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目前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進行分析,提出構建“基礎+專業”的高職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針對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總結出“基礎+專業”教學模式的特點,以期為我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實踐依據。
【關鍵詞】“基礎+專業”;高職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周瑾,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
一、前言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無論是在規模、質量還是實踐等各方面都處于高速發展狀態。大學英語作為高等職業教育基礎必修課之一,在其教學模式的發展和探索研究方面也一直緊跟高職院校的步伐而不斷發展。
本文在分析目前高職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針對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構建“基礎+專業”的高職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以就業為導向來制定學生大學英語培養的目標,總結其特點,以期為我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實踐依據。
二、目前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分析
1.學生英語學習情況分析。通過調查問卷,筆者發現,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不夠明確,有36%的學生是為了完成大學英語課程設置而學習英語,有38%的同學認為,英語學習對工作有幫助和影響。我院嘗試開設珠寶專業英語、酒店英語、電子商務英語等專業英語課程,在學習這些專業英語課程的同學當中,有91%的同學認為專業英語的開設可以滿足就業崗位的需求;同時全院參與調查的同學中有41%的同學是為了通過公共英語等級考試A、B級,從而取得畢業證書。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同學還是非常想學好英語的,有54%的同學認為大學英語課程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得出結論,高職院校的同學,在明確了學習目標的同時,需要有效的教學模式配合培養,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并且將專業英語技能運用在今后的工作當中。
2.教學模式分析。從教學目標看,高職英語教師認為,高職英語教學的目標應當貫徹“加強使用、加強表達、加強聽說”的“三加強”要求,讓學生在大學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迅速從基礎英語的學習過渡到專業英語的學習中,為學生打好在就業之后繼續學習的基礎。作者在隨堂考察我院開設的珠寶專業英語、酒店英語、電子商務英語等專業英語課程,以及目前我院實行的每學期針對各個專業進行十課時左右的該專業英語的簡要介紹之后,認為,我院可嘗試開設“基礎+專業”的課程教學模式。
從教學方法來看,目前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大多依然采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些教學方法很難讓學生有真實的語言訓練環境。我院大學英語教學,堅定的按照“加強使用、加強表達、加強聽說”的“三加強”要求,在每個單元8個課時的教學活動中,口語和聽力占6個課時,有效地保證了學生的語言訓練環境,因此,本項課題研究者認為,開設“基礎+專業”的課程教學模式再加上有效的語言練習環境,可以更好地保證學生的專業英語教學效果,從而為學生打好就業所需的專業英語基礎。
3.教材情況分析。根據國家高職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將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作為標準的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質量檢測手段”,我院選擇的《實用英語教程》作為大學英語基礎教程,這套教材,非常符合大學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的標準和難度,學生在學習這套教材的同時,可以完全滿足備考大學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的要求。同時這套教材就不能夠滿足專業英語的學習要求,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45%的同學認為高職院校公共英語的教材應該考慮到學生專業方向,氣象英語、機電英語、冶金英語等專業英語可以使用不同的專業英語教材,讓學生在學習基礎英語的同時,學習專業英語可以更好地為學生就業服務。
4.教學評價和教學效果分析。在參與調查的200人的有效調查問卷當中,我們發現,學生對于目前的教學評價體系意見不一致,其中有63%的同學認為大學英語考試應當將應試性和實用性相結合,而參與調查的教師當中有93%的教師認為,應當將應試性和實用性相結合。
從教學效果的分析來看,我院學生獲得大學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資格證的比例很大,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很高,但是如果大學英語課堂能夠用專業方面的英語教材來與之配合,評價方式多樣化,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5.用人單位需求分析。高職教育即就業教育,高職院校的就業率可以直接體現高職學生的教育質量。因此本文對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提出的條件進行分析發現,有36%的企業在招聘時著重考察專業知識的掌握,有32%的企業在招聘時著重考查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有16%的企業在招聘時注重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僅有8%的企業在招聘時會考慮英語水平。這項數據的分析,從一個側面表現了,企業在用人時,非常注重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因此我們發現,“基礎+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學習一定的專業英語知識,并且可以同步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這一教學模式,在滿足教學需求的同時,也滿足了企業用人需求。
三、“基礎+專業”的教學模式構建
1.制定有特色的教學目標?!盎A+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需要將大學英語基礎教學與專業英語教學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同時在教學中明確,大學英語基礎教學旨在幫助學生順利地從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過渡到專業英語學習的過程當中,順利地完成大學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專業英語的教學側重專業知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在學習專業英語知識的同時,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等各項技能的前提下,提高英語應用技能,讓學生擁有就業后繼續學習英語的能力,能夠利用有限的英語基礎知識能力,實現向專業及工作崗位相關領域的英語轉換的學習能力。
