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玲
摘 ? ?要: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深深地植入課堂教學。有效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與英語課程進行整合,有利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交際環境,有利于促進學生通過各種媒體形式獲取教學信息。信息技術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方式,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活躍了教學氛圍。如何將信息技術有效運用到英語教學中,已成為創新課堂的選擇之一。
關鍵詞: 信息技術 ? ?多元多維 ? ?英語教學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合信息技術強化課堂效果,改變以往的教育教學方式以滿足學生英語學習的多種需求,成為構建以信息化為主的全新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因此,要不斷強化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學會合理而科學地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并將其應用于英語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順應當今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在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趣味性的同時,發揮這種現代化教學平臺的優勢作用,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與層次,迸發出更多英語教學的智慧火花。
一、通過信息化教學實現“激興趣,樂學習,尋節奏,感幸?!钡哪繕?/p>
1.多元化信息技術平臺保障學習資源的豐富,提升興趣指數。
多元化的信息技術大大提升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指數,讓學生大膽參與聽說活動,確保在積極探索過程中體驗幸福感。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有意識地根據課堂情況安排各種小韻律活動,使學生真正“動”起來,能夠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體驗,進一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好地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課堂效率的提高離不開學生與教師的完美合作。把信息化媒體運用于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采用圖文并茂與聲音相結合的形式,從視、聽、說多方面調動學生的感官,打造高效課堂,學生樂于學習,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感知體驗,課堂效果自然會強化。在教學過程中,視聽說知識在舒緩自然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學生的自信心自然增強,自然能感受到英語課堂的幸福感。
2.巧用多維信息技術,師生互動“能說、會說、敢說、樂說”。
小學英語學習關鍵在于視聽說的訓練,運用多元化信息技術創新師生互動環節,激勵學生對英語學習“看的清,聽得懂,說得出、愿意說”。教師和學生一起設計多樣的視聽說訓練場景,讓學生克服心理因素的影響,大膽開口說英語。學生利用模仿跟讀各種英語的音頻、視頻資料中話劇類型的情節,逐步增強英語視聽說能力。英語趣配音成為眼下流行的學習活動。重新組合的視聽說練習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英語口語的語言魅力,真實感受英語運用的語言效果。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要在培養學生視聽說能力的基礎上,強化學生的英語語感、英語意識,教師巧用多維的信息技術,讓學生真正“能說、敢說、會說、樂說”英語。
二、結合信息技術營造寬松環境,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語言學習是幫助學生與他人進行交流的一項工具。口語訓練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所在,讓學生可以暢所欲言才能抓住小學英語教學的內涵。傳統課堂的“師問生答、師讀生復、師說生做”已經難以滿足當前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要求。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掘生活中的信息,走進小學生的“年代”中,聯系英語口語教學。這樣學生才會感興趣,才會主學。課堂上通過CD-ROMs、Flash、圖片等教學形式,為學生塑造了寬松而自由的學習場景。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應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充分訓練了英語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口語的能力,培養了語言運用能力。
比如:在講授魯教版教材三年級下冊《What are these?》一課時我引入動物園zoo的圖片,帶領學生走進動物園,利用多媒體播放《Lets all go to the zoo》調動了學生的熱情,激發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欲望。接著用PowerPoint呈現動物園里的動物:elephant, tiger, monkey。直觀形象地動物圖片呈現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很快掌握了這些單詞。在我提出問題:What are these?后,學生很快答出:They are elephants./ They are tigers./ They are monkeys...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將文本內容呈現后,會利用CD-ROMs將文本情景重現,讓學生分角色給劇中人物配音,或是在此情景下組織小話劇場景演一演。學生們很喜歡這個環節,為了和劇中人物標準的發音相一致,學生會做好練習,不斷糾正發音,模仿語音語調。學生在視覺、聽覺全方位刺激的過程中,收獲了新知識,提高了口語水平和口語的能力。教師通過練習檢驗學生的口語水平和知識掌握情況,這樣既能突破英語口語教學的重點,又能培養學生的英語朗讀能力。
