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馨蕾
摘 ? ?要: 素質教育對大學生全面發展,特別是創新能力的提高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高校為研究主體,以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為研究對象,闡述了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的辯證關系,提出了素質教育對創新能力影響深遠的觀點,主要體現在它能豐富大學生的創新知識、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拓寬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技能四個方面。
關鍵詞: 素質教育 ? ?創新能力 ? ?培養方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素質教育對于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創新能力提高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能否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級人才,是檢驗高校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因此,許多高校都把加強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作為當前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本文立足現實,研究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的關系,進一步探討高校素質教育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影響。
一、高校素質教育的內涵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個方面。在教育的不同階段,不同類型的素質教育側重點有所不同。高校素質教育可理解為:以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為根本宗旨,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一種將傳授專業知識技能、培養科技創新精神和能力等融為一體的開放式教育。
高校素質教育意義深遠,其一,高校素質教育是時代的要求,新形勢下大學生是未來的棟梁之才,是祖國的希望,為適應知識經濟和創新時代的要求,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要具有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號召下,大學生要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只有提高素質,增強創新意識和能力,才能為社會所接納(1)。其二,高校素質教育作用非凡,總體而言,素質教育一來可為創新能力培養提供廣博的知識基礎,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精神和創新思維,完善思維方式,二來可鍛煉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將創新想法付諸實踐。
二、高校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培養的辯證關系
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辯證的互動關系(2)。
就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的本質關系而言,素質教育是創新能力培養的前提,創新能力培養促進素質教育的提升。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和核心內容是以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創新教育。反過來,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創新教育不僅是素質教育本身的目的和發展要求,還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根本方法。
就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的作用關系而言,高校加強素質教育可以有效完善大學生知識結構,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大學生獲取各方面學科知識,為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理論基礎。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能充分顯示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踐性、批判性,能發揚冒險精神、合作精神等可貴品質,能豐富想象力、創造力等,增強素質教育效果,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
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教育相互作用,只有將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教育有機結合,高校才能培養出創新型人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未來社會及學生自身成長發展的需要(3)。
三、高校素質教育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影響
以往教育方式側重理論教學,模式單一,后勁不足,創新能力培養效果較差,素質教育是一種以培養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的教育,核心和關鍵是創新能力教育。高校素質教育是目前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體現在能豐富大學生的創新知識、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拓寬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技能。
1.高校素質教育能豐富大學生的創新知識
科學文化知識是一切創新行為的基礎,是大學生提高創新能力的必要條件,但僅僅擁有科學文化知識是不夠的,創新行為還需要健全的、龐大的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應該是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是綜合化、具體化的,如果沒有如此豐富的知識體系作支撐,創新行為就會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尷尬境地,甚至失去創新價值。
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立足點正是促進綜合性學識的掌握。它能為創新活動提供理論支撐,幫助理清新事物之間的內在關系,并提供試驗標準及試驗方法,只有在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創新活動才有理論背景,才有價值導向,違背科學和人文的創新則可能會給社會和人類帶來更大負面影響。因此,高校進行素質教育能以多學科知識為媒介,使大學生開闊眼界、豐富思想,使大學生的基礎知識更加廣博,知識結構更加合理,為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充分發揮夯實堅定的知識基礎(4)。
2.高校素質教育能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是一個復雜、漫長而煩瑣的過程,想要在困難的情境下堅持自身的方向,就需要有良好的科技創新精神作為支撐(5)。創新精神是指能夠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觀點的思維能力和進行發明創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氣和智慧。創新精神的內涵豐富,在創新活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創新精神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環節,是創新活動的動力源泉,沒有創新精神就難以有創新行動,即使有創新,往往也是淺嘗輒止、半途而廢。創新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總是充滿困難和荊棘,因此,創新務必先培養創新精神。
高校進行素質教育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第一,素質教育是培養人的綜合素質使之最終內化為特定人格和修養的教育,通過培養大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培養大學生勇于開拓、不畏艱險的品質,培養大學生堅持不懈、越戰越勇的意志,從而促使大學生逐漸形成積極的創新精神。第二,素質教育培養敢冒風險的精神和承擔風險的魄力,所有創新者無不是在沒有先例、前路不明確的條件下開展創新活動的,只有擁有敢為人先的品質,才可能邁出創新的第一步。第三,素質教育培養合作精神,遇到困難時,團結一心,各司其職,才能將問題迎刃而解。因此,高校進行素質教育,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創新人格,能為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條件。
3.高校素質教育能拓寬大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進行創新活動的第一步,是創新活動的重要基礎和核心環節,創新思維的作用在于創新靈感的激發并將豐富的知識轉化為相應的創新能力。要想強化創新思維能力,不僅要求符合事物的客觀性和邏輯性,還必須擺脫傳統邏輯思維的限制、突破思維定勢的桎梏,訓練思維方式。應試教育往往說一是一,導致思維固化。
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第一,能使大學生充分領悟知識精髓,把積累的學科知識內化于心,幫助大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第二,素質教育能提供更加廣闊的視野,幫助大學生發現新事物,產生新觀點、萌發新想法。第三,素質教育培養多維思考的習慣,使大學生對于問題能夠從多角度多方位進行分析,并主動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或應對策略。第四,素質教育能培養一反三的思維能力,更加注重事物之間的矛盾及內在聯系,觸類旁通,從而提出更多的新觀點或更多的解決思路。第五,素質教育能培養歸納與演繹能力,使大學生善于發現事物的內在規律,更好地進行總結與推理。綜上所述,高校素質教育對于加強大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4.高校素質教育能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技能
創新技能是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創新技能主要包括試驗技巧、操作能力、創新技法的運用、創新效果的表現與物化等。要求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調動自身知識儲備提出設想解決問題。二是實踐能力,也就是利用實際操作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并在實踐中得到驗證,從而達到創新目的。當前高校教育體系頗為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采用一定的教學手段對大學生進行訓練,但教學和訓練技巧單一情況仍然存在,影響其對更具綜合性、復雜性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阻礙創新潛力的開發。
高校加強素質教育,第一,能培養大學生的自學能力,大學生進行創新活動時,不僅能將已有知識發揮表現,還能在遇到問題時自主學習、自我提升,善于翻閱資料,為我所用。第二,能培養大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問題的剖析和反復研究激發創新意識,并利用已有知識體系解決問題,完成完整的創新思路。第三,能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實現想法,做思想的行動派,不再紙上談兵光說不練,并通過反復試驗驗證結論。由此可見,高校素質教育對于提高大學生創新技能具有重要意義。
四、結語
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復雜的,僅靠傳統教育方式無法滿足創新人才培養要求,高校加強素質教育,對于豐富大學生的創新知識、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拓寬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技能等方面都具有特殊作用和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1]胡寶林等. 大學生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2,2(1):52-54.
[2]張雪蓮等. 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 農業圖書情報學刊, 2010,22(10):264-267.
[3]劉淑波. 工科院校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培養的對策研究[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2):107-108.
[4]汪帆. 人文素質教育對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影響[D]. 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1.
[5]李冰. 人文素質教育對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影響分析[J]. 科技資訊, 2016(23):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