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招喜
【關鍵詞】 小學語文;農村小學;核心素養;原因;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4—0070—01
長期以來,農村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與城市小學生相比存在著明顯的差距,這是不爭的事實。那么,如何縮小和改變這種差距呢?也是大批農村語文教師苦苦探求的課題。作為一名農村的語文教師,筆者也在不斷地探索并實踐著,下面就談幾點體會。
一、原因分析
同樣的課程標準、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師資,為什么農村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和城市小學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內因。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大多數教師在課堂上仍沿襲“一本書、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始終是課堂的主角,而學生則是配角。再加上評價手段落后,應試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也影響著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二是外因。作為語文教師,我們都知道讀課外書的諸多益處,但是實際情況卻令人吃驚。據筆者調查,班里學生的課外書無外乎是優秀作文、童話故事之類的,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課外書卻越來越少,學生越來越沒時間讀,影響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二、培養策略
1. 轉變觀念,深刻理解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痹谡Z文教學中,必須使全體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核心素養。那么,什么是語文核心素養?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十分豐富,它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有機融合。語文核心素養不僅表現為有較強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表現為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和一定的語言文化積淀。因此,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首先,教師要有深厚的語文功底。讓自己有空余時間讀書、寫作、充電、思考,廣交朋友,拓寬視野;教師要深刻地解讀教材、熟練地駕馭教材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樣教學一堂課,可以出神入化,點石成金,才能創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課堂,為學生的幸福生活和健康成長奠基;教師只有用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法,才不至于通過加班加點,死記硬背,用題海戰術既累了自己,又苦了學生。其次,教師要提高自身教育科研能力。如,進行備課思考、優化課堂設計、寫教學反思,進行調查研究、課題研究、創作教研等,在不斷的實踐中提升教學水平。
2. 激發興趣,讓語文與學生生活接軌。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笨梢?,教學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也當如此,要知道生活充實精彩,學生語言表達方可暢快淋漓,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如,在教授《金色的草地》后,筆者領著學生走出教室,指導學生按由近及遠的順序觀察家鄉雪后的獨特“草地”,學生不僅興趣高漲,而且小練筆中“走出教室,眼前,麥苗被白雪覆蓋,踩上去吱吱地響,蘋果樹像站崗的士兵,守衛著家鄉寂靜的大地……遠處,一座連一座的高大的白山,朦朦朧朧,若隱若現?!崩L聲繪色地表達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
3. 多讀多背,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一個人語文核心素養的高低,關鍵在于個人對語文主動積淀的厚實程度?!案褂性姇鴼庾匀A”,當語文積淀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在人身上形成一種富有個性的文化底蘊。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筆者特別重視學生古詩文的積累,每學期5次古詩文朗誦比賽是班里一直堅持的活動。另外,筆者還要求學生閱讀中外名著,如《傲慢與偏見》《紅與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沈石溪動物小說》《海底兩萬里》《老人與?!贰陡概c子》等,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小學階段是人生中記憶力最旺盛時期,通過多背誦,讓學生積累大量的佳辭妙句、精美篇章,不斷充實語言庫存,以便將來“用有所學”。多讀多背,是拓展語言能力唯一的好方法,同時也使學生受到人文的熏陶,有利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
農村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師只有緊跟時代的步伐,深刻理解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課堂走進豐富多彩的生活,從多種渠道熏陶或感染學生,讓學生慢慢進步,慢慢花開。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