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究將模塊十一Reading板塊的前兩篇文章結合在一起進行讀寫任務型泛讀教學,展示了分層閱讀,有序輸入的教學過程,體現出泛讀的高密度、快節奏和信息廣的特點,最后通過開放性輸出,即讀寫結合檢驗課堂效果,激揚學生情感,落實信息生成。
【關鍵詞】模塊十一Reading板塊;泛讀;讀寫結合
【作者簡介】曹婭若(1983.09-),女,江蘇徐州人,揚州市第一中學,中教二級,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一、引言
新《課標》要求學生具備的綜合閱讀能力包括語篇領悟能力和語言解碼能力,強調多學科知識的貫通,注重培養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判斷能力以及根據語義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提高閱讀速度,增加其閱讀量和擴大詞匯量。(彭錦秀、楊陽,2003)《牛津高中英語》的九級對應模塊九、十和十一,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具備獨立自主性,積極獲取資源,關注時事新聞,培養宏觀意識。三個模塊提供了豐富的話題與素材供學生學習領悟,但是,受制于緊張的高三復習時間以及應試思想,部分教師會選擇割舍模塊十一的教學,這未免有些可惜,雖然模塊十一的整體難度較前兩個模塊有所降低,但其涉及的話題卻可作為結束新課,為學生注入精神力量并進入復習階段的平穩過渡??紤]到與模塊九和十豐富的話題相比,十一的話題較為集中和相似,且經過前十個模塊的打磨,已無必要再對文章進行細致的講解,因此可將Reading板塊用作泛讀練習,由教師確定一條情感主線,即立足當下,嘗試全面了解自身需求,對教材進行活用,沿著既定的主線對文章采用泛讀的模式,再輔以讀寫手段,以期在落實信息生成的高階要求的同時也達成情感上的升華。
二、整合話題,以讀促寫的探索
以往的Reading教學往往遵循的模式是師生就一個話題探討,通過鋪墊引出主題,繼而進行Skimming和Scanning部分確定文章語篇結構,了解文章細節內容,完成文章脈絡的填詞,然后就話題與小組成員深入探討,然后便是解讀和聯系文中詞匯。
但在此輪教學中,模塊十一的前兩篇Reading文章十分接地氣,貼近學生生活,且生詞量小,因此不妨利用之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此外,即將進入復習階段,在強化知識技能的同時,情感也是不可忽略的一個環節,在復習前借助模塊十一幫助學生認知自我,樹立目標能夠帶來積極的情感意義。
完全忽略模塊十一不太可取,可依據課本內容進行取舍,由于兩篇Reading的話題緊密連接,教師可根據需要進行加工處理,設計讀寫任務來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第一單元的Reading標題為Careers and skills;第二單元的Reading為Getting a job,話題均與工作有關,可依循嘗試全面了解自身需求這條主線進行設計,進行分層閱讀,有序輸入,使學生在基本了解不同工作和面試流程的同時,剖析自我,初探自身需求。課堂設計力求通過閱讀促進學生思考,教師同時進行信息和情感的輸入,學生進行理解和情感升華。
教學實踐:
1.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將Unit 1 - So many jobs to choose from 和 Unit 2 - Tips for job interview 兩篇Reading文章放在我的未來職業(My Future Career)這個主題之下,以認知-理解-應用為問題設置的原則,主要探討第一篇Reading的若干問題和作者情感態度,并希望學生借題發揮,根據自身生活實踐談論自己的觀點。第二篇Reading留給學生在課上自主閱讀,強化信息檢索能力,提煉情感態度。因閱讀兩篇文章以及寫作的時間需要,故需要兩個課時完成。
2.教學設計。
Step 1: Lead-in.
首先在幻燈片中列出兩篇Reading的標題,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的主題,后以圖文形式選取部分職業(例如游泳選手、教師、品酒師、賽車手等)介紹,引發學生興趣,第三部進行趣味測試,完成書中Project的職業測試,找出適合自己的職業,激發學生對此話題的興趣。完成上述鋪墊后,學生開始閱讀第一篇文章So many jobs to choose from!
