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媛



[摘要] 目的 研究吞咽障礙評估引導營養支持護理對腦卒中后患者恢復的影響,為患者的恢復提供臨床指導。方法 選取某院2018年1~12月期間接診的60例腦卒中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營養支持護理措施實施干預,研究組采用吞咽障礙評估引導營養支持護理實施干預。干預后,檢測兩組患者的血清總蛋白、血清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等含量,并對兩組患者吞咽障礙恢復情況、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狀況進行記錄分析。 結果 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血清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紅蛋白含量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1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3.3%,(P<0.05)。 結論 吞咽障礙評估引導營養支持護理能明顯改善腦卒中后患者恢復狀況,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廣泛應用。
[關鍵詞] 吞咽障礙;營養支持;腦卒中;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4?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20-0150-03
Effect of nutritional support care guided by dysphagia assessment on recovery of patients after stroke
HUANG Yuan
Third Ward of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tritional support care guided by dysphagia assessment on the recovery of post-stroke patients and to provide clinical guidance for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Methods 60 post-stroke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in a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tritional support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study group used dysphagia assessment to gui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tritional support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the intervention, serum total protein, serum myoglobin, serum albumin and other levels of two groups were measured, and the recovery of dysphagia,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6.7% in the study group and 63.3%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Serum total protein, serum albumin and serum hemoglobin level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1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33.3%), (P<0.05). Conclusion Nutritional support care guided by dysphagia assess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fter stroke, shorte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t is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
[Key words] Dysphagia; Nutritional support; Stroke; Nursing
臨床研究顯示,腦卒中疾病中伴有吞咽障礙的患者高達30%~60%[1]。吞咽障礙患者輕則伴有難吞、誤吞等臨床表現,重則可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甚至多重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從而影響患者卒中后的有效康復[2]。目前臨床上對于腦卒中患者伴有吞咽障礙情況尚沒有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只能通過營養護理進行間接的輔助治療,故對伴有吞咽障礙的腦卒中疾病的營養支持護理研究顯得極為重要。本文通過對吞咽障礙評估和營養支持護理的研究,旨在發現更有效的護理模式從而促進患者的康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某院2018年1~12月期間接診的60例腦卒中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符合某院倫理委員會的規定,且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屬的同意下進行。納入標準:(1)經檢查被確診為腦卒中,均符合我國腦血管疾病協會的腦卒中診斷標準[3]且伴有吞咽障礙癥狀者;(2)意識清醒,能正常交流且配合度較高者。排除標準:(1)需要復雜的全面監測和處理的嚴重心肺疾病者;(2)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或衰竭者;(3)有顯著呼吸系統疾病者,最近上呼吸道感染有明顯發熱、喘息、鼻塞和咳嗽等;(4)有精神病史者。對照組中男13例,女17例,年齡45~68歲,平均(58.2±4.3)歲,病程1~5 d,平均(3.8±0.7)d;研究組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44~67歲,平均(57.6±3.9)歲,病程1.5~7 d,平均(4.1±1.3)d。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組? 采用吞咽障礙評估引導營養支持護理實施干預,具體為:(1)吞咽障礙狀況評估及護理:首先,對患者進行吞咽障礙評估。具體包括患者的進食狀態、進食姿勢以及呼吸配合等,密切關注患者在進食期間有無咳嗽、誤吸等情況的發生,期間給予患者用餐的護理指導。若通過該方法無法確定患者有吞咽障礙時,可以采用熒光影像直視檢查法進行評估,對于確定有吞咽障礙的患者予以相應的護理干預。(2)營養支持及護理干預:結合吞咽障礙評估狀況,給予患者個性化的營養支持及護理干預。所有患者營養支持的時間均根據其吞咽障礙的程度予以確定,其中重度吞咽障礙的患者需營養支持20 d,中度吞咽障礙的患者需營養支持15 d,輕度吞咽障礙的患者需營養支持10 d。對于吞咽障礙患者,初期給予患者服用500 mL的能全力腸內營養混懸液(紐迪希亞制藥,國藥準字H20010284,1.0 Kcal/mL 500 mL),后期每天按照前1 d 20%的劑量予以增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直至加量到(1000~1500)mL/d。期間,密切關注患者用餐時表現,對于出現嗆咳狀況的患者,應予以護理干預,并向上級醫師進行反饋,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3)全程健康宣教及心理支持:在對吞咽障礙患者營養支持全程中,向患者講解營養支持的重要性及其恢復狀況,密切關注患者心理狀況,加強護患溝通。對產生恐懼、憂慮等心理的患者,展開積極的溝通和心理支持。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使其重獲康復的信心,并對其家人進行相關護理措施的宣導,使其家屬配合醫院做好治療護理工作。
