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學習力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了掌握和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所應具備的各種能力的總和,包括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有效的學習方法)等,信息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形勢的發展需要創造型人才,要培養創造型的人才,首先要有一定的學習力。而英語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每個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習效率、有效的學習方法等等對英語學習力的形成有密切關系。本文分析目前初中階段學生學習英語出現的一些問題,并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與思考,闡述如何提升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力。
【關鍵詞】動力;自控能力;效率;學習能力;創新能力
【作者簡介】曾麗娟,廣州市番禺區洛溪新城中學。
一、主要存在的問題
1.學習動力不足。剛升入初中的學生,對英語還抱有比較濃厚的興趣,學英語的動力十足,但慢慢地,隨著課程內容的增加,知識難度加大等,學習英語的勁頭銳減,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厭惡情緒產生,興味索然,成績急劇下降。這種情況會造成惡性循環,導致影響學習動力,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動力更顯不足。
2.自控能力差,學習效率低下。由于初中低階學生年齡尚小,身體長高但心智發育還不是很成熟,部分學生出現自控能力比較差的現象。表現在課堂上:喜歡和同桌說小話,要么是思想飄忽,容易走神;或者是上課表現出似乎很認真聽課的樣子, 但“左耳進右耳出,老師講啥不清楚”,對老師講課內容完全沒有主動性思考;有些學生甚至情緒化地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的課才認真聽,對于聽不懂或者不喜歡的老師的課,產生心理學所講的“選擇性失聰現象”,會故意關閉接受通道而無法聽課。
3.探究和創新能力不足。對所學知識一知半解、淺嘗輒止,容易滿足;每天為老師布置的作業而疲于應戰,沒有更多時間去參加課外活動和學習科學創新的事情。視野狹窄,只為應試教育而死讀書,鮮有時間參加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只讀眼前書,忽視了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策略與方法
1.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學習動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每個人的能量都不可小覷,只要對待一件事情有足夠興趣,他必然會付出足夠的熱心、耐心和決心去主動學習思考,在困難面前想盡辦法解決,積極主動地探索,充分發揮主動性,施展自己的能力。而我認為老師的言傳身教、人格魅力等對他們的學習興趣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老師不但要要形象端正,語言親和,更要有專業修養和淵博的中外文化知識,要重視終身學習,更新觀念,開闊視野,不斷“充電”。
(1)親近學生,體現親和。教師和藹可親、循循善誘,有如春風化雨。要關心、愛護、鼓勵學生尤其是成績中下游學生,不隨意批評學生,不歧視學生,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他們,表揚的力量往往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上學期有件令我感觸很深的事情,任教班級一個姓龍的男孩子,在一次英語單元考試中總分考得很不錯,甚至有一套難題全班錯了,只有他一人做對了,我專門在課堂上表揚了他,沒想到他課后非常高興地打電話告訴媽媽,要媽媽晚上做他喜歡的飯菜獎勵他。給他定要求,樹目標,循循善誘總會有收獲,此后特別喜歡學習英語,成績也相當優秀和穩定,在班里起著極好的模范帶頭作用。所以,語言是有溫度和力量的,每天上課,以快樂的心情和親切的微笑帶給學生,以飽滿的情緒影響自己的學生。讓學生感受老師陽光般的心境,感受飽滿的精神,感受蓬勃的活力,都是激發他們學習英語興趣的重要因素。
(2)快樂課堂,體現魅力。老師的魅力來自自身的學業水平和知識水平,尼采說過:“要提高別人,自己必須是崇高的”。所以,“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在學生心目中的老師才顯得有魅力。老師要認真做好每一節課的課堂設計,比如課堂的引入、課間的提問、對小組學習成果的評價等等。比如在牛津滬教版7A 上Four Seasons一課中,課前我挑選播放班得瑞的音樂,讓他們猜猜音樂表達的是什么季節?并結合假期旅游照片,向學生展示的氣候、民居,再引入本課重點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等問題,當他們在有趣的課堂中帶著問題去思考去學習的時候,也正是興趣生成的時候;又如在牛津滬教版7A下第七單元詩歌教學課中,我通過自己創作的小詩歌來鼓勵學生寫小詩,他們發現英語詩歌很有意思,不像語文那般復雜;還有,在課文朗讀操課堂中練中分組加入比賽活動,競爭得勝者給予物質獎勵或加分獎勵,讓學生在競爭與合作的氣氛中你追我趕??鞓返恼n堂學習就是無形的魅力,能增強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
2.提高自控能力和學習效率。初中學生學習當中自控能力的有無和強弱,直接影響學習效率和結果,可以這么說:自控能力好的學生成績都不會太差。我認為提高自控能力和學習效率從兩方面做起:
(1)改變學生“要我學”的被動,變為“我要學”的主動,改變學習氛圍,培養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不能一節課四十分鐘一講到底,應該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幫助、啟發、引導他們找到學習的“金鑰匙”去開啟知識大門,體會成功的喜悅。課堂活躍起來,學生專注力高了,“要我學”自然就成為“我要學”,比如根據學生個性特點設計能力范圍內的問題提問,讓學生有滿足感和成功感,比如開展小組朗讀比賽或者對問題搶答比賽等等,在友好、輕松有趣的學習氣氛中,學生對學習更專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自控力,學習效率也提高了。初中低階學生其實還是個大孩子,十分看重老師對他們的情感態度,我們要注意課堂上不濫用批評語言,注意照顧學生情感,運用形式多樣的表揚激勵的手段,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筆頭的,可以是談話聊天中的個別表揚,也可以是全班學生面前的公開表揚,既有精神方面的鼓勵,亦可來點物質方面的獎勵,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投之以欣賞和贊許的目光,通過發現和鼓勵,評價和表揚,促使學生改變學習態度,增強自控能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學生就會在老師和同學們的真誠期待中自求進步,自求完善,不斷提高自控能力。
