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房建工程而言,其施工質量不僅關系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同時還對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企業形象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對房建工程的施工質量加強管理和控制至關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本文通過多個角度對管理控制中的問題和解決措施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房建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控制
房建工程項目具有工序復雜、工期較長的特點,同時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更難實現施工質量的有效控制,但其施工質量直接影響著社會經濟以及人民財產和生命安全。因此施工質量加強管理成為不可忽視的重點研究內容,這項復雜而系統的工作需從施工前的準備工作開始,針對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嚴格的質量把控,同時使企業的管理實現規則化、制度化,對房建工程的安全和質量予以保障。
1、質量管理的基本原則
施工質量管理的基本原則主要有:效益原則、標準規范原則、科學合理原則。質量管理的重心應放在開拓市場、降低成本以及制造精品等方面,施工單位在經營活動中應杜絕不合理的開支和浪費,對資金做到精打細算;建立規范標準的施工秩序,對現場各施工環節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避免施工管理中出現隨意性和主觀性,使現場施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得到提高;質量管理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對現場施工作業流程和操作予以規范,使其滿足現代化建設生產的需要,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使設備、技術以及人員的作用和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2、施工質量管理中的問題
2.1質控體系
在房建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由于缺乏嚴密的監督控制體系,尤其針對不同工種以及工序之間,沒有嚴格的交接控制措施,造成了工序遺留的安全隱患不能及時得到處理,甚至施工人員對前道工序的存在的安全隱患故意隱瞞不報。
2.2人員素質
現在房建工程中的施工人員大多是農民工以及未經過專業培訓的工人,對于這部分人員來說,存在著良莠不齊的現象,隨著近年來大量的農村人口以及工人的涌入,造成了整體素質的下降。同時建筑企業對于施工隊伍的建設未予以重視,技術培訓缺乏,在房建工程項目建設中,有些施工人員缺乏相應的知識專業和技能能力,不能理解施工圖紙和設計的規范和要求,對于施工質量標準也無法進行有效的保障。
2.3施工材料
房建工程中所需要大量的施工材料,并且種類繁多,同時長時間的施工過程中,材料情況也會出現變動,因此項目材料的充足是保障項目順利實施的前提,同時保證材料的質量符合相關的施工標準和設計要求。
3、管理質量提高的有效措施
3.1管理制度完善
施工管理得以保障的前提是構建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同時提高對施工管理的重視度,將其作為企業發展基礎性的工作重點,通過國家相關的規范和標準,和自身特點以及現場施工情況相結合,對施工管理制度予以明確,制定出相關的施工標準和要求,并確保管理制度地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項目實施中,需要嚴格按照制度規范執行,并建立相應的獎懲和責任人制度,將責任進行細化,并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使管理者的責任意識提高。
3.2優化原則和材料管理
施工質量管理中的優化原則主要針對經濟效益和規范標準化。在施工管理中要避免對施工質量或施工進度的過分追求,而造成對市場和成本的忽視,避免出現片面的進度觀和生產觀,要將重點放在投入控制、精品建設以及市場拓展等方面,通過合理的規劃,使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的目標得以實現,因此必須對不合理的開支和浪費予以杜絕和避免;在質量管理中要堅持規范化和標準化作業,使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都得到有效提高,同時保證現場作業流程的科學性。
3.3科學設計、合理布局
現場施工進度通過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和設計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是質量保障的基礎和前提。針對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和工序,通過對其技術難點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相應的施工方案和組織計劃,對資源配置和施工平面布局進行合理科學的指導,使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得到有效保證;施工平面圖應根據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以及施工組織計劃進行合理布置,比如固定式吊塔、垂直機械設備、施工電梯等,和施工現場的工程高度、施工機械負荷能力、平面形狀、施工材料等具體情況相結合進行科學的布置;對倉庫攪拌站構建和材料堆場的位置根據施工情況進行確定,比如攪拌站的位置設置在垂直運輸機械的工作幅度之內,通常遵循二次搬運少、施工安全以及運輸距離短的基本原則;對運輸路線、現場道路以及運輸道路進行合理規劃,以滿足消防以及構件運輸的要求,同時還應按根據施工現場地形對道路兩側的排水溝進行合理設置。
