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旭紅 賈菊鑫 馬海霖
摘 要:在突飛猛進的經濟時代,人們的生活質量較改革開放初期有了巨大的提升,同時人們對于物質層面與精神層面需求的認知也更加全面了。但初期的經濟發展是以工業開發以及商業開采支撐的經濟發展模式,那么其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也將是必然的,其結果一定會導致生態系統的紊亂,所以當下在經濟發展模式的推進方向則傾向于以科技環保為主的創新型模式。因此我們要做的則是要逐步改善生態環境,推進植樹造林工程,加快生態園林的建設進程。同時要提升林木種苗質量的科研項目的重視度,使其作為綠色發展規劃中的點睛之筆。
關鍵詞:林木種苗;意義;問題;措施方案
森林資源是人類發展與生存中的一個重要自然資源。但是隨著人類的工業化發展與生活圈的不斷拓展,砍伐與侵占土地都會導致整個森林面積的快速縮減。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退耕還林工作指導之后,各地的森林部門將會制定每個季度的植樹目標,來適當的減少開發過程中造成的影響。在任務中優異個非常嚴苛的工作,就是對于選中的植樹種苗的篩選任務,要挑選存活率高以及對于土壤環境適應力強的種苗,以此來提高育林的質量。本文主要概述的時如何在平日培育過程中提高種苗質量以來提升自造林時的效率以及質量。
一、提高林木種苗質量的作用
在林業種植中種苗質量的影響不僅僅是初期的成活率,在林木成長過程中更需要一個健壯,長勢平穩的軀干。在我國邊疆地區,因為炎熱多風等氣候條件,所以導致植株的生長環境非常苛刻,一些普通的林木樹苗無法抵抗風沙與干燥環境,在生長不久之后就會因失去水分或者養分而枯萎。并且在邊疆地區所選種的樹苗一般都會是成批種植,為的是其樹干與枝葉形成良好“綠色墻體”也就是俗稱的風沙隔離帶,保障水土的養分以及水分,避免風沙的侵蝕。在提高種苗存活率以及整個森林灌木的塑形中有著不可比擬的作用。種苗質量不僅僅是在植樹造林層次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城市路綠化建設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項。同時提高林木種苗質量可以提供更好的載體基因樹苗以便于其基因的優化和種群進化。也可以利用在科研工作中雜交培育更有優勢的林木種苗。因此我們則更加需要為此做出努力與奮斗。
二、關于如何提高林木種苗質量的對策與舉措
1.明確種苗培育的科學意義。在我國的種苗培育體系中,品種的預選種類主要是由鄉土樹種為主,在特殊樹種的培育中還要適當的結合外來樹種進行輔助培育。這樣就可以明確本土樹種的在林木樹種培育的重要地位。也就能更加切合地域環境因素,使得種苗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適應性,保障樹種的成活。同時培育者可以根據需求環境的變化來調整培育環境,經過培育篩選之后,獲得此環境之下的優良品種。
2.改進生產方式與調整生產規模。較以往種苗培育過程中的集成化,沒有明確劃分的培育種植區域,執行的是大批量的種植模式,然后在成苗中進行物理篩選,將生長態勢正常與枝干強壯的挑選出來,也就是所謂的“優良品種”。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存在大量的財力與人力投入損失,而且還浪費了許多的林木種苗,并且在篩選過程中也有問題,并不能確保樹種未來的長勢有一個全面的評估。那么就需要管理證重新規劃生產結構方式,達到科學化管理的理念,將不同樹種進行分區域培育,并且在種子播種之前就需要通過化學以及物理實驗將淘汰品種低級的種子,然后在規劃區域內,交叉排序,這樣既保證了種苗在生長過程中的養分,同時也方便培育者進行枝葉修剪。對其后期長勢進行更加科學的分析,從而達到科學經濟培養種苗的目標。
3.建立種苗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在現代技術的快速發展中,科技培育者需要學會利用科技技術的優越性,因為在種苗培育過程中涉及許多的參數設計,來控制環境以及土壤的變化,已達到特定的實驗條件。同時在種苗培優過程中也學要進行數據跟進,計算機技術下的數據庫功能,不僅僅可以做到對數據的有序錄入,同時也可以根據大數據算法進行數據分析生成有關林木種苗的成長走勢與環境參數的關系圖。為科研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數據資源參考。在建立種苗生產信息管理系統時,要明確數據特點設置對應的表格,這樣更加方便數據的整理與調用。
