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眾文化是以廣大群眾為主體的社會性文化,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對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以及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新時期,為了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能夠滿足時代需求,就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 重要性 建設 發展
一、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基層群眾文化是我國文化體系的基礎組成部分,其對于群眾業余文化生活的豐富及思維的活躍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十分密切,并且是一項長期且系統的文化工作。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人員必須對基層文化內容的廣泛性特點加以充分利用,加大力度宣傳科學理論和先進文化,使其普及范圍更加廣泛。在積極倡導科學精神的同時,大力弘揚社會正能量,并且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群眾文化活動,向廣大群眾傳遞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以及社會主義教育。為了帶動廣大農民群眾實現脫貧致富,組織開展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向他們普及具有實用性的農業科技知識,讓他們在思想上認識到科學技術對于致富是十分關鍵的,由此可以看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加強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的措施
(一)樹立良好的服務理念
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屬于公益性文化事業,在相關部門的主導下,為廣大群眾提供有關文化的產品和服務。為了使得群眾文化的開展能夠不改初衷、保有本質,相關工作人員就必須樹立并始終堅持良好的服務理念,從而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加優質化、人性化的文化服務,讓廣大群眾可以充分享受到應有的權益。
(二)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
基層群眾文化人才隊伍的建設,可以極大地推動群眾文化工作的穩定、持續發展。通過定期開辦培訓班等形式,提升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并且積極引導具有創作潛能的文藝愛好者加入,從而使人才隊伍得到擴充和發展。由于文化形式的豐富多樣性,就需要對基層群眾文化人才的培養方式進行創新,使其文化作品的品質得到提升。另外,還可以深入到群眾中去,加強對社區或鄉鎮地區群眾文化工作者的業務培訓。只有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和技能得到增強,才能游刃有余地應對建設中的各項工作,并能快速地適應社會環境的發展變化,對工作方式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使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三)不斷完善相關設施設備建設
在人們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改善的情況下,對于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需求,為了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就需要不斷地完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相關設備設施。根據所處地區的實際情況,需要對基層文化設施加大建設力度,例如對于原有的圖書室、文體活動中心以及俱樂部等相關設施進行完善,有些具有較強操作性的文化設施、簡單的健身活動器材等需要改進,從而發揮其休閑娛樂、宣傳教育以及普及知識等功能。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建設方式、資金來源渠道上進行拓寬,通過企業投資、社企合作共建等形式創建基層群眾文化網絡體系。
(四)豐富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方式
文化活動不管是何種形式、內容,都需要建立在群眾廣泛參與的基礎上,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使文化資源實現有效的共享,那么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也應如此。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進步與社會上各大團體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一方面,要與社會機構、民間、專業文藝團體等建立良好的關系,鼓勵其能夠積極參與到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當中,而從現階段有些地區開展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來看,由于缺少專業團體提供相關指導和配合組織,致使未能達到預期的活動效果。這就需要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中,積極引導民間文藝社團等參與進來,使活動參與方式得到不斷完善,從而吸引更多社會力量積極主動地提供支持,促進群眾文化建設順利開展。另一方面,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在獲取社會團體支持的同時,還需要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這就需要群眾文化工作人員必須做好本職工作,為群眾提供優質的服務,使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從而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進來,讓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到極大的滿足。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基層群眾文化可以有效提升民族凝聚力,也使得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因此,在新時期,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潮流,必須加強對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始終堅持以廣大群眾為主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應對各種挑戰和問題,從而使基層群眾文化能夠持續穩定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張麗.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山西青年,2017(08).
[2]萬成,張建輝.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新思路分析[J].智能城市,2016(12).
[3]太玉國.現階段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所存在的問題[J].東方企業文化,2015(17).
(作者簡介:張錚,男,本科,吉林市船營區文化館調研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