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黑一雄的小說中常常會傳達出一種具有普世經驗的主題,傳遞出一種全人類共有的情感經驗。通過對精神理論的研究,從個人層面、家庭層面和社會層面對石黑一雄小說中精神生態危機進行分析,總結出作者通過對不可靠敘事、超現實主義手法、偵探小說等敘事方法的運用,表現出主人公被往事糾纏的困境,以文學的形式描述人類精神生態的危機。
關鍵詞:石黑一雄 小說 精神生態 危機
石黑一雄的作品不受文化背景限制,受到了各個國家讀者的喜愛。之后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為他在世界文壇奠定了地位。石黑一雄對人類精神世界的體悟與他個人的生活體驗以及其生活的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石黑一雄童年時期,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對他的陪伴少之又少,導致他親情缺失,過早地體會到了孤獨。之后,父母的移民使得他又被迫離開了自己的故鄉,長期處在尷尬的身份。外界的環境也對他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二戰后,在廢墟上重建家園的人們受到了嚴重的精神創傷,緊跟著復蘇的經濟及文化在復雜的環境中快速發展,不斷沖擊人們原本的價值觀念,導致拜金主義盛行。而戰爭后的思想解放,給當時人們的精神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石黑一雄就是在這樣一個極其復雜的背景下,感受到了人類精神生態的危機。
一、個人層面的精神生態危機
精神生態危機會使人的心理產生無法逆轉的變化,改變人們的記憶、自我認知以及與他人的關系。盡管人們具有對生態的適應能力,但受到創傷后的人們會被這一經歷改變其自身的心理以及生理常態,嚴重的還會影響人們對某些事情的理解,對個人當下所生活的精神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通過對石黑一雄的小說進行分析能夠發現,作者對個人的往事是使用第一人稱的方法進行敘事的。他曾經說過,“我所寫的是關于個體如何為面對痛苦的記憶。”在他的小說中,他將主體設置在目前身處的危機當中,但記憶可以通過某種特殊的方式獨立于進行追憶的主體。精神所處的環境若是以精神生態學的理論進行分析,考量的是人與其個體的關系是怎樣的,個體內部的各個要素之間是否能夠協調一致,且在整體上是否符合一個正常的、健康的生態系統應該必備的秩序以及能夠良性互動的生態鏈和生態地位。個人的精神領域與自然領域其實是一致的,都可以看作是一個維護平衡的系統,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現差錯,各環節相互間既是制約的關系又是依賴的關系,一旦出現問題整個系統都將陷入紊亂并癱瘓。石黑一雄小說中多數的第一人稱敘述者都會運用一種創新的、不可靠性的敘事方法講述一個事件。這些敘述者的不可靠是為了維護自身的精神生態系統不出現差錯,是一種對自我精神的保護。正是這種不可靠性反映了其自身的脆弱精神狀態。這種表現手法少了諷刺性,多了真情實感,能夠讓讀者更加體會到敘述者的精神世界。
二、家庭層面的精神生態危機
《遠山淡影》中講述的是兩位母親都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內心造成了巨大的創傷,使其維護精神平衡的系統崩塌。其中一位母親更是經歷了雙重的打擊,分別是由于戰亂時期的原子彈爆炸和長女自殺事件。石黑一雄從家庭的層面闡述了兩位母親精神生態的危機。石黑一雄更早期的短篇小說《中毒》中也是從家庭的層面講述了精神生態的危機,《中毒》是一篇有關虐童的故事,男孩本身作為敘述者,且男孩自身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受害者。小說以男孩的日記作為載體,記錄了母親與其男友的生活。男孩缺少父母的關愛,造成了精神上的扭曲,從他對小貓的態度也能夠看出。開始他將被別人遺棄的小貓領回家細心照顧,到后來卻對小貓實施虐待并在它的食物中下毒。由于母親的畸形戀愛使得男孩的內心產生了錯誤的觀念,他認為女人是毒藥,男人要么將其毒死,要么被其毒害。這最終造成了男孩內心精神世界的崩塌。
三、社會層面的精神生態危機
全社會的價值失衡必然會給社會帶來諸多的問題,例如拜金主義、超前消費、游戲人生等觀念的急劇膨脹,迷信活動的卷土重來,貪污腐敗的日益囂張等,造成社會風氣不斷的惡化以及人們道德水平的急速降低。在這些嚴重的社會問題中,最為惡劣的并不是顯而易見的人類的行為現象,而是隱藏在現象背后的人類的心理以及精神世界。
四、結語
在石黑一雄的小說中,精神生態既是小說的主題又是小說本身的表現方式。由于研究的時間有限,本文僅對上述的幾篇文章進行了研究,研究的結果存在片面性。從理論方面看,還僅限于對精神生態危機的梳理,缺少最新的成果研究。在日后的研究中還應將石黑一雄的小說作品與其他作家的精神生態小說進行對比,得出更加全面、客觀的研究結果。
參考文獻:
[1]郭欣.石黑一雄小說中的“場所精神”[J].文教資料,2018(28).
[2]任冰.論石黑一雄《無可慰藉》中現代社會的精神異化[J].當代外國文學,2018(0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寧夏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項目“石黑一雄小說中精神生態危機研究”成果;2018年校級項目成果。
(作者簡介:南峰,男,碩士研究生,寧夏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