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昌


[摘要] 目的 探討CT三維重建方式在外傷性肋骨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選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于該院接受X線平片檢查的外傷性肋骨骨折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MSCT掃描及多種圖像后處理,分析MSCT對外傷性肋骨骨折的診斷準確率。 結果 X線平片檢查共有66處肋骨骨折,3例血氣胸,1例肺挫傷;MSCT檢查和后處理顯示存在205處肋骨骨折,16例血氣胸,7例肺挫傷,檢出率明顯高于X線平片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8.663,P=0.000;χ2=10.981,P=0.001; χ2=4.891, P=0.027 );不同CT重建方式的檢查準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外傷性肋骨骨折診斷中MSCT的應用效果優于X線平片,臨床檢查過程中應將不同后處理方式進行適當結合,從而使診斷結果更為準確。
[關鍵詞] X線平片;CT;三維重建;外傷性肋骨骨折
[中圖分類號] R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7(a)-0186-03
The Value of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Traumatic Rib Fracture
LI Yi-chang
Radiology Department, Wuzhong People's Hospital, Suzhou,Jiangsu Province,21512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traumatic rib fractures.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rib fractures who underwent X-ray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December 2018 were enroll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MSCT scan and multiple post-processing to analyze MSCT traumatic rib fractures' diagnostic accuracy. Results There were 66 rib fractures in the X-ray examination, 3 cases of blood pneumothorax and 1 case of pulmonary contusion. MSCT examination and post-treatment showed 205 rib fractures, 16 cases of blood pneumothorax and 7 cases of pulmonary cont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On the X-ray plain film,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78.663, P=0.000; χ2=10.981, P=0.001; χ2=4.891, P=0.027);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accuracy of different CT reconstruction methods, with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SCT in the diagnosis of traumatic rib fractur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X-ray film. The different post-treatment methods should be combined in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 process to make the diagnosis more accurate.
[Key words] X-ray film;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raumatic rib fracture
X線平片為臨床上對骨折進行檢查的主要方法,但在對肋骨曲面骨折進行檢查時,由于骨折部位走行存在曲度,因此顯示難度較大,同時也難以對肋軟骨骨折征象進行顯示,容易導致漏診的發生[1]。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率不斷提高,其所具備的檢查圖像質量也得到明顯提升[2]。同時所具備的掃描技術以及后處理功能逐漸變得強大,對X線平片以及常規CT所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了有效彌補,不但可使肋骨骨折所具備的立體形態得到清晰直觀的顯示,同時也能夠對骨折部位的解剖結構所具備的空間關系得到多角度、精確了解,從而使存在曲度的肋骨骨折得到有效確診[3]。該次研究就選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該院收治的外傷性肋骨骨折患者50例,探討不同CT三維重建方式在外傷性肋骨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接受X線平片檢查的外傷性肋骨骨折患者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齡50~90歲,平均(70.6±12.1)歲。最短受傷時間為1 h,最長受傷時間為10 h,平均受傷時間為(3.8±1.7)h。由于墜落導致肋骨骨折的患者共11例,由于車禍導致肋骨骨折的患者共18例,由于擊打導致肋骨骨折的患者共12例,自己摔傷9例。
1.2? 研究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MSCT掃描,掃描儀器為西門子SOMATOM 64排螺旋CT掃描儀,所應用的圖像處理工作站為Syngo via。掃描層厚控制為5 mm,螺距控制為1.375:1,重建層厚為0.6 mm,在獲取掃描圖像后,將其上傳至工作站進行處理,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法(MPR)、容積再現法(VR)、表面遮蓋法(SSD),對閾值進行合理確定,對角度以及不同方位切割進行變換,也可對骨折全貌進行顯示,SSD法需要參照實際情況,對需要顯示的部位進行逐層編輯選定,從而使其他組織遮蓋得以去除。
檢查完成后安排兩名具備豐富經驗的檢驗科醫師進行閱片,注意偽影鑒別。診斷過程中需與臨床情況進行結合,對外傷部位和時間進行確定,對壓痛點和骨折是否存在一致性進行判斷。
骨折判斷:通過對胸骨或肋骨的非骨折部位進行按壓,若骨折處出現疼痛,或直接對肋骨骨折處開展直接按壓出現直接壓痛陽性,或同時聽到骨擦音,手感覺到骨摩擦感和肋骨異常動感,則可能發生肋骨骨折,若同時CT檢查圖像,肋骨出現錯位或缺失,則可判斷其發生骨折。
1.3? 統計方法
