氣骨峻峭,風格與歐體相近,是隋代楷書代表之作,下啟唐代歐陽詢一脈楷法。
毛枝鳳《關中金石文字存逸考》稱其:“楷法精健絕倫,實為佳刻,蓋隋人楷法,集魏、齊之大成,開歐、虞之先路,其沉著痛快處,有唐人所不能到者。”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稱:“以其端整妍美,足為甘露之資;而筆畫完好,較屢翻之歐碑易學。”
《蘇孝慈墓志》東北方向是蒲城碑林所在地。碑林現存歷代碑石百余通,規模宏大,其中不乏精品,例如《高力士神道碑》,該碑立于唐代宗大歷十二年(777 年),碑額篆題“大唐故開府儀同三司贈揚州大都督高公神道碑”,為李陽冰所篆,勁利豪爽,正文為張少悌行書,記述了“千古賢宦”高力士的身世及經歷。門內東西兩面墻壁嵌有“忠、廉、孝、節”四大字,字高190厘米,寬140厘米,由八塊青石精刻而成,系明代關中著名書法家王進德所書,氣勢恢宏,大氣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