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
【摘要】隨著新時期發展,人工智能被廣泛運用到教育領域,作為高職教育工作人員,在有效的研究高校教育教學過程,要重視以人工智能為背景,積極進行有效的教學實踐,以提高教育水平,進一步為國家培養更多綜合型實踐人才。
【關鍵詞】高職教學 ?人工智能 ?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7-0255-01
引言
現階段,高校教育教學迎來新機遇,為了不斷探索更加完善的教學模式,本文基于對人工智能教學模式的分析,進一步闡述了其助力作用,提出了幾點有效的融合策略,希望分析能夠為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深入開展提供有效保證。
1.人工智能技術對高職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化作用
1.1更加有助于因材施教
在人工智能高校教育的過程之中,教師通過高度利用好人工智能的技術手段,能夠有效幫助認知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的問題與不足,從而出具更有針對性且有價值的教學方案。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幫助下,能夠有效突破原有傳統教學中的各類束縛,使得教學更具備應用價值與針對性。人工智能的出現,能夠切實幫助高職學校的從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轉變為更為靈活、多變的定制化教學模式,尤其是每一位學生所學習的內容也存在較大的區分。不僅目前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更好幫助教師展開教學工作,更有可能將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顛覆,出現極大的改變、調整和優化。
1.2提高教師的工作質量
目前,已有大量基于知識圖譜的自動命題技術的研究。在人機協同的教學環境中,教師可以根據知識圖譜選擇一些知識點,計算機基于教師選擇的知識圖譜的內在關系自動命題,然后利用基于人工神經網絡的主觀題自動判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有機融入高職教育的過程之中,能夠切實降低教師所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并且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師教學的效率,從而降低人工成本、時間的支出。由此可見,未來人工智能將逐步代替教師的存在,取代不必要且時間耗費相對較多的工作,讓教師專注于提升教學質量、落實班級管理等復雜工作。
2.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校教學策略
2.1高職教育模式從靜態型向交互型轉變
在當前我國高職教育更多強調體驗式服務教育的基礎上,教師更多需要關注的是學生綜合、全面地發展,有效帶動學生主管學習的意識,并且從潛移默化間幫助其培養創新意識等,使得學生不僅學習到了理論知識,更能豐富自己的創造力。針對學生而言,不能只滿足于將理論知識記憶,而是要做到從理論知識高度結合實踐生活,做到學以致用,即從靜態型學習向交互型學習展開轉變。通過人工智能學習的大環境背景,能夠更好幫助學生學會從不同的知識結構內容之中,發現問題的本質與思維,從而自主搭建思維結構,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所謂的交互,除了信息知識的交互以外,還要鼓勵學生多加與教師、學生之間展開討論和分析,從而學習其他學生之中的學習經驗與益處,做到有針對性地改善自己的學習不足與缺點。
2.2認知智能技術促教學測評的自動化
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技術之中的圖像識別技術越發成熟,不僅能夠對電子信息化的相關信息數據做出認知和反饋,針對相對較為模糊或手寫文字信息也能夠展開識別。例如,作文一直是高職學生學習過程之中所遇到的重點與難點問題,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有諸多的正向推動作用。在初期,人工智能系統能夠在包括計劃、開頭、結尾、情節、論點等幾個方面與維度對學生的作文展開評價和分析,并持續對學生的寫作展開跟蹤。學生根據系統的反饋展開修改,并最終由教師與系統共同評定。此外,人工智能系統大多與互聯網相連接,在完成點評與分析后學生可選擇是否上傳至互聯網平臺,以供更多的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考和分析,以求更有針對性地找出其他的問題與不足,做到及時的調整優化,不僅能夠更好激發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好奇心與熱情,還能提升學習效果。
2.3智能導學,智能在線考試
人工智能最大的優勢在于,能夠對各類的數據信息做出自主的分析與考察,即完成智能導學。針對學生最近的學習作業、學習情況做出深度的分析與測算,精準推測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做到個性化的學生學習路徑規劃,使得學生學習更具備價值。而學生需要進行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之中,系統還能夠做到整個知識點的分析和掃描,為學生篩選出重點、難點,做出更深層次的學習。同時,系統還能以此為依據積極影響教師的備課環節,使得教師備課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效率、改善質量,為學生帶來最佳的教學。
人工智能的出現,還能夠幫助教師完成試卷批閱的相關工作,通過預設答案幫助教師快速完成試卷修改的任務,同時掃描技術還能夠發現試卷雷同的現象,做到從根本上避免了學生舞弊的行為。人工智能的引入,還能夠幫助教師在每一次的測試完成后,深度分析此次試卷的不足之處與可取之處,驅動教師吸取經驗教訓,為下一次提升教學質量夯實基礎。
結束語:
總之,為了提高高職教育教學水平,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從而保證教學效率與質量,通過本文的進一步闡述,希望能夠為相關教育教學工作開展提供有效參考。
參考文獻:
[1]朱芳.高職人工智能課程教學方法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12):9-10.
[2]李東,張貝貝.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創新研究[J].電腦迷,2018(07):55.
[3]趙彩霞,張佩,劉汶德.人工智能時代高職會計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財會學習,2018(08):159-1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