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平
摘要:近年來,信息技術教學巳成教育體系的主要教學模塊,與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本文主要介紹信息技術教師管理多個平行班級學生學習行為的原則,并提出權力移交、信息監控和任務驅動的平行班級學生學習行為管理措施,旨在全面優化班級管理環境,提高班級建設質量,有效保證教育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師;平行班級;學習狀態;信息監控
長期以來,我國致力于推進教育的現代化發展,全面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工作,滲透新型教育思想,以多樣性的教學模式和多元化教學空間為基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全面發展?;谛畔⒓夹g教學在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如何管理平行班級學生學習行為已成信息技術教師的主要工作任務。
1信息技術教師管理多個平行班級學生學習行為的原則
平行班級學生學習行為管理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教育成效,為全面優化信息技術教學環境,信息技術教師應在管理多個平行班級學生學習行為時嚴格遵循相關原則,以下對其進行介紹:
第一,自主參與原則。在傳統的平行班級管理中,教師往往會陷入過度管理的誤區,全面把握管理權力,導致學生的學習思維被極大限制,時時刻刻處于被監視學習的狀態中,不利于產生良性學習成果,自主參與原則主張引導班級成員參與管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第二,協調一致原則。在平行班級學生行為管理中,教師應實現管理機制、管理手段與管理需求的有效協調,全面整合管理力量,形成人性化管理環境。
第三,全員激勵原則。該原則可將學生放在教育的主體地位,教師以相關驅動任務為前提激發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
第四,教管結合原則。教學工作和學生學習狀態管理工作本身就具有較為緊密地聯系,有效遵循教管結合原則,可使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實現協同配合,在傳輸知識內容的過程中有效實現管理目標。
2信息技術教師管理多個平行班級學生學習行為的措施
2.1權力移交
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相關課程相比具有較高的實踐操作性,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術教師在多個平行班級學生學習行為管理時,應避免過度管理,對學生思維發散產生不良影響,可通過權力移交提高平行班級學生學習行為管理水平。
例如,教師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平行班級管理目標權力建立明確認知,并以《學生行為規范》、《學生守則》為基礎,結合課程實際教學環境和學生行為管理需求,構建特色的權利標準,如《計算機課堂管理標準》,對平行班級目標管理權利進行移交:可以《計算機課堂管理標準》為基礎,在平行班級中構建具體的平行班級學生學習行為管理組織,該組織的成員主要由學生構成,包括決策組、學習組、紀律組、考勤組和監督組,其中,決策組可由班長、執行班長以及團支部書記構成,還可由班級內其他具有管理能力和決策能力的學生參與,而學習組則主要負責管理班級內學生的學習狀態,整合班級內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知識時遇到的主要問題,并反饋給教師,紀律組主要負責維護班級紀律,由紀律班長進行紀律組的管理,而考勤組則負責向信息技術教師反饋班級內學生的出勤情況,監督組負責其他各組的權利執行。信息技術教師管理多個平行班級學生學習行為時所采用的權力移交措施,不僅能夠引導班級內學生建立權力意識,還能夠充分打消學生對教師班級管理行為的消極心理。
2.2信息監控
信息技術教師在多個平行班級學生學習行為管理中可有效采用信息監控的方式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實現管理方式民主化、學生發展個性化和教育方式差別化。例如,教師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利用計算機網絡有效聯通各個平行班級的視頻監控系統,在同步教學中遠程監控不同班級學生在同一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行為,切實提高管理效率。同時,教師也可在學生進行上機操作時,利用總機對學生操作的計算機進行管理,有效識別學生的學習行為,避免學生在計算機上進行與學習無關的相關操作,影響最終學習效果。
2.3任務驅動
計算機教師在多個平行班級學生學習行為的管理中應實現管理主體多元化、管理制度人性化,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個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管理的靈活性。任務驅動式的平行班級學生學習行為管理主要是指教師結合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在平行班級中設置同一研究任務,開展平行班級的學習競爭,讓班級內學生就學習任務開展自主性學習研究,以求勝心和競爭意識為出發點,建立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合作思想,在潛移默化中有效優化班級學習環境,建立持續學習思想和自我約束意識。
3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正處于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為切實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成效,信息技術教師必須具備管理多個平行班級學生學習行為的能力,以自主參與原則、全員激勵原則、教管結合原則、協調一致原則為基本遵循,通過權力移交、信息監控和任務驅動進行多個平行班級學生學習行為的管理。
參考文獻
【1】蔡尊水.“選課走班”背景下的班級管理問題與對策【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10):22-24.
【2】莫春亭.淺議班級管理工作中的五項基本原則【J】.中國職工教育,2012(0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