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金桂 郭曉燕
【關鍵詞】 科研興教;科研興校;校本培訓;課程理念
【中圖分類號】 G62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5—0030—01
科研興教,科研興校,向教育科研要質量,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指導思想和工作思路。作為實施素質教育主體的小學教師,如何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質,努力向科研型教師轉化,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課題。科研興教、科研興校,教師是研究者。因此,只有立足本校,以師德增強人格魅力,以制度提升教育能力,以科研挖掘質量潛力,以特色擴大辦學張力,以改革增加學校實力,求真務實,才能推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一、加強教研工作
學校是真正發生教育和進行教育的地方。學校是教育的主體,發展教育必須通過發展學校來實現,改革教育必須通過提升學校教育能力來實現。我校是一所地處大漠深處的學校,遠離城鎮和鄉村,教育教學業務活動只有依靠酒泉市教育局,校與校之間縱向、橫向的交流機會很少,教學研究活動只能在本校進行,“以校為本”也就成為了我校教學研究的支柱點。
1.加強理論學習。在抓好師德、師風教育的同時,我們十分重視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業務水平、教學方法、教學技能的提高,不斷促使全體教職工實現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轉變,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三個更新。一是從加強素質教育基本理論學習和研究入手,更新教師教育觀念;二是加強新課程、新理念教學改革實踐的引導和指導,更新教師教育教學觀念。三是通過課題研究推動教學改革,更新教師教育教學觀念。
2.加強業務學習。積極鼓勵支持教師提高知識素養和學歷水平。要求教師多閱讀教育教學雜志,多上教育網站。多形式、多渠道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業務水平和教學技能。
3.加強內外交流。學校想方設法為教師創設學習提高的機會,近年來選派教師到酒泉、蘭州、北京、西安等地參加各類培訓、聽講座、聽課活動。學校還先后請甘肅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弋文武,酒泉市的教研員,實驗小學的領導、教師來校進行新課程培訓,實行手把手、面對面的指導。
4.堅持校本培訓。學校加大校本培訓,通過課堂教學進行以教促研,以研興教,堅持每周二業務學習、集體備課探討教法。教研活動由教研室、年級(教研)組長負責,定期活動。學校還開展“八個一”活動,要求每位教師做到每年讀一本教育著作,并結合教學實際寫一篇有質量的學科論文;評價一堂研討課;通過教學隨筆、課題研究改變教師的思維方式和學生的學習習慣,并培養師生的公民道德意識,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
5.更新課程理念。我們通過平時的隨堂聽課、骨干教師的研討課、青年教師的匯報課和評優課等形式,有目的、有計劃開展研討指導工作,教師運用新的課程理念、新的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的實踐,不斷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6.開展“青藍工程”。通過“青藍工程”活動,老教師把自己多年在基地的教學、班級管理經驗傳授給青年教師,青年教師把地方新的教學信息帶給老教師,共同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二、注重教研實效
教育研究向學校回歸,向教師回歸,向教學實踐回歸,是當今世界教學研究的共同趨勢。實踐性是小學教學研究最根本的特征。對小學教師而言,不能解決自身真實教學問題的研究,不能提升教學水平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研究,不能促進自身專業化發展的研究,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研究。
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旨在促進學校的發展,使教師具備研究的職能和能力,形成自我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創新、自我超越的內在機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化組織。
我們要求每位教師寫課后反思,在反思過程中,教師針對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找新思想、新策略來解決面臨的問題。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只有在經常性的反思中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三、教師反思的幾個方面
一是教學后反思。在課堂教學后,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并在每課教案后寫出教后反思。這樣,不斷發現問題,找出存在的差距和產生問題的原因,通過研討,逐步提高教師的反思力度和深度。
二是教研后反思。通過教師之間的交流、研討、切磋,反思自己的教學行動。
三是參觀、培訓后反思。要求教師每次參加上級組織的培訓、觀摩、聽課、學習后,分享自己的見聞和感想,針對自己的教學實際進行反思。
四是聽評課后反思。我校在每次公開教學活動后,組織聽課教師運用相關理論進行評課,上課教師和聽課教師相互交流,再把聽課和評課所得投入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再進行反思,周而復始,不斷提高。
五是研究后反思。教師通過論文、心得、案例分析和調查報告等形式升華自己的認識,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我們和許多先進的學校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解放思想,勵精圖治,我們的教研質量才能不斷提升。我們將牢牢抓住這難得的挑戰和機遇,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不斷提升課程改革的廣度和深度,塑造智慧的教師,培養智慧的學生,實施智慧的教育。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