1.2.2 對照組? 采用常規營養支持護理措施實施干預,具體為:初期通過胃管將蔬菜汁、果汁、牛奶等流食注入,開始同樣為500 mL/d,后期每天同樣按照前1 d 20%的劑量予以增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直至加量到(1500~2000)mL/d。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營養支持效果并予以對比。在治療后檢測兩組患者的血清總蛋白(TSP)、血清血紅蛋白(SH)、血清白蛋白(SA)等含量,以及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吞咽障礙恢復情況和住院時間等,并對其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1.4評價標準
采用洼田飲水試驗方法[4]對吞咽障礙恢復情況進行評估。若30 mL水患者可以一次性喝完,且沒有咳嗽或者停頓現象,即為顯效;若30 mL水患者分2次喝完,且沒有咳嗽或者停頓現象,即為有效;若30 mL水患者無法喝完,且伴有咳嗽或者停頓現象,即為無效。其中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吞咽障礙恢復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營養指標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血清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紅蛋白含量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住院時間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均有壓瘡、感染、電解質紊亂等并發癥的發生,其中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7.57±1.19)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8.94±1.04)d(P<0.05)。見表3。
3討論
腦卒中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以及致死率高等特點,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影響[5,6]。而在腦卒中患者患病期間,常會伴有吞咽障礙等并發癥的發生,對于患者正常進食、營養攝入有嚴重的影響,從而使得患者免疫力下降,不利于患者后期的有效康復[7,8]。
相關研究表明,臨床上對于腦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礙問題尚沒有明確的藥物治療方法,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更傾向于通過營養干預護理模式來取得臨床療效[9]。目前在臨床上大多數患者采用腸外營養支持的護理方案進行護理,但該護理方案常伴有高的并發癥發生率,給患者帶來了額外的傷痛,且由于腦卒中患者處于應激狀態,蛋白合成受到影響,代謝速度加快,故常規的營養支持無法抑制蛋白質的代謝失衡,護理方案不太理想[10,11]。而目前在臨床上仍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營養干預護理方案,所以找到一種合理的營養支持護理方案對于患者的后期康復顯得尤為重要[12,13]。
相關研究表明[14],對于伴有吞咽障礙的腦卒中患者,在進行營養支持護理治療中,應盡量減少其蛋白質的丟失,抑制蛋白質高分解、高代謝,可以有助于患者順利進入蛋白質合成期,幫助患者術后的有效恢復。有學者表明[15],盡早給患者予以腸內營養支持,可以更早的為患者提供必需的營養物質,同時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進一步改善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此外,在對患者進行營養支持治療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及恢復狀況,展開積極的護理干預。多項研究顯示,對于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營養支持過程中,給予積極的護理支持,能明顯改善患者的恢復狀況。本研究在營養支持過程中,首先對患者吞咽障礙狀況進行評估,進而制定個性化的營養支持防范,全程健康宣教及心理支持,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恢復狀況。
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吞咽障礙評估引導營養支持護理實施干預的患者,體內血清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紅蛋白含量均明顯高于采用常規營養支持護理措施實施干預的患者,住院時間也明顯短于采用常規營養支持護理措施干預的患者,且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3.3%,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3.3%。
綜上所述,吞咽障礙評估引導營養支持護理能明顯改善腦卒中后患者營養狀況,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凌衛仙,歐小凡. 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評估和營養支持護理體會[J]. 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2):1126-1128.
[2] 肖衛紅,吳碧玉. 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康復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7,23(7):783-787.
[3] 廖喜琳,鐘美容,蔡超群. 標準吞咽功能評估及預見性護理對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康復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8):2036-2038.
[4] 程謙濤,王麗君,李明超,等. 不同床邊吞咽功能評估方法對腦卒中伴吞咽障礙患者吸入性肺炎及營養狀況的影響[J]. 中國全科醫學,2012,15(24):2815-2817.
[5] 張麗華,姚凱鋒,夏陳云. 優質營養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療效觀察及對其生活質量影響[J].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7,22(1):119-121.
[6] 彭亞利. 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評估與營養支持的護理配合[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志,2014,17(11):128-129.
[7] 王雪菲. 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評估和營養支持護理體會[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2):123-125.
[8] 武文娟,畢霞,宋磊,等. 洼田飲水試驗在急性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36(7):1049-1053.
[9] 王曉燕. 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腸內營養支持護理現狀[J]. 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刊),2013,42(1):39-40.
[10] 王玉瑩,呂雪洋,徐艷,等. 綜合康復訓練護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現代醫生,2019, 57(9):160-163.
[11] 柏慧華,姚秋近,祝曉娟,等. 腦出血患者術后早期吞咽障礙篩查及康復護理[J]. 中華護理雜志,2013,48(4):299-301.
[12] 朱穎. 腦卒中不同程度吞咽障礙的系統化飲食護理[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4):126-127.
[13] 張利霞. 腦卒中后吞咽困難患者早期腸內營養護理體會[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志,2018,3(42):131-140.
[14] 戴克銀,彭曉林. 老年腦卒中伴吞咽障礙患者營養干預效果及預后影響因素[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6):1286-1288.
[15] 范雋韻,單廷,葛婷婷,等. 腦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礙的老年病人序貫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的研究[J]. 腸外與腸內營養,2016,23(5):29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