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人民思想及文化水平的提高,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刑事案件逐漸增多,刑事案件的類型逐漸增多,相關單位在進行刑事案件審理的過程中因公訴制度功能所顯現出的問題不斷。因此,原有的刑事公訴制度已經不能滿足我國對現階段的刑事案件的處理需求,而現有的公訴制度不能對我國現有的刑事案件進行妥善的處理,不能較好的維護民眾的權益,并且不利于社會的長久穩定發展。因此,我國政府及相關人員應正確的認識這種情況,并對現有的公訴制度功能進行分析,結合我國的國情對刑事案件的訴訟制度的功能進行優化,使相關人員在進行刑事案件處理時做到有據可循,逐漸的使我國的刑事案件訴訟制度趨于完善,使其功能逐漸的完善,并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國人民使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身的權益,促進我國社會穩定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 公訴制度 功能 優化
作者簡介:李芳,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軍隊法治建設教研室,講師,研究方向:法學。
中圖分類號:D9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9.133
公訴制度的功能在刑事案件處理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將刑事案件的公訴功能進行不斷的完善,才可以進一步提高相關部門對刑事案件處理的效率。在相關部門進行發展的過程中,應對我國的公訴制度分析,及時發現其中的問題,并結合我國刑事案件處理中所出現的問題對公訴制度功能進行優化,使其可以適應我國快速發展的節奏,進而將我國的刑事案件進行妥善的處理。本文通過對現代公訴制度的基本功能、公訴制度的功能檢討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關于公訴制度功能優化的意見建議,希望能夠為我國公訴制度改革提供一些幫助,進而為民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在新形勢下的進一步發展。
(一)內部功能
1.案件分流
現階段,我國公訴制度在審判工作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對我國的審判工作進行嚴格的規范,對我國處理刑事案件的工作進行劃分,加快相關部門處理刑事案件的速度。現代刑事案件公訴制度能夠通過對案件的分流來實現對減少人員工作量的目的,進而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保障工作開展的質量,進而保障民眾的權益。通過利用公訴制度能夠對案例進行排除,將不適合起訴的.案件進行適當的處理,避免審判過程中不必要的人力、財力的浪費,進而實現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目前,不同法系國家對案件起訴的規定相差較大,對檢查官權利的約束也各不相同,例如,在德國,檢察機構有著極大的權利,導致大部分案件都不會按照既定流程提起公訴。
2.案件過濾
目前,我國訴訟制度對訴訟工作進行了較為嚴格的規范,要求訴訟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堅持審慎起訴原則,進而最大程度的保障民眾的權益及社會的利益,使社會得到穩定快速的發展。通過堅持這一原則,能夠實現對案件的過濾,將一些不需要處理的案件進行剔除,進而減少不必要的時間、簡化相關人員的工作、資金等方面的浪費,提高審判的效率及質量,切實保障民眾的權益,促進我國的民生發展。現階段,法律更加注重對民眾權益的維護,注重以人為本,要求盡可能少的對案件進行起訴,這是新的時代背景對訴訟制度的要求,也是訴訟制度為謀求新形勢下的發展做出的創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社會的長久穩定發展。
3.審判分流
審判分流是對案件分流及案件過濾的補充,能夠提高資源利用的效率,加快工作開展的效率,切實提高民眾的合法權益,進而滿足新形勢下社會發展的需求。在案件進入審判程序后,能夠更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審判流程,進而實現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促進社會經濟在新形勢下的長久穩定發展。目前,各個國家之間對審判分流的應用并不相同,各種模式之間各有千秋。
(二)外部功能
現階段,公訴制度之間決定著審判過程是否存在,能夠審判權形成較大的制約,使得審判權能夠較好的發揮出自身應有的作用,進而為民眾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1.決定著審判的存在
起訴能夠決定著審判的存在,案件要想進入審判程序必須要經過起訴這一流程,這是司法工作順應時代發展中的必要基礎,也是法律原則的具體實踐。目前,在司法過程中多是強調被動原則的利用,要求司法權只能是被動地接受使用,而不能自主對案件進行處理。起訴在案件處理的過程中發揮著導火索的作用,對案件的處理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起訴是司法權應用的前提和基礎,司法權不能跨越這一步驟開展工作,否則便是違法行為,也就是說,審判部門發揮自身職能的前提是檢察部門提起訴訟。
2.影響審判的范圍
起訴在決定審判是否存在的同時也對審判的范圍進行了明確,將審判的范圍進行了較為詳細具體的闡述,能夠實現對審判的控制。進而提高工作開展的效率和質量,確保民眾的權益能夠得到可靠的保障。目前,審判范圍中對人員的管理應堅持對被告人的控制,對無關人員不能發揮任何作用。在審判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應注重對事實的應用,不能脫離實際情況,進而確保審判工作開展的質量,切實保障相關人員的權利。在審判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即使存在新出現的證據及相關人員,審判范圍仍舊要按照起訴進行,在檢察機構不重新進行起訴的情況下審判機構不能私自對審判范圍進行改變。
(一)監督功能
目前,我國檢察機構對偵查結構偵查活動的合法性存在較大的爭議,在偵查監督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偵查機關依法享有偵查權利,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偵查活動受到了多方面的質疑,在以檢察機構為主媒體機構為輔的監管下,偵查活動受到了較大程度的限制。我國公訴制度監督能力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在開展工作時不能及時高效的對偵查活動進行管理,而且檢察機構的監督權僅僅是意義層面上的,不利于檢察機構對偵查活動的監督。
