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新 黃榮春 吳家富 陳龍云 喻麒麟
摘 要:目前越來越多的豬場采用人工授精技術。本文針對豬人工授精技術淺析了其優勢、技術要領和存在問題,并提出作者的一些觀點,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豬人工授精技術;優勢;技術要領;存在問題
隨著養豬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發展,豬人工授精技術在生產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大部分豬場已經采用這項技術進行配種,它是現代養豬業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降低養豬成本、疫病防制、品種改良等方面都體現出顯著的優勢。目前農村小型養殖場也越來越多采用人工授精技術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人工授精就是利用器械采集公豬精液后稀釋、分裝,再用器械將精液分別輸入發情母豬的生殖道內,以代替公母自然交配而繁殖后代的一種配種方法。
一、人工授精技術的優勢
人工授精有效地提高豬種群的數量和質量,是一項品種改良應用廣泛且有效的技術。1.提高優質種公豬的利用率,降低飼養成本。自然配種公母按1:20~30的比例,人工授精技術公母比例提高到1:50~100甚至更高,減少了公豬的購置成本、飼養成本和養殖數量。2.提高母豬的受胎率,且不受時間、氣候、地區等因素影響。3.可以異地配種,減少運輸成本,且精液可以長期保存。4.可以淘汰質量差的精液,自然交配不易發現精液品質的優劣。5.克服公母豬在體格上的差別,如公豬體大而母豬體小本交不易成功的情況。6.可以提高遺傳潛力的發揮,加快豬的改良速度,增加養殖戶的經濟收入。7.防止傳染病、寄生蟲病從豬體接觸,減少疾病的傳播,特別是生殖道疾病的傳播。
二、人工授精技術要領
1.公豬的選擇和培育。公豬品質的好壞對豬群的繁殖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飼養公豬就是要獲得最好的精液品質、最大的精液量,同時延長使用壽命、達到配種率高的效果,把優良的種用性能遺傳給下一代。優秀的種公豬具備以下特征:各種遺傳性能好,對發情母豬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體型合適,肥瘦中等。培育時提供適當的戶外運動、全面的營養和合理的采精頻率,才能保證精液的品質和質量。公豬的營養、運動和采精頻率三者必須保持平衡。
2.建立人工授精室。人工授精室包括采精室和化驗室,是檢查、稀釋、保存、分裝精液的場所。為了防止污染,要保持干凈、干燥的環境。常用的設備有:顯微鏡、精子計數器、載玻片、溫度計、17℃冰箱、恒溫水浴鍋等。
3.新種公豬的采精訓練。后備公豬8月齡時可以調教,初配最好在10月齡、體重約130公斤。訓練時在采精架上涂些發情母豬的尿液或陰道分泌液,調教人員要有耐心并掌握一定的技巧。先調教性欲旺盛的公豬,讓待調教的公豬觀看采精的過程,然后訓練學會騎在采精架上。對一些性欲較差的,可將發情旺盛的母豬趕到采精架旁,讓被訓練的公豬爬跨,當公豬性欲變得旺盛時及時趕走母豬,引誘公豬爬跨假豬臺,或直接將公豬由母豬身上搬到假豬臺上采精。一旦爬跨成功,要連續幾天對這頭公豬進行采精,鞏固形成的條件反射。
4.精液的采集。公豬爬上假豬臺后,擠出包皮囊內的尿液,清洗干凈腹部和包皮囊,刺激公豬伸出陰莖,采精員左手掌心朝下快速輕握陰莖的螺旋部,使龜頭露出手掌1cm左右,用拇指頂住頂端,有節奏的輕握讓公豬增加快感,順勢拉陰莖拉出包皮外。公豬射精時放棄最初的5-10毫升精液,收集精液時用濾紙或2~3層紗布濾入采精杯,采完后送入化驗室,讓公豬自己下采精臺。把采集的精液放入水浴鍋37℃的燒杯中,進行精液的稱重和顯微鏡檢查。
5.精液品質的檢查。精液檢查的目的是鑒定精液的優劣,常用有直觀檢查法和顯微鏡檢查法。
