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英
【關鍵詞】 農村初中;閱讀教學;名著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4—0072—01
統編初中語文教材執行主編王本華認為:“在青少年階段多讀一些經典名著,既可以豐富學生的人生感受和經驗,幫助他們思考許多人生問題,啟迪心靈和智慧,又可以讓他們與那些世界級的文化大師作精神上的交流,浸潤思想,涵養情性,打好‘精神的底子,終身受益。”可見,農村初中更應重視名著閱讀教學。農村初中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名著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突破點和學生語文素養的增長點,要探索名著閱讀教學適宜而有效的方式方法。筆者認為農村初中的名著閱讀教學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名著閱讀教學要轉變觀念,激發閱讀興趣
語文教師要摒棄陳舊僵化的教學觀念,要注重教學中對學生的啟發引導,要注重把名著閱讀教學納入課堂教學,讓名著閱讀教學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師要創造名著閱讀教學的有利條件,首先要讓學生能走近名著,有名著可讀。語文教師可建議學校給每班購置一兩套語文教材配套的名著,放置在班級讀書角,供學生閱讀。語文教師也可發動學生家長給學生購買,讓學生把自己的經典名著讀本拿到班級來交流分享。農村初中教師要真正使學生實現課標提出的“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閱讀理想,還要注重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統編本”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教授強調:“要把培養閱讀興趣與習慣,當作語文教學的頭等大事”。學生有了閱讀興趣,能夠從名著閱讀中獲得愉悅感,才會自覺徜徉在書海中,形成較持久的閱讀興趣,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名著閱讀教學要“厚度”和“廣度”相結合
初中統編教材每冊書都編排了與課文相關的兩部名著,教師一方面要合理規劃閱讀進度,并提出每一階段的閱讀重點或閱讀任務,指導學生根據閱讀方法閱讀,多讀整本名著,讀出“厚度”;另一方面要多推薦其他適合初中學生閱讀的經典名著或相關書籍,讓學生廣泛閱讀,讀出“廣度”。如閱讀了冰心的《繁星》《春水》,教師還可推薦冰心的《寄小讀者》《我們把春天吵醒了》等作品讓學生閱讀,引導學生感受并學習冰心詩歌和散文的細膩柔美、清新自然的特點。閱讀名著的“厚度”和“廣度”相結合了,學生才會有自己的閱讀世界,才會沉浸在自己的閱讀世界中。“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農村初中學生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靜下心來閱讀名著,形成自己的閱讀世界,閱讀能力才會不斷提高,寫作能力也會不斷提高。
三、名著閱讀教學的施教方法要靈活多樣
農村初中的名著閱讀教學要特別注意施教方法的靈活多樣,如課內閱讀教學與課外自主閱讀的結合,精讀和泛讀的結合,閱讀與實踐的結合等。如課堂上學習了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后,教師可向學生介紹魯迅的《朝花夕拾》里還有《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五猖會》《無常》等有趣而發人深省的故事。教師可安排學生課堂上閱讀《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兩篇小說,并給學生作簡要的講解,課外再讓學生閱讀《朝花夕拾》里的其他文章。學生閱讀了《朝花夕拾》的其他散文,課內的學習與課外的閱讀互補,才會對魯迅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思想有較清晰的認識,進而加深對魯迅及其思想的認識。農村中學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開展閱讀名著的活動,包括開展名著故事會、舉行名著朗誦會、舉辦名著警句格言書法展等。這樣的創新活動,既能調動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和積極性,又可以體現他們閱讀名著的實際效果。
四、名著閱讀教學要注重實效
統編語文教材中的“名著導讀”都有名著介紹、閱讀方法指導、相應的專題探討等內容,以強調和彰顯名著閱讀的重要性,并力求增強教學中的可操作性。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有具體的教學計劃,安排好名著閱讀教學和活動的整個過程。名著閱讀教學和活動既要落到實處,又要講求實效。教師在課內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多指導閱讀的方法,多留給學生閱讀的時間,多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交流。每一部名著閱讀,都要力求學生有實實在在的收獲。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摘抄名著中的精彩語段,借鑒仿寫名著的精彩語段來練練筆,做好每一部名著的閱讀筆記;也可要求學生寫一寫名著讀后感、編排演練名著小話劇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見金。”農村中學教師在名著閱讀教學中要不辭辛苦、想方設法、盡心盡力,名著閱讀教學才會落到實處,取得實效,農村中學生才會通過名著閱讀取得“真經”,以至受益終身。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