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華

[摘要] 目的 分析兒童糖尿病的臨床營養治療及干預。方法 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該院內收治患糖尿病100例患兒為對象,以實際就診的順序為主,將該100例患兒平均分成兩組,每組50例患兒。參照組實施基礎治療路徑,實驗組則除基礎治療路徑外配合實施臨床營養的治療與干預路徑。分析兩組效果。 結果 與參照組相比,實驗組血脂及血糖、療效、生活質量等所有優勢突出,組間數據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于接受糖尿病臨床治療的患兒,除基礎治療路徑外配合實施臨床營養的治療與干預路徑,能改善患兒各項的臨床指標及生活質量,臨床治療與干預效果極佳,有助于患兒早日疾病轉歸。
[關鍵詞] 兒童;糖尿病;臨床營養;治療;干預
[中圖分類號] R7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8(a)-0020-02
兒童所患糖尿病,常因胰島素不足分泌引起內分泌性代謝病癥,以脂肪代謝、蛋白質與碳水的化合物紊亂為主,致使患兒餐后、空腹的尿糖及血糖偏高[1-2]。伴隨著糖尿病兒童患病幾率逐漸提升,更多的臨床專家紛紛加入到了兒童的糖尿病臨床治療的研究隊伍當中,糖尿病患兒臨床營養的治療與干預成為臨床研究的新靶點[3-4]。為深入研究患有糖尿病的患兒,臨床上的營養治療及干預路徑應用價值情況,該次臨床試驗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該院內收治患糖尿病100例患兒為對象,針對一些患兒除基礎治療路徑外配合實施臨床營養的治療與干預路徑,觀察研究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該院內收治患糖尿病100例患兒為對象:實驗組患兒男女比例26/24例,年齡區間為2~13歲,平均年齡(8.03±3.40)歲;參照組患兒男女比例28/22例。年齡區間為3~14歲,平均年齡(8.27±3.62)歲;患兒家屬均同意試驗,簽署同意書。兩組病患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為基礎治療,具體如下:給予患兒支持及對癥治療,借助胰島素泵實施強化治療,對患兒水電解質的紊亂予以有效糾正。每日三餐的前、后2 h及睡前,均需監測好血糖指標。倘若血糖控制處于不穩定狀態,需于零點及凌晨3點監測血糖指標。定期檢測患兒血紅蛋白、尿糖等各項生化指標,以便于更好地開展對癥治療;實驗組,則除基礎治療路徑外配合實施臨床營養的治療與干預路徑,基礎治療同參照組,臨床營養的質量與干預具體方案:患有糖尿病的患兒,在給予營養治療與干預前期,需先做好患兒自身營養狀況的評估工作,合理制定治療目標與方案,以這些基礎資料為先導為患兒開展個體化營養治療與干預。因患有糖尿病的患兒處于發育時期,營養需求相對較大一些。故不可過分限制每日食物攝取量,必須充分滿足其發育期間的營養需求。臨床醫師需制定好患兒營養治療的分診單,并通知好營養師來病房內會診,遵照醫師開具會診單實施有針對性地飲食指導及治療,切勿隨意增加其它的食物。以患兒自身性別、年齡等為標準,把標準體重計算出來,體重偏輕消瘦型患兒,可適當增加每日熱量供給;而針對體重偏重屬于肥胖型患兒,每日則需以低熱量的飲食為基本原則。10歲以上患兒,熱量每日供給不可超出(292.8~334.8)kJ;10歲以下患兒,熱量每日供給不可超出418.5 kJ;針對營養不良及并發了消耗性病癥患兒,可適當增加飲食量;患兒營養治療與干預方案當中,糖類占據總熱量不可超出50%。因患兒處于發育時期,在營養治療與干預方案當中,需確保患有發育生長所必須的氨基酸每日攝入量充足,可以奶、蛋、肉、魚等優質的蛋白為主。同時,蛋白質的含量占據食物的總熱量比例需控制在15%~20%范圍;脂肪占據食物的總熱量不可超出30%~35%范圍,脂肪攝入應當是不含有包含的脂肪酸類植物油,嚴禁攝入反式的脂肪酸、肥肉、動物脂肪、高膽固醇等富含包含的脂肪酸類食物;針對腎臟功能受損患兒,需限制食物當中蛋白質攝入量,尤其豆制品類植物蛋白;每日患兒需注意攝入一些鋁、鎂、鈣、維生素、膳食纖維等這些微量元素,以便于提高機體免疫力,延緩患兒腸道對于葡萄糖的吸收作用,有效改善患兒的糖耐量,控制好血糖及血脂指標。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分析干預前后兩組臨床各項指標狀況。②比較分析兩組臨床療效。③比較分析兩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狀況。
1.4 ?統計方法
通過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干預前后兩組臨床各項指標狀況
經過觀察干預前后兩組臨床各項指標狀況可了解到,與參照組相比,干預之后實驗組血脂及血糖各項指標變化優勢突出,組間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療效
經過觀察兩組臨床療效狀況可了解到,與參照組相比,實驗組療效優勢突出,組間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狀況
經過觀察兩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狀況可了解到,與參照組相比,實驗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優勢突出,組間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患有糖尿病的患兒,一般會伴有消瘦、多尿多飲等臨床癥狀表現,甚至會病發腎臟功能及眼部疾病[5-6]。目前,在臨床上針對于糖尿病患兒的基礎治療一般包含著給予患兒支持及對癥治療,雖具有一定療效,但往往無法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加之,患兒處于發育生長期,需要大量的營養供給才可滿足發育生長的需求。故在基礎治療外,營養治療與干預尤為必要。不僅要從日常飲食營養上進行控制,還盡可能地滿足于患兒發育生長期對于營養的需求,提高患兒生活質量,有效控制血糖及血脂指標[7-8]。通過該次臨床觀察及研究發現,與基礎治療路徑相比,除基礎治療路徑外配合實施臨床營養的治療與干預路徑一組患兒,其血脂及血糖、療效、生活質量各項指標優勢突出,實驗組患兒臨床療效總有效率可達98.00%(49/50),而參照組患兒臨床療效總有效率僅為84.00%(42/50),組間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此就更足以表明,對于患有糖尿病的患兒來說,除基礎治療路徑外配合實施臨床營養的治療與干預路徑,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及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麗琴. 探討多樣性護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護理中的應用[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22(58):156-157.
[2] ?范映彤, 丁麗萍. 兒童糖尿病的臨床營養治療和干預[J]. 養生保健指南, 2016(26):71.
[3] ?蘇金玉. 兒童糖尿病的臨床營養治療和干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79):201,204.
[4] ?李融融, 肖新華. 盤點2017年糖尿病治療的臨床營養實踐及研究進展[J]. 醫學研究雜志, 2018:47(3):168-171.
[5] ?董文艷.糖尿病臨床營養治療效果分析[J].現代養生,2017(12):64-65.
[6] ?呂海燕. 兒童糖尿病的臨床營養治療和干預[J].腸外與腸內營養, 2015, 22(4):238-239.
[7] ?黃麗霞.兒童糖尿患兒者的營養和運動指導治療的效果評估[J]. 江蘇衛生事業管理, 2018,29(1):129-131.
[8] ?于冬妮, 孫明曉. 1型糖尿病的營養治療[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6, 36(7):540-542.
(收稿日期:2019-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