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要求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是教學的主戰場,課堂模式基本決定人才培養模式。“三環六步”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培養學生學習策略,提升學習能力的辦法。
【關鍵詞】學習策略;高效課堂
【作者簡介】董國勇,甘肅省積石山縣民族中學。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了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注意個性差異,教會學生如何提高學習效率,鞏固學習成果,這就要求教學方法的研究重心也從怎么教逐漸移到怎么學上,即培養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讓學生學會學習。另外,《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還明確指出,高中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有利于學生優化英語學習方式,使他們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要有利于學生學會運用多種媒體和信息資源,拓寬學習渠道,形成具有個性的學習方法和風格,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而高中學生由于缺少英語學習環境,沒有科學的恰當的指導,缺乏有效的學習策略而導致他們在英語學習中效率低下,嚴重挫傷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為了提高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效率,優化他們的英語學習方式并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學習策略的研究和指導,幫助學生建立并調整適合自己的各種學習策略。
2017年9月8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深化基礎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掀起課堂革命,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課堂是教育的主戰場,課堂模式基本決定人才培養模式。所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是培養學生學習策略的重點。為此我們結合高中學生特點,經過不斷實踐、反思、實踐找到的“三環六步”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
我們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形成以導學案為依托、以問題為主線、以小組為抓手、以自學為基礎、以能力為核心,以發展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模式。“自主學習(預習)、交流展示(展示)、鞏固提升(反饋)”是高效課堂教學的三大環節。
自主學習環節是學生通過自學完成學案初步達成預設的目標,并不斷找出重點、難點進行深入探究,發現新的學習目標。交流展示是生生、師生互動的過程,主角是學生,學生提出問題,學生討論、闡述自己的理解和觀點。交流一般以小組為單位分享討論解決各組不同的問題和任務并形成最佳解答方案。這種立體式學習活動不僅加大了課堂容量,而且使學生們的理解、掌握更深、更快。鞏固提升環節主要任務是對學生的認知、體驗、感受予以反思總結。本環節進一步檢查三維目標的達成情況,可通過多種檢測形式盡力達到不讓一名學生掉隊。
高效課堂教學有六個步驟:1.激趣導入、確定目標。教師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情緒并展示學習目標;2.自研自探、檢查預習。在完成導學案的前提下進一步梳理需要合作交流的問題,教師征集發現疑難問題全面掌握自學情況;3.分組合作、共同探究。小組成員之間或師生之間交流探討疑難困惑,指導學生發現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4.展示交流。展示匯報獨立或合作學習成果,進一步暴露并解決問題;5.小結強化。組織引導學生回歸學習目標,梳理當堂內容,強調學習重點,總結方法規律;6.檢測反饋。針對當堂所學知識完成檢測和評價,讓學生矯正、總結、反思、調整,達到學習目標。
高效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共同探究,展示交流,積極評價,全面發展為核心理念,讓教師轉換角色,讓學生充分投入到課堂中來,最大限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預習,合作探究,交流表達的學習策略和能力。
當然,在運用“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時要有意識地滲透學習策略的訓練。培養和訓練學習策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都要考慮是否包含了對學生學習策略的訓練, 要讓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貫穿自己的每一個教學環節。要把學習策略的教學建立在個體基礎上。其次,學習策略更多地具體到每個學生, 并不是每一種策略都有同樣的效果。所以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特點、已有的觀念和方法及常用的學習策略。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風格對其進行學習策略的指導。另外,英語學習策略的培養是一個讓學生實踐、體驗、適應、自省并不斷調整的過程。在整個英語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應創新和發展更優的英語學習策略。
總之,在英語高效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一方面能在激活學生學習內驅動力的基礎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能培養學生多元化的英語學習思維和語言學習能力,并能不斷優化學生學習策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子華.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05(12).
[2]鄭敏編,程曉堂.英語學習策略[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