(2)引導學生克服馬虎、懶惰、敷衍了事等不良習慣,提高自控能力。那么,老師一定要提要求,立規矩,對學生每天上交作業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比如誰沒交作業,誰做的作業質量差,是馬虎應付老師的,有哪些需要特別表揚的優秀作業名單,我都要有專門的作業情況登記本,做詳細記錄,發現不合要求的作業要及時找學生要求他們重新完成。面對老師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他們知道來不得半點虛假,而且,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強的,如果每天都被老師點名留堂補做作業,他們自己也不好意思。慢慢地,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能控制自己浮躁的情緒,學會認真思考,不會再出現亂做一通作業的現象了。除了老師的要求,同學們相互之間的監督和家長的監督同樣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班里面設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開展學習競賽,小組長對自己小組成員有詳細的量化要求,小組之間就會相互監督和督促,以每周小計每月總計參與全班8個小組比賽,勝出小組給以適當物質獎勵。同時,加強家校聯系,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碧貏e是對于馬虎懶惰自控能力差的學生,老師可多與家長溝通,共同針對孩子在家出現的不良學習行為尋找解決辦法。要教育好一個學生,不能只靠老師,要調動一切可調動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形成一種“包圍”的教育環境。行動一致,信念一致,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搭建起一個精彩的舞臺。
3.提升探究創新能力,視野開闊的學生。社會在前進,科技在發展,世界瞬息萬變,教師也要與時俱進,站高望遠,不斷學習,更新觀念,以變應變,才能引導學生提升探究創新能力,引導學生做一個有開闊視野的新青年。
(1)改變教學方式,引導創新思維。教師應注意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從多角度、多方位設計各種教學活動,發展學生橫向、類比、逆向、聯想等思維,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提出新問題、新猜測和新結論,讓學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進行發散思維。我認為思維導圖導圖的運用便是引導創新思維的最好的辦法之一,比如在牛津滬教版7A下Save the trees一課中,通過提問學生“What can we get from the trees?”讓他們先開動腦筋去思考然后再回答,然后給出另外更深層的問題,我們地球上的樹林面臨的現狀是什么,帶給人類什么,我們該怎么做等,利用Mind -map步步深入,引導、帶動學生探究、創新和思考。
(2)以多媒體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為核心的創新型教學手段運用于課堂,具有直觀、生動的特點,有利于拓展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的創新能力,啟發學生的學習創新。比如在學完牛津滬教版7A上Unit6 Around the Asia后,我要求學生課后制作PPT介紹一座城市,可以是現在居住的城市,也可以是自己的家鄉,也可以是未來想去的地方,學生們做出來的PPT很漂亮,有的展現長城美景,有的描述日本的櫻花和富士山,有些學生談論自己家鄉美食特色等等,展示作品的小組獲得其他學生的贊嘆。從尋找資料到用心制作再到課堂展示,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3)從實踐出發,搭建能力平臺,開展實踐、創新活動。英語不只是強調語言交流,最終目的就是通過實踐活動方式加強交際訓練,激發學生創新能力?;顒拥倪^程是開口的過程更是動腦的過程,教師要創造條件多組織活動,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通過讀寫、演唱或者書畫形式表達,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創新能力。(文獻2)此前我們在年級里組織學生手抄報活動,學生們十分踴躍,挑出來的精品很多;上學期舉辦的英語歌曲大賽也很成功,通過報名-訓練-淘汰賽-決賽的方式,學生們干勁十足,氣氛很好,大家互相學習相互競爭,既陶冶了情操,又使學習創新能力得到豐富和提高,潛能得到發展,更是年級師生們的一場耳目視聽盛宴。
三、結語
教師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學習導師和精神引領者,也是孩子們的心靈教練。2015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意見》文件,對老師現階段怎樣培養學生的核心知識、能力與情感態度提出新要求。所以我們老師要回歸到教育的本源,靈活設計課堂,開展多樣化課外活動,為每個孩子提供學習和展示能力的平臺,以豐富的情感和藝術創造性,讓每個孩子的特點成為亮點,成為新時代有學習力的人才。
從初一初二整個階段來看,我在提升低階學生的英語學習力有一定的效果,學生對學習英語有比較大的興趣,能在課堂上認真傾聽老師講課,熱心投入社會實踐鍛煉,并在比賽活動中獲得榮譽。在期末考試中達到可喜的成績,平均分達到片區的七間中學第一的優秀成績,并超出本區平均分四分的好成績。
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終。“我們不變的,是永遠在變”:變教育細節力求更完美;變學生活動,融入更創新的設計;變老師與學生的相處方式,更加平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反思,尋找更多辦法,發展學生學習力。
參考文獻:
[1]韋駿.小學數學錯題變廢為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0.
[2]王莉.提高課堂的實效性[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報,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