4.重視新型種苗培育技術。在我國的種苗培育技術發展過程中,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實驗性發展,主要靠的是培育者對所選植株進行大量栽培,然后就是漫長的時間等待,最后對好的林木種源進行定向栽培。第二個階段是選用集約化、規模化等資源整合模式。 雖然是在培育優良種苗的生產效率以及科學性等方面有了提升,但是針對日前環境日益惡化的形勢,仍然存在一些技術上的局限性。無法滿足現實社會的供應需求。第三個階段則是未來將要發展的種苗培育模式,是以基因工程為基礎的細胞培育工程,如果將本地優秀樹種添加上外地樹種的優良基因,將會塑造擁有雙重優良基因品種的樹種資源。然后將會實現批量優良樹種種苗的生產,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保證了種苗的品質。同時可以在基因工程中可以定向的特定基因進行復制轉移,可以塑造特殊環境下樹種的抗性屬性。
5.加強種苗基礎建設。在我國的林木建設藍圖中,森林規劃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目標,所以在林木建設中任務的是策劃中,不僅僅對于如何種植樹苗,在何處種植做出重要文件指示,最重要的是要選擇好種苗的品種。那么對于種苗培育相關的基礎建設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對種苗培育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首先可以完善相關監管責任制度,對于科研成果以及相關技術進行專項保護,并且具體安排到人員與小組,以來防止腐敗監管問題出現,達到相互遏制與監督的作用。
三、種苗培育團隊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關于種苗培育的技術團隊,主要由私營民辦企業進行商業運行的公司與政府林業部門構成,在技術成果層面,私營企業的產率較政府林業部門更高,究其原因,是資金投入的問題,國家部門對于此研究項目的重視程度較低,也是目前林木種苗培育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私營企業的發展以利益成本為支撐,迫使其加大專項資金的投入,才能獲得市場競爭實力。如果想要解決此現象的窘迫局面,則需要國家加大對于林業項目發展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支持力度。私營企業則可以與高效建立合作項目,投資資金在高校科研項目中,然后獲得其專項技術的使用權限,這樣不僅僅可以減少私營企業的運營壓力,同時獲得最先進的技術成果,并且側面的推進了林木種苗培育發展進程。
四、結語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可能不能切身感受到林木種苗的現實意義,但是聯想到我們生活的綠色園林大環境,則可以發現樹林資源的存在是人類與動物維持生存的基體。良好的種苗資源將會使得退耕還林的實際效益提升,并且減少后期園林的維護成本與工作量。同時也體現了種苗培育中結合新型科學技術的關鍵策略,并且反映了當下國家政策對于種苗培育的關注度。這樣就可以從質的方面使得種苗質量有一層次的提升,也直接的使得林木的價值得到提升。無論怎樣,想要提高種苗質量都需要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將科研成果與實踐相互結合,在不斷的培育實驗中,一次次的優化與改良,最終得到具有最高實際價值的種苗。為前線種植者提供了更好的種苗也就是側面使得樹木種植的價值得到提升。以此來促進森林資源的經濟效益,不斷的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打造更加安全與穩定的自然環境。
參考文獻:
[1]高希春.探析如何提高林木種苗質量[J].種子科技,2017,3502:60.
[2]薛鵬飛.提高林木種苗質量的技術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7,3709:65-66.
[3]姚絲紅.探析如何提高林木種苗質量[J].種子科技,2017,3507:91+93.
[4]常幫助.提高林木種苗質量的技術探討[J].農家參謀,2017,21:45.
[5]江淑媛.林木種苗質量管理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江西農業,2018,06:98.
作者簡介:妥旭紅(1976-07-)女,民族:漢族,職稱:中級工程師,大專學歷,研究方向,林木種苗。
通訊作者:賈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