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紅
【摘 要】目的:了解互聯網+延續護理服務對產婦、新生兒健康的影響。方法:2019年4月-2019年6月我院分娩的產婦80例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導,觀察組出院后給予3次(出院后第二天、第四天、第六天)延續上門服務,比較兩組產婦自護能力和家屬對新生兒的護理能力。結果:第一次進行互聯網+延續護理時,新生兒和產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護理問題(僅有10%的產婦成功純母乳喂養,5%的產婦及家屬進行新生兒撫觸),第二次上門服務時成功純母乳喂養率高達70%,新生兒沐浴、撫觸率達90%,第三次上門服務產婦自護能力明顯提高,對新生兒護理掌握良好。結論:互聯網+延續護理服務可及時發現母嬰在家的護理問題,降低產褥感染和新生兒發病率,提高產婦自護能力和純母乳喂養率,有利于整體護理的深入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延續護理服務;產婦;自護能力;母乳喂養;新生兒家庭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2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4-020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4.100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患者平均住院的時間縮短,尤其是產科病人,在結束分娩后72h無異常大多就會出院,這時雖然分娩問題解決了,但母嬰出院后仍需護理,包括提高照顧新生兒的家庭成員正確護理技能如沐浴方式、眼部護理、臍部護理、臀部護理等以及指導母親正確的哺乳方法,并解答護理過程中的各種疑問。順應《關于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及試點方案的發布,我院于2019年4月組織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開展延續護理服務,通過建立“互聯網+延續護理服務”平臺,組建專科團隊,確立上門服務項目,對出院后產婦實施“互聯網+延續護理”服務,臨床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4月-2019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產婦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產婦年齡在25~43歲之間,均為足月產,其中自然分娩45例、占56%、剖宮產35例、占44%。每組均對產婦及家屬進行常規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導,觀察組出院后進行3次(出院后第二天、第四天、第六天)延續上門服務,檢查產婦乳房、會陰、傷口,觀察新生兒健康狀況,進行新生兒沐浴、撫觸、臍部護理,黃疸的測定、指導母乳喂養和產后活動。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產婦及家屬均接受出院時常規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導,即由責任護士根據本科室制定的出院指導當面宣教,并發放資料,內容包括母乳喂養技巧、新生兒常規護理、黃疸觀察、新生兒沐浴、撫觸方法、臍部護理,并告知產后42天來院復查。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互聯網+延續護理”服務。
(1)建立延續性護理服務團隊團隊中設隊長1名,輔導員1名,分別由科室護士長、資深專科護士擔任,團員設置4-5名,由專科護士組成,隊長和輔導員負責制定延續性護理服務的內容和流程,并對全體隊員進行培訓,提升服務能力,同時輔導員還需要負責質量控制工作。
(2)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在產婦出院后第二天、第四天、第六天進行互聯網+延續上門服務,即由產婦或家屬通過我院微信公眾號平臺下單,由我科延續護理服務團隊中取得上門服務資質的護士進行延續上門服務,檢查產婦乳房、會陰、傷口,觀察新生兒健康狀況,進行新生兒沐浴、撫觸、臍部護理,黃疸的測定、指導母乳喂養和產后活動,并通過微信平臺適時解答在家庭護理中提出的問題。
1.2.3 評價指標
純母乳喂養成功率,新生兒沐浴、撫觸、臍部護理掌握率,產婦自護能力,產婦及家屬的滿意度。對每組家庭進行問卷調查,運用統計學工具進行分析比照。
1.2.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1)第一次進行互聯網+延續護理時,新生兒和產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護理問題(僅有10%的產婦成功純母乳喂養,5%的產婦及家屬進行新生兒撫觸、臍部護理),通過互聯網+延續上門護理服務,解決了產婦、新生兒在家存在的護理問題,第二次上門服務時成功純母乳喂養率高達70%,,新生兒沐浴、撫觸、臍部護理率達90%,第三次上門服務產婦自護能力明顯提高,及家屬均對新生兒護理常規掌握良好。
(2)將兩組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比較:純母乳喂養成功率,新生兒沐浴、撫觸、臍部護理掌握率,產婦自護能力,產婦及家屬滿意度,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純母乳喂養成功率高于對照組30%。
(3)通過延續護理服務減少住院天數,減輕了患者經濟負擔。同時也減輕了醫院內醫生護士的工作量。但互聯網+延續護理服務模式,讓患者在家也可以享有醫護面對面的指導和照護,解決產褥期產婦恢復過程中和新生兒護理過程中遇到的疑問,對產婦康復模式給與正確的指導,提高了產婦的自護能力,從而提高醫院的延續護理質量。觀察組產婦及家屬的滿意度經過問卷調查達到100%,比對照組80%高20%,也讓科室的優質護理服務得到了提升。
3 討論
(1)互聯網+護理服務模式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促進醫院發展的基礎,互聯網將醫院窗口延伸到手機終端,優化就醫流程,讓患者體驗更加便捷、智能、人性化。提高了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
(2)通過互聯網+延續護理服務模式,幫助患者解決在出院后康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增加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3)延續性護理服務模式將護理延伸到家庭,可以保證患者所接受保健服務的連續性和協調性,并且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有利于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復,提高生活質量。
通過研究發現,兩組患者純母乳喂養成功率,新生兒沐浴、撫觸、臍部護理掌握率,產婦自護能力,產婦及家屬滿意度等方面,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純母乳喂養成功率高于對照組30%,這就說明在產婦出院之后對其實施延續護理服務可以有效地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和對院外護理的滿意度。
(4)本研究表明新生兒出院后延續家庭護理能及時發現、解決婦兒出院后遇到的各種問題,避免了從醫院過渡到家庭的脫節,使得新生兒出院后仍然能得到專業的護理。
(5)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實施互聯網+護理服務后,應及時在新生兒出院后了解并指導新生兒居家護理情況,糾正新生兒出院后主要照顧者不正確的護理方式,保證了新生兒護理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肖艾青,謝鑑輝,張榕,沈萍,朱麗輝.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新生兒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護理雜志,2016,22(7):900-903.
[2]霍然,周衛陽,吳震云,陳學麗.延續護理對產婦產后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6):1237-1241.
[3]錢多,徐旭娟,范琳琳,趙小燕,陳宏林,張鳳.專科延續性護理對提高病人生活質量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4,28(7):2436-2437.
[4]蘇艷桃,袁小靜,房春花,廖振花.延續性護理服務模式在高齡產婦護理中的實施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6,6(15):129-131.
[5]陳璐,奚興,Janet Sit.三級醫院延續性護理服務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理學雜志,2015,30(10):94-97.
[6]陸美華,李麗娟,劉彥.互聯網+婦產科醫師多點執業平臺建設相關技術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7,7(12):229-231.
[7]王倩.延續性護理研究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56-58.
[8]許美麗,王申.國內外延續性護理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19):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