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冬梅 石瑩 周亞茹 孫赫 董航


【摘要】 目的 研究舒肝解郁膠囊配合心理治療對老年抑郁與焦慮共病患者的臨床價值。
方法 140例老年抑郁與焦慮共病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7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舒肝解郁膠囊治療, 觀察組患者給予舒肝解郁膠囊聯合心理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焦慮與抑郁評分、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8.57%, 高于對照組的87.1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患者焦慮與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焦慮與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9%, 低于對照組的18.5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抑郁與焦慮共病患者實施舒肝解郁膠囊配合心理治療臨床價值高, 能夠提高患者治療的主動性和依從性, 使患者保持正常的心理接受治療與護理, 減少機體不良反應的發生, 安全性高。
【關鍵詞】 心理治療;舒肝解郁膠囊;老年;抑郁與焦慮共病;臨床研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0.042
老年人是抑郁與焦慮狀態的高發人群, 其疾病的發生多與精神心理狀態有所關聯。我國中藥治療有著悠久的歷史, 其優勢為醫療費用低, 可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1]。所以, 本文針對老年抑郁與焦慮共病患者應用中藥舒肝解郁膠囊聯合心理治療, 觀察臨床價值,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抽選本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140例老年抑郁與焦慮共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7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2例,
女38例;年齡60~84歲, 平均年齡(72.67±4.55)歲。觀察組患者中男31例, 女39例;年齡61~85歲, 平均年齡(72.71±4.5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給予舒肝解郁膠囊治療,?0.72 g/次, 2次/d, 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調整藥物劑量。
1. 2. 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給予舒肝解郁膠囊聯合心理治療, 疏肝解郁膠囊用法用量同對照組, 由醫院心理治療師對患者實施心理治療, 治療時間40 min/次, 1次/周。具體內容如下。①心理治療師與患者建立治療關系, 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 產生彼此信任感, 拉近彼此距離。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通過靈活的手段, 如多媒體播放、健康資料等途徑為家屬和患者普及有關疾病方面的醫學知識, 讓患者知曉心理治療和積極參與的意義。③指導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加強心理疏導, 對患者的心情表示理解, 站在患者的角度為其考慮, 對患者的訴說認真傾聽, 讓患者將情緒發泄出來。④采取認知行為治療, 讓患者正視自我疾病, 學會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宣泄, 提高戰勝病魔的信心, 讓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的操作, 從而有助于疾病的康復。⑤建立家庭支持系統, 動員親友多和患者溝通, 并鼓勵患者和患者之間多做交流, 以減輕患者的孤獨感, 從而更加積極的適應社會。⑥予以音樂放松療法, 布置一間光線適宜且配備齊全的音樂室, 選取活潑、輕快、有較強節奏感的樂器讓其傾聽, 促進其心情愉悅;或選擇輕緩的音樂, 指導其閉上雙眼傾聽, 并引導其放松身心。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焦慮與抑郁評分、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治療與護理依從性明顯提高, 心電圖、血常規等基本指標正常, 精神狀態良好, 家屬對此次治療非常滿意;有效:患者治療與護理依從性有所提高, 心電圖、血常規等基本指標接近正常, 精神狀態一般, 家屬對此次治療滿意;無效:患者治療與護理依從性無任何改善, 心電圖、血常規等基本指標無好轉, 精神狀態差, 家屬對此次治療非常不滿意。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應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與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焦慮與抑郁狀態進行評價比較。觀察治療過程中, 患者是否有厭食、頭暈、出汗等不良反應的發生。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顯效16例(22.86%), 有效45例(64.29%), 無效9例(12.86%), 總有效率為87.14%;觀察組顯效26例(37.14%), 有效43例(61.43%), 無效1例(1.43%), 總有效率為98.57%。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對照組治療前焦慮評分為(23.56±3.21)分, 抑郁評分為(22.72±3.61)分;治療后焦慮評分為(14.69±1.68)分, 抑郁評分為(11.65±1.25)分;觀察組治療前焦慮評分為(21.72±2.31)分, 抑郁評分為(23.51±2.33)分;治療后焦慮評分為(10.02±1.23)分, 抑郁評分為(8.41±1.15)分。治療前, 兩組患者焦慮與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焦慮與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發生厭食5例(7.14%), 頭暈4例(5.71%), 出汗4例(5.71%),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57%;觀察組患者發生厭食1例(1.43%), 頭暈1例(1.43%), 出汗1例(1.43%),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9%。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抑郁癥與焦慮癥是臨床中高發疾病, 兩種病癥之間會相互影響, 已經成為老年患者的一種心理精神疾病。老年抑郁與焦慮共病患者治療有一定難度, 患者配合度差, 單獨應用藥物治療整體治療效果并不理想, 而且老年患者存在很多基礎疾病, 這導致其自殺率呈遞增模式[2]。
舒肝解郁膠囊是由刺五加、金絲桃為主要重要成分的中藥制劑, 有利于機體吸收, 而且對機體所產生的毒副作用小, 治療效果獲得患者認可。雖然此藥物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 但是若不對其開展心理治療, 患者不按時按量服用藥物仍會影響質量效果[3-6]。所以, 對老年抑郁與焦慮共病患者實施心理治療有著重要意義。心理治療師了解患者心理情緒根源, 從而開展針對性疏通與指導, 讓其釋放情緒, 患者信任心理治療師, 從而積極配合相關治療。此外, 護理人員配合心理治療師進行相關教育與指導, 以及家屬對患者的陪伴, 可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 從而縮短治療時間, 提高預后效果[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8.57%, 高于對照組的87.1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患者焦慮與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焦慮與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9%, 低于對照組的18.5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更加證明了應用舒肝解郁膠囊聯合心理治療的優勢性, 藥物可改善患者機體5-羥色胺濃度, 提升甲腎上腺素與多巴胺指標水平, 提高其免疫能力。而心理治療可改變患者的不合理認知, 快速消除內心負性情緒, 還可促進患者按時按量服用藥物, 提高其治療依從性與治療和護理配合度, 從而縮短治療時間, 保證其生活質量[8]。
綜上所述, 對老年抑郁與焦慮共病患者實施舒肝解郁膠囊配合心理治療臨床價值高, 能夠提高患者治療主動性和依從性, 保持正常心理接受治療與護理, 減少機體不良反應的發生, 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 季建林. 老年抑郁障礙的診治進展. 實用老年醫學, 2015, 27(9):774-776.
[2] 何洪程, 王增信, 王建芳, 等. 老年焦慮抑郁障礙共病54例臨床研究. 精神醫學雜志, 2013, 26(4):295-297.
[3] 孫玉紅, 李秀萍, 高穎. 支持性心理干預對老年抑郁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4, 28(18):1855-1856.
[4] 朱毅平, 楊勝良, 金學敏. 舒肝解郁膠囊治療老年抑郁與焦慮共病的研究. 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3, 31(7):1691-1693.
[5] 蔣愛云, 蔡巧樂. 舒肝解郁膠囊聯合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老年抑郁與焦慮共病的研究.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 2017, 37(9):78-79.
[6] 賀國麗. 舒肝解郁膠囊聯合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老年抑郁與焦慮共病的效果. 河南醫學研究, 2018, 27(8):105-107.
[7] 吳振玲, 喬霞. 心理干預對老年抑郁癥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社會功能的影響.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3, 21(8):1227-1229.
[8] 黃玲, 陳路佳, 劉立立, 等. 舒肝解郁膠囊治療輕、中度抑郁的療效與安全性的系統評價. 中國藥房, 2016, 24(32):3043-3046.
[收稿日期:201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