(二)追訴功能
目前,我國有關部門從法律層面對公訴進行控制,能夠提高訴訟工作開展的水平,避免對人力、財力的浪費,切實提高工作開展的水平。而且能夠從法律層面對訴訟工作進行管理,對訴訟工作進行改進,進而提高工作開展的質量,避免工作中出現問題,進而為民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目前,我國訴訟制度存在一些問題,并不能很好的對案件進行處理,因此,偵查補正功能逐漸得到了重視。我國現階段的起訴制度的功能不夠全面,對偵查活動缺乏有效的監督,不能保證工作開展的質量和效果,工作開展過程中問題頻頻出現,多是追求案件的訴訟情況,訴訟制度目標存在一定的誤區。
目前,我國起訴制度正在不斷的完善,并在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起訴裁量的理論,并得到了較為廣泛的認可。新形式下,公訴制度不斷對自身功能進行優化,進而提高使自身能夠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進而為民眾更好的維護自身權益提供保障。本文對公訴制度的功能優化對策進行了較為細致全面的分析,并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起訴效力問題
起訴效力問題并不僅僅是對權力之間的控制,還在審判的范圍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審判工作的控制,確保辯護權的科學合理的應用,提高對范圍的約束能力,進而明確審判的范圍。近幾年,我國制度不斷革新,對起訴效力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管理,能夠對工作的主題進行規范。本文認為,對效力問題的分析必須注重對權力之間的控制,進而對約束力進行規范,提高工作的開展質量。關于起訴對審判范圍的影響也是目前學術界爭論較為嚴重的問題,人們通過不斷的研究對起訴效力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并對起訴對審判范圍的影響進行了明確,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公訴制度的功能。
(二)案件分流功能
案件分流功能的應用能夠大幅減少審判工作中人員的工作量,減小工作人員的壓力,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及質量,進而實現對案件的高水平處理。對流程的省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以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但是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審判工作面臨的困境,并不利于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因此,有關部門要注重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在省略相關步驟的同時確保工作的有序開展。新形式下,有關部門要轉變原有觀念,加強對人權的保護,切實保證案件相關人員的權利。同時有關部門要明確司法工作的目標,避免工作中存在問題,進而保證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
(三)個罪不起訴制度
在對公訴制度的功能進行優化時,應注重對個罪不起訴制度的完善,在進行量刑時要充分考慮到有關規定及原則,并根據實際情況對案件進行處理,對部分沒有內涵的問題進行適當的忽略,進而提高工作開展的質量,實現對公訴制度功能的優化,為民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在我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由于接觸外界信息的途徑增多,人民接觸負面情緒的途徑也逐漸增多,這對我國人民思想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另外,我國的法律也在逐漸的完善,對社會發展的各種現象進行約束,因此,我國的刑事案件在不斷的增加,并且刑事案件所出現的類型不盡相同。我國現有的刑事案件公訴制度已經不能滿足我國快速處理刑事案件的需求。現階段,我國的現代公訴制度的內部功能主要是對案件的分流、過濾并且這些工作完成后會對審判進行分流,外部功能主要是決定著審判的范圍。在我國公訴制度的發展過程中,相關人員應對我國的形式公訴這些功能進行細致的分析,結合我國經濟的發展現狀及我國在處理形式案件中出現的問題對公訴制度中起訴效力、案件分流功能、個罪不起訴等方面進行優化,進而完善我國公訴制度的功能,使我國的刑事案件處理更加規范化,進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玉青.論刑事審判中心主義視角下的公訴制度[D].山東大學,2015.
[2]李望衡.刑事訴訟中撤回公訴制度相關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6(1):121-123.
[3]焦作市人民檢察院課題組.現代公訴制度:探索中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焦作現代公訴制度學術研討會綜述[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4(1):47-50.
[4]張毅.民事公益訴訟研究[D].復旦大學,2008.
[5]張雪樵.經濟行政權法律監督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
[6]石曉波.公訴裁量權:國外經驗借鑒與中國制度重構[J].國外社會科學,2013(4):134-140.
[7]潘度文.建立民事公訴制度 維護社會公共利益[J].團結,2005(3):17-19.
[8]李永平,劉志強.對檢察機關公訴制度重新構建的思考[J].社科縱橫,2005(1):87-88.
[9]盧彥芬,宋麗紅.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訴的立法研究[J].河北法學,2010,28(10):192-198.
[10]羅莉.論環境民事公訴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