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基層基礎 做強執法保障
山東交警總隊按照“增強中隊實力、激發中隊活力、提高中隊戰斗力”的要求,強力推進交警中隊建設,有效解決科技應用不強、路面警力不足、執法保障不實等問題。發揮科技建設應用的主導作用,將5.6萬公里重點縣鄉道智能交通系統建設作為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關鍵一環;連續2年將“縣鄉道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寫入《省委常委會工作要點》和《政府工作報告》,并以省政府名義下發《加強全省縣鄉道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工作的通知》,明確工作責任,全力推動實施;多次向省公安廳黨委匯報,將數字化公路巡邏民警中隊納入《山東省公安機關基層基礎建設三年攻堅戰實施意見》推進考核。制定《山東省公路巡邏民警中隊建設規范》,規劃建設執法站355個,全部實行“站隊合一”工作模式;推動省政府出臺《山東省鄉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員招錄辦法》,按照每個中隊12人的標準,共招錄交通安全管理員3.2萬名;設立省級專項建設資金,納入各市年度預算,制定《省級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及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抓實機制改革 打造數字警務
山東交警總隊積極打造“實戰中心引領、站隊合成作戰、數字網格管理”的新型農村道路管控模式,初步實現農村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動態化、智能化。建立支隊、大隊、中隊數字警務室三級交警實戰中心,落實情報線索分析、違法布控預警、指揮調度作戰、民警機動查處工作機制,實現了三級實戰中心、執法站、民警等實戰單元實時聯動和同步響應,目前共向基層交警開通4個平臺、1191項功能,基層可調用視頻監控點達到5732個;以中隊數字警務室為支撐,設置研判調度、視頻巡查、重點監管等崗位,全天候接收支隊、大隊實戰中心推送的情報信息和工作指令,實現路面視頻巡檢、信息研判預警、人車路網格監管等職能實戰化運轉;全省410個數字化警務室已將轄區鄉鎮勸導站、村莊出入口等視頻信號全部接入,通過視頻巡查及時取證違法載人、無牌上路、超員等交通違法,推送至所屬村(居)委會或學校進行勸導處罰;建立農村交通安全綜合治理機制,應用農村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等信息化手段,實現對違法勸導、隱患排查、宣傳教育等日常工作的動態監管和跟蹤考核,目前已采集農村交通信息557萬余條,對有車單位推送提示短信1641萬余條。
落實應用責任 構筑防控網絡
山東交警總隊牢固樹立“情報主導勤務、信息支撐實戰”的工作理念,注重實戰應用,構建公路交通安全管控一張網。不斷優化交警執法站點和卡口分布,啟用7567套卡口、1.6萬路視頻監控、1.8萬套公路執法取證設備,初步構建環市、環區縣、環鄉鎮的“三級管控網”;綜合運用三級實戰中心,建立視頻動態巡檢機制,重點加強對通行營運客車、危化品運輸車等重點車輛的動態化、信息化、實時化巡檢,今年以來實時推送重點車輛通行信息135.3萬余條,檢查登記率達70.98%,發現、預警重點車輛1.34萬余次,處罰交通違法行為1.03萬余起;堅持以制度促應用、以考核推應用、以典型強應用,著力打造47個模范數字化中隊,大力推廣路面網格化管理模式和公路“三長負責制”。今年以來,全省共查處涉牌涉證違法1062起、逾期未年檢車輛2375輛、逾期未報廢車輛755輛,處罰一致率為99%。
莘縣“警保聯動”推動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建設
為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聊城市《深化“警保合作”推進農村“兩站兩員”建設工作相關文件的通知》要求,切實推動“警保合作”促進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的建設,充分發揮“警保聯動”在交通違法、隱患排查、交通安全宣傳、保險理賠等方面的作用,有效預防和減少農村道路交通事故。8月6-7日,莘縣交警與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莘縣分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并實地調研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的選址、建設等相關事宜。
期間,先后實地查看了朝城鎮、張寨鎮、徐莊鎮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就勸導站建設、選址、工作職能、經費保障等目標任務步伐,并提出幾點要求:一是要充分認識警保合作勸導站的重要性,切實發揮職能作用和各自優勢,全力推動勸導站建設,維護農村交通安全形勢穩定;二是警保合作勸導站要按照規范進度完成建設工作,抓緊勸導站建設工作;三是加強勸導員隊伍管理,推動農村勸導員融合發展;充分利用現有的勸導員和保險公司工作人員,開展相互聘選,推動兩支隊伍的融合發展;四是加強宣傳培訓,提高服務水平;要通過多種途徑深入農村地區開展宣傳,講解警保合作勸導站建設的重要意義,提高農村交通管理覆蓋率和農村機動車投保率,爭取群眾的理解、支持、參與、配合。
通過設立“警保聯動”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對農村過往車輛出行進行安全檢查,勸阻交通違法行為,教育和糾正不良交通陋習,能夠有效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源頭管理,對協助維護農村道路交通秩序,及時化解各類農村交通事故糾紛,保障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暢通、文明、和諧有序,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莘縣大隊 紀桂民 王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