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倩
【摘 ? ?要】合唱訓練作為中職幼教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其素質的提升以及全面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中職幼教肩負著培養與教育未來祖國花朵的重大任務,不僅需要掌握相關的技能知識,也需要具備應有的藝術素養。合唱是一種需要默契配合的藝術活動,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因此做好中職幼教的合唱訓練并不容易。但只要掌握了科學的訓練方法,仍然可以大大提高中職幼教的合唱水平和藝術能力。
【關鍵詞】中職幼教 ?合唱訓練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008
中職幼教的合唱訓練需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能急于求成。因為畢竟不是專業的藝術生,相關功底和知識是有一點欠缺的。只有一步一步的夯實基礎,從最簡單的開始,才能保證他們可以更好地掌握合唱的技巧。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來進行相關的合唱訓練。
一、掌握正確的歌唱姿勢
要注重歌唱的姿勢。沒有一個好的歌唱姿勢,整個人的重心也是散的,不僅沒有舞臺表現力,而且容易讓歌唱者的氣息不穩,從而導致跑調。因此,合唱訓練的第一步就是調整每個人的歌唱姿勢,讓每個人都做到身體自然直立,保持放松,雙腳微成八字張開或者一前一后自然站立,氣沉丹田,重心平穩。歌者根據歌曲的表現形式適當增加一些動作,但切不可過于浮夸,以至于反而影響了演唱的效果。科學的歌唱方法是發出美妙聲音的關鍵,很多學生一唱到高音時就容易出現氣不夠用或者不夠穩定,聽起來很累的情況,這時候也許并不是學生本身的音域問題,而是歌唱姿勢的問題。保持身體自然直立,才更加有利于發聲,也就更容易唱出高音,也不容易跑調。在演唱的過程中,切忌不可以弓腰駝背或者身體大幅度晃動做一些復雜的肢體動作,否則將會影響到演唱的音準。
二、訓練良好的氣息
氣息是決定一首歌曲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訓練時需要十分著重關注學生的氣息問題。每次在正式練習歌曲之前,都要進行發音練習和氣息練習,即學生雙手叉腰,根據音階逐一練習,并感受自己的氣息,保證氣沉丹田,聲音是通過腹部從胸腔發出的,而不是從嗓子直接發出的,即俗稱的“白嗓”。然后,就可以開始正式的歌曲訓練了,演唱歌曲時,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分清一段歌詞中什么時候應該換氣,什么時候不能換氣,以保證氣息的流暢與穩定,同時也不影響藝術效果。另外,氣息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學生自身的肺活量,在平時的訓練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一定的提升肺活量的體育活動,如游泳、慢跑等。訓練氣息平穩也有一定的方法,比如平板支撐唱歌等。只有氣息平穩了,唱歌才會好聽,才能為合唱打好基礎。音準查的問題絕大部分都是出在氣息上,試想一個演唱者如果突然氣不夠用了,還如何唱出高音。
三、訓練清晰演唱與情感的培養
歌唱中的咬字與吐字也十分重要。合唱與流行歌曲的通俗唱法并不相同。流行歌曲含糊不清的唱法也許十分新潮,但在合唱中卻是大忌。合唱中需要每個人都咬字清晰,才能最好的體現合唱的恢弘氣勢。因此,教師在平時的合唱訓練中,需要關注每個學生的發音是否正確,吐字是否清楚。必要時,可以讓學生直接反復朗誦歌詞,以糾正每個字的發音并且做到字正腔圓。遇到外文歌曲時,發音問題更加重要,發音不準確將會大大影響歌曲的美感,從而破壞整個歌唱表演。另外,教師也需要給學生講解一些歌詞所包含的情感,并讓學生通過朗誦的方式來體會其中的情感。愉快、傷感、俏皮、恐懼等情感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歌唱并不是僅僅不跑調就可以,其中的情感是更為重要的。一個歌唱者如果在演唱時沒有情感,就不能算是演唱,而僅僅是炫技。只有飽含情感的演唱才能唱進人們的心里,像浪花一樣一下下拍打在人們的心中,從而引起共鳴。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在每節課的開始給學生聆聽一些優秀的合唱曲目,提高學生的聽覺能力和欣賞水平,用心感受藝術的美妙。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每天閑暇時安靜的聆聽一些歌曲,久而久之自身的音準和樂感也能有所提升。有時學生演唱沒有感情的問題很難自己克服時,教師可以進行適當引導,例如讓學生想像一幅歌詞所描述的畫面,把自己置身其中,體會其中的情感波動,然后再通過演唱的形式將其表達出來,或弱或強、或長或短,不同的方式都能體現不同的情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合唱與單獨的演唱并不相同,它需要幾十個人的默契配合,每個人都不應該想著突出自己,而是追求和諧。如果有些人的聲音過于突兀,反而會破壞整個演唱的和諧感。因此,教師在訓練時需要向學生們強調合作的重要性,多次訓練讓兩個聲部甚至多個聲部融合在一起,唱出最美和聲。遇到有些合唱隊員的聲音過于突出時,需要單獨進行指導,讓其和其他人可以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除此以外,聲部的劃分也很重要,教師需要對每個人的音色和音域進行評估,將合唱隊員正確劃分為高聲部和低聲部,以增加合唱表演的層次性,也避免了部分演唱者唱不上去或者低不下來的情況。高聲部和低聲部一開始需要單獨訓練,在保證音準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才可以將兩個聲部組合在一起,然后慢慢磨合,讓和聲更加和諧動人。低聲部有時很容易被高聲部的高音帶跑調,這就需要加強低聲部的單獨訓練,并適當調低高聲部的音量,以保證兩個聲部都在各自的音準上不跑調。遇到音色不和諧的問題時,教師也需要找出問題所在,保證兩個聲部做好自己的部分,不壓制對方,音量也不顯得過于弱。
總之,中職幼教的合唱訓練不同于專業選手,需要耐心以及一定的技巧,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循序漸進,一步步的訓練,必要時還需要向其講解相關的專業知識,以提高團隊的合唱水平。教師要掌握科學的訓練方法,從歌唱姿勢、發聲方式、氣息、咬字和吐字、情感表達、協作配合等多方面逐步進行訓練。相信通過一定訓練策略,學生一定可以很好地掌握合唱技巧,完成令人滿意的合唱作品。
參考文獻
[1]韋妙芳.中職院校合唱指揮訓練分析研究[J].文藝生活旬刊,2012(3):136-136.
[2]劉敏.中職校幼師專業合唱課的訓練方法的探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7):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