(1)直觀檢查法是用肉眼檢查精液的數量、顏色和氣味等。正常公豬的射精量約為150—350ml,色澤為灰白色至白色,略帶動物特有的腥膻味,新鮮精液在33-35℃ 溫度下,精子成群運動所產生的上下翻卷的現象,呈云霧狀。
(2)顯微鏡檢查法是對精子的活率、密度、形態進行檢測。①精子活力檢查:是鑒定精液品質的重要指標,指直線運動的精子在精液總數中所占的比例。常用平板壓片法和懸浮法,鮮精液活力達0.7級以上才能稀釋使用,保存精液活力要在0.6級以上才可以使用。②精子密度檢查:是評定精液品質的另一個重要指標,品質好的精液密度大,密度小的品質較差。常用有估測法和血細胞計數法。 要求精子密度達到中級以上才能用于輸精。③精子畸形率檢查:用伊紅或姬姆薩染色后置油鏡下鏡檢,觀察精子> 300個,畸形率不超過18%為宜。
6.精液稀釋的方法。在保存和運輸前都要進行稀釋精液,既能增加精液的數量、提供養分、緩沖酸堿度,創造適宜的生存環境,又增強生命力和延長其存活時間,利于長期保存和運輸。稀釋液與精液的溫度應調到35℃,將稀釋液倒入精液中稀釋。稀釋比例取決精子密度,一個劑量須含精子30億,正常乳白色精液100ml可稀釋10~12劑量,稀釋后不少于每毫升 1 億個。生產中常用的稀釋劑有卵黃、牛奶、甘油等。
7.精液分裝與保存。精液稀釋后, 馬上進行分裝。一般采用專用瓶子保存精液。也可采用國外的袋裝精液以及自動輸精管分裝技術進行精液的保存以及輸精,可以節約勞動成本及時間。在生產上保存精液常用17℃的恒溫箱中保存。
8.人工授精法
(1)找出發情母豬,等待輸精。讓后備母豬(160~180日齡)與公豬接觸或隔欄相望誘導發情,經產母豬斷奶后4~7天便可發情。每天2次觀察母豬發情情況,喂料后半小時內進行發情鑒定。技術員身體可緊貼母豬左腹部,右手撫摸右腹部,如母豬出現呆滯、安靜、溫順、不出聲,按壓背部靜立反應明顯,騎背試驗時兩耳聳立、站立不動,陰門出現充血,顏色大紅,這時配種最好。一般輸精兩次,隔10~12h 再輸精1次,提高受胎率和產仔數。
(2)輸精。為了提高受胎率,輸精前6~12小時,在母豬的陰戶注射氯前列烯醇0.2毫克。輸精前用衛生紙將外陰擦干凈,防止將病原微生物帶入陰道。不要用水清洗或用消毒藥消毒,防止殺死精液。先滴少量精液在陰門內和輸精管頭部,左手打開陰唇,右手輕輕將輸精管插進陰道,插入15~20厘米時稍向上45℃角仰插,隨后將輸精管恢復水平方向,朝母體左側逆時針方向旋轉前進,當進入25~30厘米時,用力頂住進入子宮頸,再將輸精管順時針方向旋轉一下,將輸精管鎖住,回拉時有一定的阻力,此時便可以輸精。在輸精過程中,可按壓母豬的腰部或臀部,輸精效果更好。輸精時間約10分鐘左右,為了防止精液倒流,不要急著撥出輸精管,讓其停留母體3分鐘左右,然后輕輕地朝左方向撥出或讓其自動滑落。輸精的動作要領:慢慢插、適度深、輕輕注、緩慢出。輸精完成后,做好記錄。
三、豬人工授精技術的存在問題
隨著人工授精的廣泛利用,一些存在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如:精子的檢測不規范使得有時會出現畸形胎兒,部分隱藏的疾病也會通過精液進行傳播;保存精液不規范引起受胎率效果不理想;輸精時操作不規范使得產仔率的低下或引起母豬生殖道受傷發炎等。豬場技術人員應該對這些問題進行針對解決, 改良人工授精技術, 使得人工授精效果越來越好。在人工授精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操作程序進行,規范操作要領,提高受精率從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徐有生,科學養豬與豬病防制原色圖譜.
[2]張守全,工廠化豬場人工授精技術,遼寧畜牧獸醫,1999.
[3]郭有海等,豬人工授精簡介,當代畜牧養殖業,2002.
該文章為2017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名稱:基于臨床生產對中職畜牧獸醫專業《動物繁殖與改良》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編號: ? ? ?GXZZJG2017B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