數據分析染色體SPSS 17.0統計學,用(x±s)表示計量數據,行t檢驗;用[n(%)]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如果總例數<40或最小的理論頻數<1,應選擇“確切概率法”;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X線和MSCT檢查的診斷準確率比較
50例患者中X線平片檢查出66處肋骨骨折,MSCT檢查和后處理顯示存在205處骨折,9例正常X線平片在MSCT上顯示存在14處肋骨骨折,8例X線平片上存在19處可疑骨折在MSCT檢查中8處得到確診,11處得以排除;MSCT檢查發現1例胸椎骨折,16例血氣胸,7例肺挫傷,肩胛骨骨折1例,MSCT對肋骨骨折、血氣胸及肺挫傷的檢出率明顯高于X線平片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同CT重建方式的檢查準確率比較
不同CT重建方式的檢查準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肋骨骨折在臨床骨科中屬常見病和多發病,導致肋骨骨折發生的主要原因為外力沖擊,其中最為常見的類型為單純性肋骨骨折,其次為單側多根多處骨折,而兩側肋骨骨折并不多見。當患者出現多發性肋骨骨折后,其很容易發生血氣胸,在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明確診斷后,需要盡快為其開展治療[4]。
由于機體肺和肋骨的密度差異較大,因此在對肋骨骨折進行診斷時,X線平片屬于常規以及首選方法。但胸部結構具備較多重疊,又由于肋骨呈現為半環狀,因此在進行X線平片拍攝時,大部分肋骨無法與膠片貼近,從而導致骨折部位的顯示受到影響,同時外傷的發生導致患者機體存在明顯疼痛和不同程度畸形,均會影響患者機體的配合度,從而導致診斷受到影響[5]。潘金萬等學者對疑似外傷性肋骨骨折患者研究中,分別開展X線片和CT三維重建檢查,結果顯示X線平片檢查中6例患者被漏診,經CT三維重建檢查顯示6例患者共存在肋骨骨折11處,同時4例X線檢查下無法得到確診的患者在接受CT三維重建后,肋骨骨折也得到確診[6]。該研究結果也顯示,9例正常X線平片在MSCT上顯示存在14處肋骨骨折,8例X線平片上存在19處可疑骨折在MSCT檢查中8處得到確診,證實了X線平片用于外傷性肋骨骨折診斷存在局限性,與前人研究報道相符。
螺旋CT三維重建圖像能夠得到直觀立體的觀察,對骨折發生的程度和方向進行清晰顯示,對纖細骨折的發生進行確定,從而使手術治療方式的制定有據可依。同時螺旋CT所具備的多種重建方式的后處理工作站,僅需將平臥數據輸入到工作站中,就能夠得到立體的骨關節結構影像,對骨折線所處的位置和數量進行直觀、準確的顯示,可有效防止漏診的發生[7]。MSCT常用重建方法主要包括SSD、MPR及VR,其中MPR是依靠容積掃描所獲取的數據對矢狀、冠狀或任意斜面,甚至是曲面所具備的二維圖像進行圖像重建,其可對肋骨所具備的曲度、骨折線走行和骨折移位情況進行高效顯示,可防止由于骨折線與X線束保持平行而無法被發現的缺點,并且能夠對軟組織改變進行有效顯示[8]。SSD屬于受檢者機體組織表面像素的數字模擬成像,通過將圖像中閾值范圍內所具備的像素開展等密度處理,從而全面顯示受檢者機體肋骨的立體全貌,但若無法對閾值進行合理選擇,則可能導致假陰性或假陽性骨折的出現[9]。由于SSD具備著逐層編輯功能,因此在對骨關節出現的骨折錯位進行顯示時,可發揮良好效果。MPR可對受檢者機體內肺野內和胸部軟組織所發生的改變進行顯示,若懷疑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胸痛、上肢活動受限、呼吸困難等情況,而X線片表現為陰性的患者,均為其開展MPR圖像重建。VR是依靠一投射線經由容積數據時全部像素的總和顯示,其依靠全部掃描信息進行圖像顯示,屬于較高形式的一種重建方式,同時能夠經由任意手工對層面進行選擇,任意方位開展旋轉和切割,從而使骨折部位的骨折線、移位和肋軟骨進行滿意顯示,其屬于常用的骨折后處理方法。
該研究結果顯示,50例患者中X線平片檢查出66處肋骨骨折,3例血氣胸,1例肺挫傷;MSCT檢查和后處理顯示存在205處骨折,16例血氣胸,7例肺挫傷,檢出率明顯高于X線平片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MSCT三維重建方式肋骨骨折檢出率優勢明顯。同時不同CT重建方式的檢查準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不同CT重建方式均可有效診斷肋骨骨折。黃景新等人回顧性分析也發現,在100例患者中X線平片檢查出肋骨骨折15處,血氣胸37例、肺挫傷68例,而MSCT發現肋骨骨折18處,血氣胸、肺挫傷各42、76例,MSCT診斷率明顯高于X線平片,與該文研究一致。
綜上所述,外傷性肋骨骨折診斷中MSCT的應用效果優于X線平片,臨床檢查過程中應將不同后處理方式進行適當結合,從而使診斷結果更為準確。
[參考文獻]
[1]? McAdams Timothy R,Deimel Jay F,Ferguson Jeff,et al. Chondral Rib Fractures in Professional American Football: Two Cases and Current Practice Patterns Among NFL Team Physicians[J]. Orthopaedic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16,4(2).
[2]? 張雷,臧海軍,龐國慶,等.高頻超聲與X線和CT三維成像在肋骨骨折診斷中的比較研究[J].河北醫藥,2018,40(3):437-439.
[3]? 袁強,夏學文,魏文洲,等.胸部X線片與多層螺旋CT診斷肋骨骨折漏診誤診分析[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7,18(3):185-187.
[4]? Blackburne William B,Waddell J Neil,Swain Michael V,et al.Biomechanical investigation of impact induced rib fractures of a porcine infant surrogate model[J].Journal of the mechan ical behavior of biomedical materials,2016,62(15):6-7.
[5]? 秦新潮,劉丹,李佳琦,等.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在肋骨骨折診斷及法醫臨床鑒定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6):1-3.
[6]? 潘金萬,闕松林,李棠華,等.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診斷創傷性肋骨骨折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25):108-110,113.
[7]? 亓燕,玄國慶,王義云.螺旋CT容積掃描方法診斷胸廓骨及肋骨骨折的價值探討[J].創傷外科雜志,2015,17(4):308-310.
[8]? 孫晶,李曉,趙濤,等.64層螺旋CT三維容積重建對肋骨骨折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3,21(2):121-123.
[9]? 姜梹.研究16層螺旋CT三維重建與DR平片對外傷性肋骨骨折的診斷價值[J].當代醫學,2019,25(4):128-130.
[10]? 黃景新,張玉超,黃偉玲,等.DR與64排螺旋CT在胸部外傷診斷中的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24):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