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藍平
摘要:新課改十分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需要關注學生語言能力,情感表達和思維能力的培養,保障語文教學回歸本質。語文教學中的留白主要是指語文教師以文本為中心,積極實現文本與學生和教師的有機串聯,充分利用這一載體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留白能夠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對構建高效課堂有明顯的作用。
關鍵詞:留白應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留白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創作形式,能夠體現出以少勝多、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在推動語文教學改革時,許多教師也開始借鑒中國繪畫中的留白技巧,緊抓未知點,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力。
1留白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留白既是一種繪畫技巧,也是一種教學思路和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留白能夠幫助學生實現未知知識點點間的有效串聯,對提升學生的探索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有明顯促進作用。很多學生能夠通過已知推未知,個人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有效地激發。教師可以利用留白來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體現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從微觀角度來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留白能夠實現靜態知識的全面呈現,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靜態文本找到可讀之處,了解其中的核心內涵及主旨大意。
2留白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豐富人物形象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留白的利用離不開寫作手法的判斷及分析,通過對文本寫作手法的分析,可以了解文章作品的質量及水準。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往往能夠實現不同寫作手法的靈活利用,全面、真實、客觀地展現人物性格特征,讓讀者產生更多的思維火花和情感共鳴。對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從細節著手,挖掘其中的留白點,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自由發揮,豐富人物形象讓學生能夠迅速地了解文章作者的寫作意圖,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領悟能力。
比如,在講解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我的母親》時,文章中所涉及的人物描寫非常生動和細膩,塑造了一位富有同情心、愛子心切的母親形象。學生通過閱讀文本能夠了解文章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其中人物形象的描寫最為關鍵。教師可以與學生一同探討人物形象的核心,通過設置簡單的人物形象留白來鼓勵學生自主實踐。
很多學生對文章中的細節描寫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師可以讓學生詳細記錄下來,鼓勵學生通過前后對比和分析來了解人物形象,從而獲得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不可否認,人物形象的巧妙留白能夠在豐富形象的同時,激發學生的主觀體驗積極性,鼓勵學生在自主分析和探索的過程中實現自主探究,全面立體地展現整個人物形象。
2.2揣摩言外之意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深度有了進一步提升,對于某一篇文章來說,不僅僅在段落語句和字詞上有深刻的含義,一個小小的標點符號也有可能蘊含深意。學生只有在反復品味和鑒賞的過程中,才能夠了解作者的真實情感和言外之意。對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巧妙利用符號留白,揣摩符號以外的核心含義,幫助學生全面真實地了解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最后一課》中,文章主人公利用了許多的感嘆號,這些感嘆號表達了作者的悔恨之情、愛國精神和憤怒之情,這些復雜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有一種無聲勝有聲的效果。能夠體現人物的情感和核心思想,讓學生深入其中了解作者的復雜情感。
另外這些符號還蘊含著人物復雜的內心活動,如果能夠巧妙利用這些留白點,鼓勵學生細心想象和反復揣摩,那么對彰顯學生的主體價值,調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學習熱情將會有明顯作用。
2.3完善文本內容
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中所體現出來的藝術效果更為獨特和精妙,很多文章會在結尾處故意留白,讓讀者進行簡單的回味和遐想。對此,在初中語文教學時,教師也需要關注這一策略的分析,讓學生在想象與聯想的過程中主動參與情節創作,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和創作思路。比如在講解七年級語文下冊《離別的禮物》時,文章作者通過夜晚活動的簡單描寫來展示親情。整篇文章的篇幅較短小,但是語言非常精煉,在文章末尾留下了懸念,并沒有直接告知最終的結局和答案。
讀者可以進行簡單的想象和發散,教師可以結合文本所創設的情景,讓學生在合理想象的過程之中實現續寫,通過對文章情感和基礎內容的分析來完善文本。很多學生非常感興趣,躍躍欲試,教師就可以結合文本內容的完善要求,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文章具體的技巧。學生的思考角度和寫作方式差異較大,只要學生能夠完成整篇文章的構思,并且保障情節的生動性和完整性,教師都需要鼓勵學生,幫助學生主動把握文章的真情實感,不斷豐富文章的基本內容。
3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中的留白能夠實現動靜結合,產生無中生有的教學藝術。教師需要注重適度使用和合理控制,堅持適度的原則,加強標點符號以及字詞句段的分析及解讀,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保障文本更加豐富及多元。學生在自主實踐時,個人的創新能力有了極大地提升。
參考文獻
【1】梁麗麗,留白藝術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5(21):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