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殷新宇 本報特約記者 王臻
在中俄建交70周年之際,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6日在《人民日報》和《俄羅斯報》上發表署名文章,高度評價兩國關系發展,引發輿論對兩國關系的熱議。
王毅在題為《七十年風雨兼程,新時代揚帆啟航》的署名文章中說,今年6月,習近平主席對俄羅斯進行成功國事訪問,同普京總統共同決定發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推動兩國關系定位實現新的提升。在慶祝建交70周年的重要年份,兩國元首親自引領中俄友好合作開啟新時代偉大征程,是兩國和兩國人民之福,是世界和平與發展之幸。
王毅在文章中回顧了中俄兩國70年走過的風雨歷程,并強調,立足新時代,放眼新未來,雙方將全面落實兩國元首共識,努力開創中俄關系的嶄新篇章。他還對新時代中俄關系發展提出四點建議:新時代要堅持守望相助,加大相互支持;新時代要對接發展戰略,致力深度融通;新時代要保持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新時代要加強戰略協作,維護公平正義。
拉夫羅夫在題為《奔向未來的伙伴關系》的署名文章中表示,俄中兩國人民之間的交往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們學會了彼此理解、相互協作、友善以待。也正因如此,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將俄中合作提升到歷史最高水平。拉夫羅夫認為,俄中的合作建立在公認的國際法準則基礎之上,不受意識形態約束,其本身具有重要性,不針對第三方。兩國不將自己的立場和價值觀強加給對方,更不會干涉對方國家內政。如今的俄中對話,是兩個平等伙伴之間相互尊重的交流。而在互信程度、可持續性和合作深度等方面,這種對話甚至超越了一些正式聯盟。
1949年10月2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第二天,蘇聯成為首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在中俄建交70周年之際,兩國外長的署名文章引發各界熱烈討論。9月26日,俄新社、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等多家俄媒紛紛以“中俄戰略信任和默契不斷深化”“中俄將加大相互支持、加強戰略協作”為標題對王毅外長的文章進行報道,表示近期俄中兩國多層級的互動頻繁,推動著兩國關系進一步向前發展。
俄羅斯“今日經濟”網26日稱,本月,李克強總理訪俄并出席俄中總理第二十四次定期會晤,推動落實了兩國元首達成的各項重要共識,進一步充實了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內涵。25日,俄總統普京會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時說,俄中兩國正在落實各合作領域的所有既定任務,甚至是提前實施。此外,俄羅斯民間近期也在開展各項紀念兩國建交70周年的活動。
俄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專家謝爾蓋·盧科寧評論稱,有的國家一直在千方百計地試圖挑撥俄中關系,但兩國不會被離間,會繼續保持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6日報道,俄羅斯駐華大使杰尼索夫25日在中國參觀“偉大歷程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時表示,俄羅斯愿同中國不斷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共同推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邁上新臺階。
2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談及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外交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偉大成就時說,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一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外交將繼續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打造全球伙伴關系,堅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堅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堅持將自身發展融入世界發展。我們愿繼續與各方一道,共同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共同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