高職院校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就我院學生來看,由于招生入學的方式不同,學生英語水平層次不一致,同一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并不適合所有學生,也不適合用同一標準來評價所有專業學生的學習質量?!盎A+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可以制定一個適合學生水平的教學目標,這一教學目標可以進行階段性定制,根據這一階段的學生英語水平,英語能力,專業知識的學習等項目,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對每一個教學階段進行教學階段評價測試,這一階段測試應當注重基礎加實踐應用能力的考核,最后在進行學期末的整體測試,將教學目標細化到各個教學階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2.在明確的教學目標的指引下進行課程設置。
(1)設計課程目標。知識目標:努力打好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順利通過大學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為專業英語的學習打好基礎,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不同專業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培養。
能力目標:重點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實現基礎英語為專業英語服務的目標。
素質目標:將德育融入每堂課程當中,塑造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讓學生在掌握語言學習技能的同時,能夠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
(2)選取教學內容。通過調查研究發現,不同專業的學生對公共英語的需求大致相同,學生期望自己能夠流利對話,流利朗讀課文,并且能夠發音標準。但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不同專業的學生對本專業英語的需求不同,例如計算機專業的同學,希望能夠學習計算機專業領域的職場英語聽說內容,學習軟件相關的專業知識,并且能夠進行計算機專業英語文章的閱讀和理解。例如氣象專業的同學,希望能夠學習氣象專業相關的英語知識,能夠用英語進行氣象專業英語對話,并且能夠閱讀氣象專業相關的英語文章......
(3)進行教學實踐。本項課題研究者在實驗班運用“基礎+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嘗試將基礎英語知識的傳授和專業英語知識的傳授以四六比例進行教學,即,基礎英語的教學課時總教學課時的60%,專業英語的教學課時占總教學課時的40%,實現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結合的教學方法。
以計算機專業同學為例,在進行基礎英語教學的同時,占用40%的教學課時,讓學生學習計算機及軟件行業的基本知識和專業術語,進行了簡單的計算機專業文獻閱讀,并且以日常計算機相關的口語主題為例,進行對話練習,學習了計算機專業英語,例如軟件文檔的寫作規范,學習了部分計算機編程需要的英語專業術語。在教學過程當中,計算機專業的同學表現出了極大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教學實踐效果良好。
3.專業英語教師的培養。構建“基礎+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需要對大學英語教師進行培養,教授專業英語的英語教師,應當擁有一定的專業理論功底,對所教授專業的專業英語背景熟悉,并且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能夠學習和講授專業英語知識。
培養專業英語教師,需要讓教師了解最新的專業動態,了解最新的行業文化,在教學過程當中理論聯系實際,在講授基礎英語的同時,講授專業技能和行業文化。
公共英語教師要加強學習所教專業的教學大綱,專業知識熟悉所教專業的就業方向,和專業課教師進行溝通交流,根據該專業的就業需求和社會需求,制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根據不同專業的專業需求將傳英語知識融入公共英語教學當中,培養出能夠滿足就業需求的學生。
四、“基礎+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特點
1.有利于制定明確的人才培養教學目標。不同的專業領域對專業英語有不同的要求。例如電子商務專業英語,更多的要求學生具備電子商務閱讀和電子商務寫作能力,因此,制定明確的人才培養教學目標,才能更好地滿足企業崗位需求?!盎A+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制定明確的人才培養教學目標。
2.該模式更適應學生的學習水平。高職教育的目標,即培養職業性、技能性、實踐型、應用型的人才。因此高職英語教學也應當具備這一特點,高職英語教學目標應當能夠反映工作崗位的需求,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在提高學生基礎英語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專業英語水平,實現公共英語教學為學生的專業服務的目標。
3.“雙師”素質的教師更適合高職院校。實行“基礎+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要求高職英語教師在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能力的同時,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成為真正的“雙師”型教師,在教授基礎英語的同時,真正將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相結合,更好的服務學生的專業學習。
4.更能體現高職院校教學特色。實行“基礎+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的公共英語學習的知識體系更加完整,實現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的融合學習,在提高語言能力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職業能力,也更能體現高職院校的教學特色。
五、小結
綜上所述,“基礎+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有利于制定明確的人才培養教學目標,打造完美的“雙師”型英語教師團隊,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學習水平,體現高職院校教學特色,構建“基礎+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馬靖春.論高職院校中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的整合[J].邯鄲職業技術學報,2011(12):55-57.
[4]王在麗,張杰.高職公共英語EGP+ESP教學模式探索[J].臨沂大學學報,2013(2):34-35.
[5]趙曉黎.EGP與ESP相結合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淺析[J].高職英語教育,2012(11):87-88.
[6]江曉東.VESL課程目標和教學模式對職校英語教學的啟示[J].職業研究,2007(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