三、整合英語創新教學與信息技術,重視學生的文化底蘊
利用信息技術拓寬學生的視野顯得尤為重要。英語學習作為語言類的學習,必須注重文化底蘊的理解,小學英語學習需要讓學生初識西方文化的背景,提高逐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能力,才能發展學生的視野。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彰顯對本民族文化底蘊的優勢,同時讓學生對西方文化底蘊有初步的理解,發展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1)。英語語言的學習,只有對所學語言的文化底蘊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在運用時做到游刃有余。例如,學習節日一詞“Christmas”時,通過大家比較熟悉的歌曲《jingle bells》導入,引入西方的“Christmas Day”。教學過程中用圖片和視頻呈現,講解西方圣誕節的來歷和習俗。情感拓展部分,用中國的“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形成對比,從而過渡到對比中西文化的差異。在對比過程中,注重運用信息技術的媒體平臺,展示中國春節和西方圣誕節的異同,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更加肯定中國的文明。
四、信息技術獨有的“媒體方式”彰顯英語創新教學中的優勢
很多APP的出現提升了小學英語教學效率,比如“一起作業”、“樂教樂學”等軟件的應用給予學生英語學習更多主動權,讓學生可以在軟件的幫助下選擇性地學習。
1.一起作業激發閱讀興趣,一起游戲將快樂進行到底。
“一起作業”是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非常有創意地設計并開發了融娛樂性為一體的學習平臺,讓學生可以利用軟件進行精心的預習和復習,教師可以通過這款軟件,在平臺上布置作業,家長可以利用這款軟件,查看孩子的學習進度及完成情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對APP的不斷更新,更適合于訓練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一起作業可以為學生提供配音或繪本閱讀,學生借助配音小游戲練習口語,在不斷地模仿和跟讀練習中糾正不良發音的同時,大大提升了英語聽力水平。
2.樂教樂學開展家校合作,搭建同步共享交流橋梁。
樂教樂學是一款專門設計的家校溝通應用軟件。此軟件功能更加強大。它既有作業布置、在線交流等基礎教學功能,又可以針對小學英語教學的要求,將一些比較有趣的英語小任務布置給學生。教師只需要通過軟件發布相應的活動要求,然后讓學生借助圖片、視頻等現代學習途徑掌握,全程可以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和交流,家長也可以參與到英語活動當中,樂教樂學在網絡環境下才能夠應用,通過APP查看相關的學習內容,學生容易接受這種學習方式。
3.微課教學時短效高,提高學生感知與思考積極性。
微課是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活動的某一特殊過程,它的特點是把教學內容借助信息媒體向學生展現。在信息時代用微課輔助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種方式。當然,微課教學應該注意時間上是否合適的教學原則,從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出發,利用三到五分鐘的簡單時間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教學是一種更加追求教學質量的碎片化方式,只有設計精美的微課才能捕獲學生的心理訴求,引發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當然,微課教學也可以嘗試捕捉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比較經典的某一階段,設計學生微課,不局限于教師微課。
4.微語音互動提供師生對話途徑,隨時隨地實現家長監督。
小學英語的課程資源是多元的,探尋符合小學生學生規律的策略,強化英語學習意識需要提供小學生線上線下學習英語的平臺,做到多說、多練。利用QQ語音和微信語音的微語音互動方式,教師時時與學生互動互通,對提高小學生應用英語的視聽說能力,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當前,這應是最受師生歡迎的一種在線英語口語對話和交流方式。微語音互動的特點是師生對話隨時隨地,教師利用對學生的聽說讀寫進行授業解惑。教師在傾聽學生的發音之后,可以從語法、語調等角度對學生做出糾正,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探討,督促學生更好地完成英語作業,這樣既提高了學生英語對話的自信心,又提高了中小學生的學習樂趣。同時,家長也能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有效監督監管,家長認可度比較高。
綜上所述,多元多維的信息技術創新了小學英語教學的授課方式模式。信息時代,小學英語教師應該以更嚴格的標準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不斷努力,勇于探索,讓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英語創新教學進步發展,培育小學英語的學科核心信息素養。
參考文獻:
[1]錢伊琳.淺談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J].新課程學習(上),2012(09):129-131.
[2]蘇婧彥.快樂學輕松教——基于信息技術條件下“一起作業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6(35):26-28.
[3]張玉琴.淺談微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0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