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貴 方大鳳 加鎖鎖
全年一次性獎金是指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扣繳義務人根據其全年經濟效益和對雇員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雇員發放的一次性獎金。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叫年終獎,但不限于年終發放,可以是一年發放一次的綜合性獎金。2018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個稅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隨后,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規定個人年終獎按照新的月度稅率表,單獨計算納稅。由于年終獎稅率表的變動,年終獎的籌劃點及無效區間和低效區間也相應的進行變動,需要進行新的年終獎籌劃。依據政策,年終獎既可以單獨計算納稅,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那么,如何合理籌劃年終獎,掌握薪酬籌劃策略,讓年終獎更多的發放到員工手里,這是薪酬管理人員需要掌握的實際技能。
一、年終獎個稅的納稅臨界點的產生原因
為什么年終獎存在納稅臨界點?依據財稅〔2018〕164號文件,如果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情況下,年終獎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年終獎按月換算后的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因為年終獎個稅按階梯級次繳納。又因為實際操作中,為了簡便采用了數算扣除數,就出現了常說的年終獎的“坑”或“雷區”。即年終獎在臨界點存在“發得越多,拿得越少”的現象。例如:年終獎分別是36,000元,36,001元;分別應納稅36,000×3%-0=1,080元,36,001×10%-210=3,390元,前后相差了2,310元。如果按階梯個稅稅率計算36,001元年終獎個稅=(36,001- 36,000)×10%+1,080=1080.1元。為什么會出現“年終獎多發一塊,到手少拿好幾千、幾萬”的現象?因為年終獎是按月除以12之后對應相應的稅率計稅,然后用年終獎去乘以稅率,應納稅所得額的總數沒有變,但是速算扣除數只扣了1個月,而沒有扣除12月。接著前面的例子,如果年終獎速算扣除數也按月扣12個月,36,000元和36001元年終獎個稅結果則分別應納稅:36,000×3%-0×12=1,080元,36,001×10%-210×12=1080.1元,前后相差僅0.1元,而這0.1元恰恰就是按階梯個稅稅率計算36,001元年終獎比36,000元年終獎的個稅多的0.1元。
二、新個稅年終獎的無效區間和低效區間的籌劃
1.新個稅年終獎的無效區間的籌劃。年終獎為什么要籌劃?因為在任何兩個級數相鄰的臨界點之間,年終獎數額越高,實際得到金額就越高。通過籌劃盡量避開年終獎的納稅臨界點,也就是避開“坑”或“雷區”,合法避稅,讓員工獲得更多實際收入。
兩個臨界點之間可能存在一個點,剛好增加的年終獎等于稅收數額,這個點在此稱之為無效點,無效點至臨界點之前的區間就是無效區間。無效區間內年終獎數額從負增長到零。如何計算個稅年終獎的籌劃點?可以設下一級數稅率的稅后收入與前一級數的稅后收入相同時的年終獎為Y(元),則:
Y-(Y×下一級稅率-下一級稅率速算扣除數)=上一級上限稅后數額
例如:第1級數上限36,000到第2級數[36,000—14,000]的無效點的籌劃。
Y-(Y×10%-210) =36000×(1-3%)-0
Y=[36000×(1-3%)+0-210]/(1-10%)
Y=38566.67
當年終獎為38566.67元時,為第2級的無效點,[36,000—38,566.67]即為無效區間。同理可以籌劃第2級數到第3級數的無效點,……,第6級數到第7級數的無效點及相應的無效區間。并且從臨界點到無效點就構成了各級數的無效區間即[36,000—38,566.67][144,000—160,500][300,000—318,333.33][420,000—447,500][660,000—706,538.46][960,000—1120,000]。無效區間內,年終獎的稅后增長數額從負數往零增長。
2.新個稅年終獎的低效區間的籌劃。兩個臨界點之間還可能存在一個點,剛好增加年終獎的一半(50%)等于稅收數額,這個點在此稱之為低效點,低效點與無效點之間的區間就是低效區間。低效區間內年終獎數額從零到正增長。如何計算個稅年終獎的低效點?可以設增加的年終獎的一半(50%)等于稅收數額的年終獎為Y,則:(下轉第131頁)
(上接第115頁) Y-(Y×下一級稅率-下一級稅率速算扣除數)-上一級上限稅后數額=(Y-上一級上限)×50%
例如:籌劃第1級數臨界點36,000到第2級數[36,000—14,000]的低效點的籌劃。
Y-(Y×10%-210)- (36,000×3%-0)=(Y-36,000)×50%
Y-(Y×10%-210)- 34,920=(Y-36,000)×50%
Y=41,775
當年終獎為41,775元時,為第2級的低效點,[38,566.67—41,775]即為無效區間。
同理可以籌劃第2級數到第3級數的低效點,……,第6級數到第7級數的低效點。并且從臨界點到低效點就構成了各級數的低效區間即:[38,566.67 三、新的年終獎的籌劃策略 1.年終獎避開臨界點及避稅區間。薪酬管理人員在年終獎核算過程中,記著需要規避的臨界點,不要出現“多發一塊錢,少拿幾千或幾萬”的現象;無效區間也就是薪酬管理人員可以操作的避稅區間,故盡量把年終獎核算在臨界點至籌劃點之間的避稅區間之外,不要讓員工多發了獎金,而實際拿得不多的現象;盡量把年終獎核算在高效區間,讓員工多發了獎金,而實際也拿得多。 2.年終獎籌劃合理的發放方式。年終獎可以單獨計算年終獎個稅,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新個稅實行5,000元起征點,另外有“專項附加扣除”,按“本月累計預扣預繳”,這樣每個員工的實際免征點最低的可能是5,000元,最高的近10,000元。這就導致年終獎并入月收入計稅扣稅少,還是年終獎單獨計稅扣稅少,每個員工的情況就不同了;個稅優惠是否真的優惠,就需要進行綜合評估測試。如何進行月薪、年終獎的合理分配,籌劃每個員工的年終獎的發放方式,這是薪酬管理人員面臨的新技術問題,所以薪酬管理人員就比以前要考慮得多了。依據財稅〔2018〕164號文件,自2022年1月1日起,年終獎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個稅。故也就近3年需要糾結年終獎的發放問題,之后年終獎的那些“坑”就自然不存在了。 (作者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