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融合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中醫藥,并推進中醫藥標準化、現代化和國際化,安利(中國)研發中心再度參與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于9月22日在南京與“中醫藥現代化研究”專項首席科學家、北京中醫藥大學王林元教授代表的項目組簽署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合作建立“基于辨證保健的中藥復方保健產品評價技術體系研究及示范研發平臺?!?/p>
當前,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歷史時期。國家“十三五”規劃中已明確將“中醫藥現代化研究”作為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2016年,國務院發表《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將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首次將起源于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納入其中。
國務院發布的《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也顯示,中國中醫藥傳播遍及183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建立中醫藥中心10個。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表明,目前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針灸,其中29個設立了傳統醫學的法律法規,18個將針灸納入醫療保險體系。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逐步落實,中醫藥還將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和重視,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但是另一方面,中醫藥行業發展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王林元介紹說,雖然中醫藥在疾病預防、慢性病及疑難病癥、重大傳染病防治中的作用逐漸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但是中藥復方保健產品存在理論指導不到位、功效評價不完善、現代科學內涵不明晰、產品研發體系不規范等問題,依然嚴重制約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的進程,從而也顯示了“中醫藥現代化研究”的迫切性。另外,諸如中藥研究基礎薄弱、成分和療效不明確、臨床評價證據缺失等問題仍制約著中醫藥產業的持續發展。為解決這些問題,此次“十三五”項目“中醫藥現代化研究”專項,將通過分子生物學、系統生物學與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等解釋中醫藥,并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研究中藥有效成分的分析與控制,方劑的研發與創新。
據了解,安利(中國)研發中心參與的由北京中醫藥大學牽頭的該科研專項,將會產生5個保健功能的9個產品研發、32個示范實驗室和平臺、90余篇論文、5個專利以及200多個研究報告。安利大中華研究開發及技術法規副總裁陳佳表示?!拔覀儓孕抛匀坏牧α?,堅信傳統的智慧,同時融合現代科學技術來發展中醫藥、利用好中醫藥造福人類健康”。
安利紐崔萊早在上個世紀初就已和中醫藥結下不解之緣,創始人卡爾·宏邦1915年來到中國上海工作和生活,受中國人飲食習慣和中醫藥理念的啟發,于1934年回到美國后創辦了紐崔萊品牌。上世紀90年代紐崔萊進入中國,非常重視“傳統中醫藥智慧”對人類健康的益處,2004在上海成立研發中心,將中草藥類保健食品研發作為核心戰略之一。目前,該中心已經建立了從原料種植、工藝開發、科學研究、到產品生產上市的全鏈條生態系統,成功上市多款中草藥類產品。2015年,投資超過2億元的安利中國植物研發中心在無錫落成,致力于中草藥植物的有機種植研究、提取物研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