3.4監控管理加強
在項目進行招投標的階段,就應將質量管理和項目相關內容結合起來,在設計圖紙會審過程中,要對其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核,同時還要對其施工管進展予以監測。另外,對施工過程中所需要的半成品、原材料以及成品的質量也應加強控制,對進入施工現場的實物材料質量以及規格、型號、性能等進行檢查,確保其符合相關的設計要求;對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深度工程項目等進行監控管理,確保其施工過程符合相關的規范和要求,一旦出現錯漏或疏忽,必須及時予以修正;根據施工項目的經濟條件和具體情況,可進行相關遠程監控系統的安裝,通過現代化的信息電子技術,是現場施工管理質量得到提高;針對工程項目中容易出現錯漏的薄弱環節以及工程中的核心部位應加強監督和管理,使現場管理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和保證。
4、各階段的管理策略
4.1工程前準備階段
施工前通過建立工程質量管理的制度和相關組織機構對施工質量予以保障,由項目負責人帶頭,將試驗員、質檢員、施工現場管理人員以及材料管理人員共同組建質量管理小組,對質量管理方針、管理目標、管理控制要點以及具體管理方案時行編制;對施工現場應進行相應地地質勘察,為施工力量和施工技術的合理安排提供可靠重要的依據;建立對施工環節施工質量的科學評審體系,對項目的質量管理起到全面的指導作用;根據施工現場的綜合情況對房建工程進行合理的設計,通過對各類文件的評審和參閱,確定最終的優質施工方案;在施工圖紙的設計環節,通過參與研討和技術交底的審核,對設計中的疏漏、矛盾等問題進行解決,使工程質量管理能夠順利進行;根據施工現場條件、施工難易度、施工特點、施工圖紙、施工文件等進行施工組織,同時要對施工順序、施工進度以及施工流向進行合理設計,其次要保證房建工程項目的質量高、工期短、效益高以及成本低;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專業培訓,同時不斷挖掘,內部的管理人才,持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在招投標階段,施工單位的資質審查予以加強,包括技術力量、人員素質、社會信譽、施工業績等,以確保其有能力對房建工程項目的工程質量予以保障;對于招投標項目設定合理的工程標底金額,杜絕任何影響工程質量的現象出現;最后對于中標的施工單位要進行綜合實力的考察,對投標單位的經濟實力、技術力量以及工程業績等進行詳細分析,確保其實際能力與資質相符。
4.2施工階段
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確定監理單位或制定科學的監理制度,使監理的各項監督職能在質量管理中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使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得到提升,同時工程監理合同內容以及施工項目要求共同作為管理根本,對工程質量進行有效地管控。
針對施工單位的工程質量和投資成本,應從經營、技術、管理等幾個層面進行監管。應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對工程管理的順利實施予以保障,按照監理合同,應從材料、方法、人員、機械等幾個角度對項目施工進行控制;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半成品和原材料的質量檢查工作以及管理過程中的審核交接手續制定相關的預案。對于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相關質檢人員和管理人員應對按照三檢程序進行審查,同時通過先進的手段和質檢方法,對半成品和原材料進行精確的檢驗審核;在一個施工環節完成之后,相關負責人需要簽字驗收才能進入下一個施工環節,可以使完成施工環節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被及時發現并有效解決,讓損失得到有效降低。
4.3竣工階段
質量管理的最后一個環節便是竣工驗收,在驗收階段,施工單位和相關檢測單位,對房建工程進行全面的審核檢測,確保施工結果達到施工規范和要求。質量管理部門對工程質量應嚴格把關,對于工程質量上存在的問題,和施工單位進行協商溝通,保證其能夠及時全面地處理,使房建工程項目的質量能夠順利通過最終的驗收審核。
結語:
房建工程的施工質量不僅影響著工程的業績,同時也對人們的生活質量、財產安全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施工單位要對施工質量與重視,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的施工質量管理和控制,同時加強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和質量安全意識,在質量管理中面對復雜和艱巨的質量管理問題,應認真細致地予以解決和處理,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提高,企業的良好信譽得以樹立,同時也對房建工程的優質項目起到良好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濤.房建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3(2):91-92.
[2]施招宏.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管理與控制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4(8):59-59.
[3]徐平輝.房建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6(5):107-108.
[4]謝繼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研究[J].企業導報,2012(4):62-62.
作者簡介:
杜朝暉,江西豐礦集團有限公司,江西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