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瀟 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
跆拳道運動以其多樣性的特征受到了越來越多高職大學生的歡迎,跆拳道選項課也由此成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重要一環。當前,跆拳道教學模式多采用傳統形式進行,教師主講,學生練習[1]。這種傳統模式存在著教學內容枯燥、教學形式單一等問題,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嚴重影響了跆拳道教學的效果和學生學習的興趣,跆拳道在推動高職院校學生身心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并未得到完全體現[2]。高職院校跆拳道選項課“一主多副”教學模式,旨在根據課程教學實際和學生特點,靈活選擇多元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滿足不同學生求知、新、動、趣的心理需求,切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引導作用,使得跆拳道選項課“嚴而不死、活而不亂”。
“一主多副”多元化教學中的“一主”即指根據教學安排選擇一個合適的主教材,確定一項核心的教學內容;“多副”即指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特點、興趣,配套選擇多個輔助教學內容[3]。“副教材”根據班級學生興趣愛好,由師生共同選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側重引導,學生分組學習,具體學習形式可靈活多樣和交叉組合。
“一主多副”多元化教學從輔助教學內容的選擇到教學方式的創新,都強調學生以一定的形式參與教學設計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意識,教師則更側重于引導學生,在完成教學內容的同時,也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主多副”多元化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跆拳道選項課中的應用,其重點在于“副教材”的選擇。首先需要根據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特點、興趣,從體育、健身、健康、思想教育等多個領域選取,側重點既要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又要切合當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總體要求。同時也要避免“副教材”內容過多,對核心教學內容產生負面影響。其次,要在課堂教學的不同階段融入“副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學習內容。(見圖1)
傳統跆拳道選項課教學局限在“品勢、跆拳道技戰術”等內容上,內容選擇較為單一,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融入“一主多副”教學理念后,跆拳道選項課教學內容圍繞教學設計,同時針對不同的教學進度和學生實際特點,增加了理論知識、傳統文化、體育游戲、核心價值觀以及課程之外部分技戰術。理論知識包括跆拳道歷史、技戰術要點、賽事組織及裁判規則等;傳統文化包括跆拳道運動中蘊含的“禮義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撓”精神內涵;體育游戲包括民族傳統競技、健身項目及趣味運動、趣味健身知識等;核心價值觀包括時政要點、體育精神、奧運精神等;課程之外的技戰術包括跆拳道組合腿法、散打腿法、太極拳等。(見圖2)
傳統跆拳道選項課主要依靠教師對技戰術動作的示范、講解,通過學生練習以達到掌握這一動作的目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未得到體現,其主觀能動性和自主學習的熱情完全被忽視。融入“一主多副”教學理念后,再具體教學方法上,增加了游戲教學法、實戰教學法等多種學習方法,學生的積極性被極大調動起來。課程開始前熱身運動可通過跆博操、游戲等方式代替,既達到了熱身的效果,又吸引了學生的興趣;課程教學過程中,無論是“主教材”,還是“副教材”,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運動監控和自主分組練習、糾錯,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掌握規定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又通過輔助教學內容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運動激情。(見圖3)

圖1 跆拳道傳統教學與“一主多副”教學模式對比

圖2 “一主多副”多元化教學內容

圖3 “一主多副”多元化教學方法與手段

圖4 “一主多副”教學組織與安排
基于跆拳道選項課教學設計,“一主多副”多元化教學組織側重于師生共同完成對“主教材”和“副教材”內容的選擇和搭配,并將這一內容體現在實踐教學環節。課堂中,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引導、指點方面,即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輔助教學內容,激發其自主學習能力。
具體教學組織過程中,課前教師利用雨課堂組織學生進行預習,了解學生特點、預習情況,共同設計“副教材”;課堂教學以集體或分組進行,教師引入,分析預習重點,講解動作難點;組織分組練習,教師根據學生特點及預習情況,引導學生自發分組練習,同時拍錄視頻糾錯,教師從旁指點,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師可利用雨課堂、影像資料、動作演練、視頻糾錯等形式,引導學生自主、自覺分組交流練習,共同提高。課堂之外,教師可引導和鼓勵學生自發組織相關講座和學習沙龍,調動學生課外學習的積極性。(見圖4)
高職院校跆拳道選項課“一主多副”多元化教學模式,旨在規定教學內容之外,根據學生實際特點,增設多個輔助教學內容,豐富和拓展跆拳道選項課的內涵和形式,滿足不同性格特點、技術水平的學生的實際需要;教學方法融合了游戲教學法、自學法等,并運用育課堂等多種信息技術手段,強調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組織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側重課內外相結合、主輔內容相融合、師生和學生間交流的理念,打造和諧、愉快、高效的跆拳道課堂,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