設計意圖:圖文并茂,開場即闡明本節課的主題,由于青少年都十分注重自我,并對未來充滿好奇,因此,通過完成趣味職業測試,找出適合自己的職業能激發他們閱讀文本的欲望,此外,測試中列出了眾多職業名稱,也有助于課后拓展詞匯。
Step 2:略讀。
略讀文章并回答三個問題:
① How many categories of jobs are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②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ome glamorous jobs (such as models) and popular professions (such as lawyers or businessmen)?
③ Why are some ordinary jobs considered quite important to the society?
設計意圖:通過三個問題掌握文章主旨,即所有的工作,不論貴賤,不分高下,均是幫助社會正常運轉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Step 3:悟讀。
尋讀文章,與同桌相互討論后回答以下問題:
① Why is the last year of high school a time to reflect?
② What do people value most when choosing their career?
③ What is the authors opinion on different jobs?
④ How do you think of the authors opinion?
設計意圖:在略讀基礎上進一步概括總結,體會作者觀點。四個問題的設置更為深入探討未來人生規劃以及不同的人選擇職業的側重點以及作者對不同工作的觀點,學生可采用與同桌討論的方式,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適度地題外發揮,暢談自己的想法。
Step 4:Careful reading.
簡單總結文章結構,為下一步地寫打下基礎。
Step 5:Further reading (getting started for future career)
閱讀Tips for job interview,回答以下問題:
① What is the lecture transcript about?
② How many parts does the interview process have?
③ What is the key to getting the job you want?
④ What will make you refreshed for the interview?
⑤ Why should you write an thank-you letter to the interviewer after the interview?
⑥ Besides the tips mentioned, what do you think may contributing to landing a job successfully?
設計意圖:六個問題的設置由淺入深,分別從文章字面和深層理解上考查學生對文章的把握。此篇文章生詞極少,大多可通過上下文描述進行猜測,且文章結構清晰,一目了然。設計中這篇文章是作為第一篇的擴展閱讀,供學生進一步擴大知識范圍。
Step 6:Find out useful expressions in the two readings
設計意圖:欣賞原文措辭,借鑒文中好的表達方式,提升下一步寫作的表達準確度和精確性。
Step 7:Writing.
圍繞My Future Career,創作一篇作文(150詞)。
設計意圖:讀,最終要落實到寫上來,將讀到的內容進行有意識的加工,內化吸收,進行整合,以對兩篇閱讀的討論為基礎,進行構思創作,達成讀寫的有效整合。
Step 8:Comments.
教師當堂選取習作進行點評,及時反饋。
設計意圖:當堂選取不同層次的習作進行反饋,使學生處于主動的學習過程中,同時在當堂批改時考慮到不同學生的水平,適當提出建議,使學生寫得過程更為流暢。對寫作基礎好的給出進一步完善建議,對寫作基礎薄弱的進行鼓勵。
Step 9:Homework.
根據反饋進一步優化習作。
三、教學反思
1.活用教材,整合教學資源。對現有教材板塊進行重組和變精讀為泛讀,貼合學生實際生活,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帶著興趣,探索未知,定位自我。最后的寫作通過直接命題,使學生帶著在泛讀兩篇文章積累的素材下進行獨立思考、展示自我的機會。課程的設計有大量的信息輸入,反饋過程得當。
2.挖掘思維深度,錘煉表達能力。泛讀課的重心在于帶領學生掌握各類閱讀方法,通過選取篇幅適當,內容難易度適中的文章練習閱讀技能,積累寫作素材。閱讀即思考,寫作即創作。閱讀與寫作整合的教學過程就是學生探索與自主學習的過程,能夠有效培養學生深層讀寫的能力。(畢勝,2016)
四、結語
對現有教材進行大膽創新,以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陶冶情感。以此為契機,在日后的閱讀訓練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泛讀訓練,既可擴展知識面,又可積累寫作素材。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11(選修模塊)[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