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各類畜牧養殖產品的需求量逐步增加,畜牧養殖產業在近幾年取得了顯著的發展進步。與此同時,畜牧養殖過程中面臨的各類風險問題不容忽視,受到養殖戶思想意識、養殖客觀條件、養殖技術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畜牧養殖過程中普遍存在動物死亡、養殖戶經濟利益降低等方面的問題,嚴重影響了畜牧養殖行業的發展進步。為此,需要結合養殖的實際情況,加強對畜牧養殖風險的控制,制定合理的策略,確保養殖戶的經濟利益不受損失。
關鍵詞:畜牧養殖;風險管理;策略
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支柱產業,畜牧養殖行業是農業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持續改善,社會各界對畜牧養殖產品的需求量逐漸增加,畜牧養殖行業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傳統的畜牧養殖行業發展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為此養殖戶需要積極調整養殖模式,同時加強對養殖過程中各類風險因素的管理和控制,依據自身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風險,以此來促進畜牧養殖行業的健康發展。
一、畜牧養殖中存在的主要風險
我國人口眾多,對畜牧產品的需求量比較大,近年來社會各界對食品安全問題高度關注,為此需要保證畜牧產品的質量,促進畜牧養殖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通過科學的畜牧養殖風險管理能夠提高畜牧業的綜合競爭力,滿足當前市場的基本需求,對畜牧養殖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1.技術方面的風險
畜牧養殖過程中需要專業的技術支持,以此來實現養殖效率以及綜合經濟效益的提升。畜牧養殖需要引進大量的畜禽良種,以此來實現生產效率的提高,改善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在引進良種的過程中如果選擇不合理,會嚴重影響畜禽的正常生長發育,良種無法充分發揮自身應有的作用。同時,畜牧養殖行業各類產品流通率比較高,這也為各類疫病的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部分養殖人員思想觀念嚴重落后,單純采用疫苗接種的方式進行疾病的控制,忽視了其他管理措施,嚴重影響了畜禽產品的健康生長,另外,在飼養過程中飼料營養價值偏低,飼料供給結構不合理等方面的問題突出,也會導致養殖過程的風險顯著增加。
2.自然風險
自然風險主要是指自然環境因素造成的風險,這種因素具有一定的不可抗拒性,嚴重威脅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在飼養過程中氣候條件不合理會影響畜禽的正常生長發育,甚至引發疾病的大范圍傳播,畜禽死亡量增加,會對養殖過程造成較大的影響。為此在養殖過程中畜禽對氣候特點的分析,結合畜禽的生長特點,在不同季節以及不同溫度的條件下采取合理的畜禽養殖方式,最大程度上降低自然因素引發的養殖風險。
3.市場風險
市場經濟體制下,養殖戶需要充分了解市場發展趨勢,明確市場對畜禽類產品的基本需求,動態化的掌握市場發展的基本規律,降低經營風險。畜牧業與其他行業不同,市場環境具有極高的不確定性,對于畜禽產品的需求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為此養殖戶需要積極防范市場風險。
二、畜牧養殖中的風險管理策略
1.加強風險評估
畜牧養殖過程中風險普遍存在,為實現自身經濟效益的提高,需要養殖戶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系統的風險防范。針對養殖各個環節的特點,需要制定針對性的風險防范措施,并嚴格將其落實到實踐環節中,以此來實現風險的降低以及經濟效益的提升。在養殖過程中,養殖戶需要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牢固樹立風險防范意識,提高對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積極預防各類養殖風險,并對可能出現的風險種類及其具體的影響進行細致的評估,充分了解市場信息,制定科學的風險管理策略,以此來促進風險的全面降低。
2.政府部門加強引導
為提高風險管理策略的科學性,需要養殖戶廣泛收集各類資料,對養殖過程中的數據詳細分析,降低養殖過程中風險的不確定性。同時,養殖戶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起完善的養殖管理風險管理系統。在進行疾病控制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免疫接種,發現傳染性疫病的流行,需要立即與所在地區主管部門進行溝通。養殖戶不可盲目擴大養殖規模,需要在分析市場情況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合理開展養殖。政府部門在養殖風險控制的過程中需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政策扶持,促進養殖戶降低自身的經營風險,為養殖戶提供專業的養殖信息,促進農村地區各個養殖戶之間形成良好的聯動效應,實現集中管理和集中風險控制,鼓勵養殖戶之間加強溝通協作,以此來實現風險控制能力的全面提高。同時,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基層畜牧獸醫從業人員的培養及防疫體系的建設,讓基層畜牧獸醫人員為養殖業發揮更大的作用;切實抓好國家對重大動物疫病的強制免疫、引種監管、打擊非法調運,積極為養殖戶化解重大疾病風險及外部風險。
3.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
針對畜牧養殖過程中存在的各類風險因素,養殖戶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起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利用相關機制對風險進行有效的預防和管理。在風險防范過程中,需要重點進行市場風險以及疾病風險的防范,避免僥幸心理,嚴格依據相關部門的制度進行疾病免疫處理,改善飼養環境,合理控制飼養的密度,以此來促進疾病風險的有效控制。同時,養殖戶需要積極開展市場調研,明確市場對于畜牧養殖產品的實際需求量,確定科學的飼養規模,在滿足市場基本需求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為促進畜牧養殖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政府部門應當定期組織養殖戶的教育培訓活動,派出養殖行業的專家深入農村地區,為養殖戶講解養殖的專業知識,指導日常飼養工作,以此來實現養殖綜合水平的持續提高,促進畜牧養殖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三、結語
畜牧養殖行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針對養殖過程中存在的各類風險因素,需要加強分析和研究,制定科學的風險防范措施,維護養殖戶的經濟利益,改善食品安全,促進畜牧養殖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羅新春.淺析畜牧養殖中飼料安全問題及相關因素[J].畜禽業,2018,29(10):53+55.
[2]宮鳳鳴,倪新峰.我國畜牧業如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形成現代畜牧業[J].南方農機,2018,49(14):75.
[3]劉成印.畜牧養殖中動物疾病預防控制途徑的選擇及思考[J].山西農經,2018(07):66+70.
[4]李桂葉.做好動物防疫衛生監督工作,助推畜牧扶貧項目有效實施[J].養殖與飼料,2018(03):88-90.
[5]劉振江.新常態下縣域畜牧產業發展的癥結及對策——以黑龍江省寧安市為例[J].黑龍江金融,2017(1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