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俊芹
摘 要:幼兒園的文化建設近些年來越來越受大家的關注,幼兒園是孩子教育的開端,在這一時期扎好基礎是關鍵,每一個幼兒園都擁有屬于自己的園區文化,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制度方面、管理層次方面精神層面以及課程設置等方面,這些都屬于園區建設的主要影響因素,只有從根本上搞好文化才能管理好幼兒園、建設好幼兒園,更能讓學生用心、老師放心、家長安心。
關鍵詞:幼兒園;文化建設;路徑分析
幼兒園文化是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為園區營造的一種專屬于本園區特有的文化基礎。幼兒園文化充分體現了一個園區的辦園目標和文化理念,這種文化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具有動態性的特征,建設一種優良的文化理念可以正確規范全園區師生的日常行為,為整個園區打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亦可以得到更多家長的信任。下文將具體介紹幼兒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以及未來的發展路徑選擇。
一、分析幼兒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制度文化的建設
園區在制度建設上要把好基礎關,一個幼兒園是否能很好地自我管理取決于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但管理制度講究人性化,制度文化要嚴謹但不能嚴肅,要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首先要在幼兒教師方面把好制度關,在教師的管理上注重教師的個人體會,給教師提供充分的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教師幼兒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而大部分幼兒園教師都為女性,建立嚴謹的制度文化有利于維護園區內部穩定的關系,通過對教師的工作成就予以肯定,增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增強整個園區內部凝聚力。
(二)管理文化的建設
管理文化需要整合整個園區內的各種關系要素,管理文化的設計也是一個園區管理者智慧的體現,嚴格的管理制度可能獲得一時的穩定,但要獲得長久的和諧則需要設計一套完善的管理體制。一方面,從園區教師管理入手,建立健全教師的考核機制,給予一定的獎勵和特殊福利,以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幼兒教師的工作性質較為特殊,在教師管理方面尤其要注重教師的人本化需求,使得教師更愿意為工作投入足夠的熱情;另一方面,做好幼兒家長的管理工作,園區工作的開展以幼兒為主,而幼兒的主要負責人就是家長群體,家長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讓家長與園區有效配合,增強家長對園區的好感度和信任度。
(三)精神文化的建設
精神文化的建設是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核心任務,精神文化建設與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建設不同,它不是直接對教師和幼兒進行約束,而是通過塑造一種專屬于本園區的文化理念來約束大家,精神文化建設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但精神文化所產生的影響是最深遠持久的。精神文化建設首先要從培訓教師入手,提高園區教師的心理素質和知識內涵素質,規范日常行為,從思想層面上對教師予以一定的約束。搞好精神文化建設也是我們國家對教育工作的要求,只有從上到下貫徹落實這一要求,才能實現全民族文化素養的穩步提升。
(四)課程文化的建設
幼兒園的課程目標設置不同于小學和中學,它更加重視寓教于樂,其中“樂”占較大的比例,對于幼兒來說,較早接觸文化性較強的知識不太合適,在幼兒時期應把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為主要任務。可以適當的開發幼兒的智力,通過設置一些畫畫、舞蹈、鋼琴等各式各樣的課程,全方位的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這樣也有利于發現幼兒在某些方面的專長,為其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教師也需要開展一定的課程文化,可以說幼兒教師是全能的,“第一顆扣子要扣好”,幼兒從小對一切事物缺乏正確的判斷能力,因此就需要老師去引導,這便要求幼師擁有較高的專業程度,才能使學校、家長和幼兒滿意。
二、分析幼兒園文化建設的路徑
(一)積極開展豐富的幼兒園文化建設活動
幼兒園開展文化建設要避免紙上談兵,多開展一些與文化建設有關的實踐活動,一方面可以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塑造積極地園區文化。通過舉辦園區教師、家長、幼兒三者都可以參加的活動,增進三者之間的關系,提升親密度,增強園區的團隊凝聚力,為幼兒園塑造良好的文化管理形象,用這種方式讓幼兒走出教師,從實踐活動中學的知識、學會做人,為幼兒以后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二)在文化建設上兼顧創新與繼承
幼兒園的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功的,園區的文化建設是一項是十分復雜系統的工作,當面對未來建設中許多未知的因素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借鑒經驗。學會主動學習其他幼兒園和國外幼兒教育的新方法,并將與本園區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重視新生入園和幼兒畢業典禮的設計,這樣可以起到有效宣傳園區的效果,通過學習借鑒優秀文化最終形成屬于自己園區獨特的文化體系。
(三)完善文化建設的監督體制
幼兒園文化建設是發揚我國先進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幼兒園建設是一個敏感話題,涉及到多個主體的利益,因此需要園區首先從自身完善文化建設的監督體制,形成老師與院長、老師與家長的雙重監督,同時增加媒體的參與,讓社會和公眾為園區的文化建設提供監督,避免一系列不公正的現象出現。
三、結束語
本文通過探究幼兒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入手,了解到幼兒園制度文化建設、管理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課程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無論是哪一種文化建設,其最終目的都是要實現園區的可持續發展,為更多的幼兒提供良好的園區環境,讓中國的學前教育事業更加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叢惠春.學校文化建設中需要處理好的幾方面關系[J].現代教育管理. 2018(07)
[2]楊東平.簡政放權 打破千校一面[J].當代教育家.2015(07)
[3]鄭航.學校改進中教師的組織認同與師德建設[J].中小學德育.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