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瑞錢
摘 要:消毒衛生是規模化養殖場獸醫衛生保持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措施,為了保持場內的清潔衛生,降低場內病原體密度,凈化生產環境,為雞群建立良好的生產安全體系,促進雞群健康、減少疾病發生,要制定消毒制度,定期開展雞場內外消毒。消毒常用的方法主要分為三類: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法和生物學消毒法。但是,對不同的消毒對象物體,選用的消毒方法不同,要求達到的消毒效果也各不相同,所以要針對不同的消毒對象物體,要有選擇性地選用不同的消毒方法,達到費用最低、效果最好、消毒最徹底的消毒目的。
關鍵詞:養雞場;消毒;隔離;技巧
一、消毒隔離技術要求
1.生活區、辦公區、食堂周圍環境每日消毒一次。
2.生產區環境、生產區道路及其兩側隨圈舍同時消毒。
3.公司、生產區大門消毒池內消毒水每周一、三、五更換,火堿濃度為5%。
4.圈舍每周消毒2-3次。
5.疫病流行季節要增加消毒次數。
6.平時保持環境區域和圈舍清潔衛生。
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消除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的處理;隔離是采用合適方法,阻斷傳播途徑的處理;消毒劑是殺死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滅菌效果的制劑,根據殺菌作用的強弱分為高效消毒劑、中效消毒劑、低效消毒劑。
二、雞場常用消毒方法
雞場消毒常用的方法為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法和生物學消毒;常用的化學消毒劑為福爾馬林配合高錳酸鉀、新潔爾滅或0.2%過氧乙酸、次氯酸鈉或百毒殺等。含氯的消毒劑(次氯酸鈉、百毒殺等)為高效消毒劑,廣泛用于污染物品浸泡消毒及物體表面的擦拭消毒,其作用濃度范圍一般為250—1000mg/L,作用時間一般為:30—45分鐘。過氧乙酸具有廣譜、高效、低毒的優點,缺點是穩定性差,使用方法有浸泡、擦拭、噴灑等。
物理消毒法包括熏蒸消毒法、熱力消毒滅菌法、紫外線消毒法。
生物學消毒是最普遍、最常用的辦法,如雞舍的清掃,食槽、水槽的多用于糞便、受污染墊料和飼料的無害化處理,此法能減少雞舍環積發酵殺滅病原。境內的病原微生物,不能達到徹底消毒的目的,必須配合其他消毒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雞舍消毒對象主要是食槽、水槽、飲水器、蛋盤等小設備、進雞或轉群前的空雞舍應首先將糞便、飼料、灰塵等徹器具。為提高消毒效果,消毒對象必須在消毒液中浸泡底清掃于凈,凡能移動的器具,最好全部搬出雞舍,徹底清洗30分鐘至數小時。雞舍地面、籠具用高壓水槍沖洗,用0.1%的新潔爾滅或0.2%過氧乙酸全面噴灑,再用甲醛和高錳酸鉀密閉熏蒸消毒。雞舍周圍環境每2-3周用2%火堿溶液或10~20%石灰乳噴灑消毒1次,雞場周圍及貯糞池、污染池。每月用2%火堿或漂白粉消毒1次。雞場垃圾、雜草、糞便等廢棄物應及時清除,運出場外做無害化處理。
人員消毒:發生烈性傳染病時,雞舍的地面、墻壁、金屬籠具可用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要換上工作服、工作鞋、并經紫外火焰燒灼消毒;病死雞尸體、用具也可做焚燒無害化處理。出入雞舍應踩踏消毒液消毒。在預防注射時使用的注射器、針頭也可高溫煮沸消毒,防止人為傳播。
車輛消毒:車輛應每1-2周消毒1次,運送糞便車輛應徹噴霧消毒、熏蒸消毒。底沖洗后每周用2~4%火堿溶液消毒1-2次。
三、消毒隔離注意事項
1.注意雞群和人體安全
因為消毒過程中使用的消毒劑、射線等都是高度危險性物品,進入人體或動物組織或血管系統,會引起中毒;接觸受損皮膚、黏膜的消毒劑,可能引起過敏或損傷。熱力壓力蒸汽滅菌應防止發生爆炸事故及可能對操作人員造成的灼傷事故;紫外線消毒時,應避免對人人體的直接照射。
2.注意糞便、水質和大氣污染
養雞場的糞便中含有大量氮、磷和有機污染物;排出的污水,嚴重污染地下水,造成水質不斷惡化;經過發酵后會產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氫、糞臭素、甲烷等有害氣體等,會直接影響消毒效果。因此,我們在消毒過程之前,要做好污染源處理。這不僅關系到養殖場所的衛生,更重要的是由于大量蚊蠅孳生,病原體的擴散,往往導致疫病發生率上升。因此,養雞場的糞便處理又是畜禽健康養殖十分重要的一環。
3.注意雞的飼養管理
(1)育雛前的準備工作:沖洗干凈并徹底消毒。飲水消毒,實際操作中常常采取帶雞消毒方法。帶雞消毒是集雞的飲水應符合無公害生產標準,為防止飲水受到細約化養雞綜合防疫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對那些隔離條件菌、病毒的污染,可選用無毒、無味、無刺激性的消毒劑定期差、不能嚴格實行“全進全出”的管理工藝、疫病經常發生進行飲水消毒。目前常用的飲水消毒藥物主要是氯和碘制劑。拘老雞場更為有效,在高溫季節進行帶雞消毒,不僅可以起副殺菌消毒的作用,還可以明顯降低舍內溫度,達到防暑降帶雞消毒既可消滅環境和雞體表的病原微生物,又可降盈的目的。一般常用的消毒劑有0.2—0.3%的過氧乙酸、0.1%低舍內塵埃,抑制氨氣的產生,保持空氣清潔,夏季高溫季斫潔爾滅、0.1—0.2%的次氯酸鈉、0.03%百毒殺等。
(2)適宜的溫度、濕度,良好的通風,均勻的光照,合理的飼養密度和保證飲水。
(3)做好開食工作,雛雞初飲3-4小時后可開食,3日齡以內的雛雞應飼喂濕拌料,目的是改善適口性,增加雛雞的采食量。
(4)育成期雞的飼養管理:管理中心任務是為雞群創造適宜衛生的環境條件,充分發揮其遺傳潛力,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同時降低雞群的死淘率,盡可能的節約飼料,最大限度地提高經濟效益。
雞的雞冠或聲音出現不正常的形象通常是發病的表現,要求工作人員在工作時要注意觀察,在發病的初期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