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月
【摘要】2017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應使全體學生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語文素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人文修養,為終身學習和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闭n外閱讀,特別是優秀作品閱讀,是提升語文素養的重要環節。然而,目前部分語文教師并沒有重視課外閱讀對學生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對課外閱讀并沒有什么興趣。因此,本文對如何提高高中語文閱讀的效果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外閱讀;興趣;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課外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通過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可以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應試教育使我們重視課內閱讀的學習,使現在社會出現了很多分數高但心理不健康的高才生。我們需要通過閱讀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塑造高貴的靈魂,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與語文教學效果,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達到立德樹人,增強文化自信的目標。閱讀經典著作,可以給予我們豐富的精神養料,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高度重視課外閱讀教學,尋找科學的方法和靈活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
一、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拓寬學生閱讀途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一個人把某種物體或活動作為對象,而產生的具有傾向性、有選擇性的態度或者情緒。無論多大的學生都比較喜歡聽故事,老師可以選取名著中最精彩的情節,繪聲繪色地講給學生聽,并且把人物的性格特點簡單地做一下介紹,但重要的情節要留下懸念,不要告訴他們結局。當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告訴他們:“想要知道結局,請看××書或者自行查閱資料。”這時學生就會有很大的好奇心想要去看原著繼續了解故事的發展,這是激發興趣的好方法,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嚴格要求自己,汲取養料,豐富自己的頭腦,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對你所講的名著感興趣,給學生介紹更多更好的作品。除此之外,要讓學生明確閱讀目的,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
現如今由于學業的繁重以及考學的壓力,很多學生并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享受課外閱讀,我建議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去聽一些聽書軟件比如“微信讀書”“喜馬拉雅FM”“起點讀書”上的名著。另外,很多學生反映在老師講解下讀名著簡單易懂,也比較有興趣學,但自己看的時候經常因為晦澀難懂的語言就不能堅持讀下去。比如在講解課內閱讀《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和學生一起分析了王熙鳳、林黛玉、賈寶玉的人物性格特點,又多給他們講了一些關于他們的故事,課后他們帶著興趣打開了《紅樓夢》,由于有些學生文學鑒賞能力不高,看不懂也看不進去,這時下載蔣勛細說紅樓夢,聽懂后再讀就不會產生畏難情緒。也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看看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那里有很多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介紹和講解,可以便于學生理解古文,可增強古詩詞理解能力,以后閱讀到古詩詞時就不用跳過不讀了。
二、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很多學生有閱讀興趣,但他們并不知道怎么進行課外閱讀,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比如告訴學生,讀書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朗讀、默讀、精讀、略讀。好的朗讀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文學作品的思想情感,培養語感,陶冶情操。俗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默讀可以深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在讀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復讀,一些重要的文章或作品要精讀,讀書不應該只是追求數量,更應該注重精讀。就像著名美學家朱光潛說的“讀一萬本毫無意義的書還不如用讀一萬本書的時間精力去讀一本真正值得我們學習閱讀的書;粗略的讀十本書的時間可以精讀一本書十遍。舊書百讀不厭,熟讀自能深知其中意,這兩句話值得每一位讀書人去品味”,讀思結合,融會貫通,而對于不太重要或了解性的作品可以略讀。略讀對讀物求其大要即可,不用逐次研讀,有利于提高閱讀速度。
還要讓學生掌握讀書方法,如批注評點法、摘抄好詞好句法、寫讀后感法等。首先,批注評點法就是閱讀時在文中對文章進行注解和寫批語。如果是自己的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圈點”,也就是畫線或者標記各種符號,這種方法有助于讓學生下次再次閱讀時復習重點和難點以及精彩的片段。也可以在書上寫下自己的評論,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力。其次,摘抄好詞好句法。摘抄名著中的名言警句、優美華麗的辭藻、精彩的人物描寫,學生自己喜歡的任何片段或者是可以作為寫作素材的案例,可以積累好詞佳句,幫助學生歷練語言,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鑒賞力。最后,寫讀后感法。學生讀完文章或者作品都會有一些感受,把這些感受寫下來,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感受力和理解力,如果在閱讀中有新的發現,也是對文本的一種升華和再創造。
三、營造有利的閱讀環境,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校應該加強對圖書館的建設和管理,為學生提供圖書,創造閱讀條件營造閱讀氛圍。倡導經典名著的閱讀,為全校同學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糧,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在校園里插上讀書的格言牌、宣傳語,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學生在書香四溢、文化氛圍濃厚的學校學習。
教師方面要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優秀的經典作品,現在社會中傳誦的“經典著作”和“古典著作”都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人的考驗而留下來的優秀文化。
過一段時間組織學生交流讀書心得,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養成使用書面語言,正確使用語言的良好習慣,教師在旁進行補充和指點,這樣依靠長期的堅持,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種做法的前提是教師提前閱讀了大量的經典名著,所以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平時也要多讀書,讀好書,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領略語言文字的魅力,平時講課時才能出口成章,逐步讓學生也談吐生色,文筆增輝。在班主任和語文老師的幫助下,在班級的書架上擺上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文學著作,方便學生閱讀。
家長方面要為孩子買書,提供閱讀的有利條件。家長可根據老師推薦的書單買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書。學生在上學期間,能用來閱讀的實在是少之又少,因此,小節假日、寒暑假期間,是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最佳時機,但這需要得到家長的全力配合。學校和家長要多交流溝通,讓家長明白課外閱讀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讓他們監督鼓勵學生在家多讀課外書。還可以建議少數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陪同孩子閱讀,家長適時地參與孩子的閱讀,并指導孩子全神貫注地投入,這樣就能夠幫助孩子逐漸養成閱讀的習慣。總之,課外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學生的精神生活中占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語言文字的感悟力和鑒賞力,以及學生的思想修養和語文素質。我們教師就必須指導學生讀一些必要的課外書籍,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教給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營造閱讀環境,形成終身閱讀的習慣,廣泛涉獵,豐富自己的語文素養,使其形成終生閱讀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楊翼.評點式閱讀:邁向閱讀教學過程最優化[J].復印報刊資料·高中語文教與學,2011(2).
[4]鄧九平.中國文化名人書系·談讀書[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4.
[5]黃翠霞.有效的課外閱讀提高學生語文素養[J].學周刊,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