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佳貝
摘要:在城市群發展戰略下中心城市金融成為了我國發展要素的主要形式,在我國的金融發展中無足輕重。城市群發展戰略下中心城市金融面臨空間不足問題,主要表現在新增建設用地不夠、行政區劃調整需求多、城市群協調難度大、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大城市病”日益突出等方面。因此,要通過優化行政區劃、增加土地供給、增強城市密度、實現都市圈一體化等多種方式,提高城市群發展戰略下中心城市的金融,在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中;要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實現人口數量、經濟活動,從而在城市群發展戰略下中心城市金融能夠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城市群;中心城市;經濟;溢出效
1城市群發展戰略下中心城市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
城市群發展戰略下中心城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北京、上海、廣州等9個國家中心城市面積不到全國總面積的2%,經濟總量卻接近全國的20%。地區生產總值排名前20的城市,人口占到全國的18%,經濟總量占到全國的34%。些省會城市在省內的首位度正在逐步提高。成都市占四川省經濟總量的比重,以及武漢市占湖北省經濟總量的比重都已經接近40%,鄭州、西安等城市集聚度也顯著提高。
2空間不足是城市群發展戰略下中心城市面臨的突出問題
2.1在新增建設用地不夠
城市群發展戰略下中心城市經濟活動活躍,需要不少的土地來建設工廠、辦公樓、公共服務設施和住房等,而這些城市現有的新增建設用地和盤活的存量用地難以滿足現實發展的需求。一些招商引資的重大項目,在短時間內需要較大額度的用地指標,這在城市層面難以解決,上報國家批準又需要一定時間和程序;因此存在項目落地難的情況。同時,經過多年的開發運用,城市群發展戰略下中心城市耕地后備資源稀缺甚至缺乏,在市域甚至省域內,實現占補平衡越來越難,實施成本也越來越高。
2.2在行政區劃調整需求多
城市群發展戰略下中心城市為適應經濟發展需要,須不斷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對調整優化行政區劃的需求不斷增多。比如,一些中心城市在某個空間方向上的發展已經到達城市邊界,要通過擴大行政管轄范圍來實現空間上的進一步擴張。又如,一些新城新區已經運轉多年,被當地居民廣泛認知為一個獨立的單元,形成了事實上的城區,需要直接轉化為市轄區。
2.3在城市群協調發展中難度比較大
在當前,行政區經濟正逐步轉向城市群經濟和都市圈經濟。相鄰城市在生產、生活上日益成為共同體,許多問題難以在城市內部層面解決,需要跨城市常態化地進行協調。比如,都市圈內的兩個城市,跨城市交通方式由城際客運轉向公交化運營,如何進行利益共享和成本共擔,需要兩個城市通力合作。但是,不少城市群和都市圈還未建立常態化的協調機制,中心城市和周邊城市協調聯動不夠。
3提高城市群發展戰略下中心城市能力的主要方向
3.1通過優化行政區劃進行提高
黨在十九屆四中全會中指出,要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提高城市群發展戰略下中心城市綜合承載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可見,行政區劃調整是提城市群發展戰略下中心城市的關鍵一招,可以通過合并、委托代管、共同管理、“飛地經濟”等多種方式擴大中心城市行政管轄范圍,使其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一是合并周邊地區。對處于中心城市發展方向、經濟活動聯系緊密、具備大量可利用土地資源的縣、市或鎮,考慮適時并人中心城市一體發展,如濟南市合并萊蕪市。二是全面委托代管。對一時不能直接劃轉行政區劃,或者地理空間不相鄰的地區,可以委托中心城市進行代管,由其全面負責被代管區域的經濟、社會、人事、財政等事務,如深圳市全面代管深汕特別合作區。三是新區轉化為市轄區。對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新城新區,考慮將其逐步轉化為中心城市的市轄區,如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四是老城區合并。有序推動中心城市的老城區合并,簡化行政管理架構,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如北京市的西城區與宜武區合并、東城區與崇文區合并。
3.2通過增加土地供給提高金融能力
要加快改革土地管理制度,使建設用地資源向中心城市和重點城市群傾斜。一方面,適當增加城市群發展戰略下中心城市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以適應人口和經濟活動向中心城市集中的需求,突出保障國家戰略用地。另一方面,要探索跨市、跨省交易建設用地和耕地補充指標,通過市場化機制建立土地指標交易公共服務平臺,允許在城市群發展戰略下中心城市購買其他地區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并在其他地區做好耕地占補平衡工作。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城市群發展戰略下中心城市要不斷加強在金融上的提高。中心城市的金融是加強現在經濟發展重要因素,在隨著金融不斷發展,經濟發展體逐步形成在城市群發展的潛能。因此,運用城市群發展戰略下中心城市金融共同進步,帶動中心城市金融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高玲玲.中心城市與區域經濟增長:理論與實證【J】.經濟問題探索,2015(1):76-81.
【2】田美玲,方世明.國家中心城市研究綜述【J】.國際城市規劃,2015,30(2):71-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