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英國、新加坡特派特約記者 黃培昭 紀雙城 任重 本報記者 倪浩
在美國紐約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舉措成為焦點。英國承諾未來5年將投入116億英鎊,計劃大幅提升清潔領域就業崗位;德國投資500億歐元減少碳排放;中國則重點布局電動汽車……中國專家林伯強2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討論氣候問題,已成為國際學界關注的焦點。氣候經濟是全球新的經濟增長點,蘊含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正在紐約出席聯大會議的英國首相約翰遜24日表示,倫敦人口在他擔任市長期間增長20萬,經濟增幅也顯著增長10%-15%,這與推動城市減排14%也有關系。他表示,英國將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的投資,未來五年將投入116億英鎊。英國新修訂的《氣候變化法案》最近生效,正式確立英國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的目標,英國也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以法律形式確立“凈零排放”目標的國家。目前,英國從事低碳行業的勞動力大約有40萬,其供應鏈遍及全國。英國通過現代產業戰略投資清潔增長領域,確保2030年前能看到成效并創造200萬個高質量就業崗位。英國現已是清潔增長和創新的中心。每年,低碳技術和清潔能源為英國經濟貢獻445億英鎊。
美國《新聞周刊》23日稱,城市轉型聯盟的最新報告顯示,城市采取零碳措施的價值到2050年為23.9萬億美元,到2030年將為清潔能源以及公共運輸產業提供8700萬個就業崗位。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說,新加坡政府將在不同領域提升能源效益。例如,到了2030年底讓本地約八成建筑獲得綠色建筑標志認證;讓早上出行高峰時段的公共交通使用量提高至75%;引進更多智能居家科技等。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3日報道,聯合國22日宣布,加蓬將成為第一個獲得國際資金支持的非洲國家,以保護其雨林。挪威將通過中非森林倡議(CAFI)向加蓬支付1.5億美元,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防止森林砍伐。
事實上,非洲不少國家都在想辦法增加新能源領域的投資,以減少碳排放。比如本月上旬,肯尼亞與全球領先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商Windlab和Eurusenergy簽署諒解備忘錄,斥資1.5億美元,共同開發非洲首個大規模混合風能、太陽能光伏和電池存儲項目。埃及政府計劃在2022年以前實現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20%。
《新聞周刊》稱,中國政府的重點是電動汽車布局,提高電動汽車的占有率。這已經讓他們成為這方面的全球領導者。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2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氣候經濟學在產業定義上包括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與節能減排相關的所有產業。包括光伏太陽能、風力發電、新能源汽車以及環保技術領域等。中國政府歷來非常重視氣候經濟,“中國在光伏發展、風力發電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新能源汽車在全球也舉足輕重。在氣候經濟上,中國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聯合國新聞網稱,全球經濟與氣候變化委員會的最新報告顯示,人類嚴重低估清潔和氣候智能型經濟增長的好處。采取大膽的氣候行動至少可以在2030年前產生26萬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可以在創造就業機會、經濟節約、市場機會和改善世界各地人民福祉方面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環球時報20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