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校零起點學生較多的背景下筆者通過對《英語課程標準》以及目前我校零起點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現狀的分析,以及對補償教學等理論的研究,嘗試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零起點學生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課堂中。希望以此來提升零起點學生聽說技能。
【關鍵詞】新課標;聽說技能;零起點學生
【作者簡介】張露茜,常州市西林實驗學校。
《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指出:語言技能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以及這些技能的綜合運用。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這些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同時,《新課標》中還提到聽、說、讀、寫既是學習的內容,又是學習的手段。語言技能的標準以學生在某個級別“能做什么”為主要內容,這不僅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學合理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摘自《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聽說技能是語言交流的基本技能,也是學習一門語言的必要手段。因此,聽說技能作為中學生學習英語的一項重要途徑,在英語教學中十分重要。
我校地處常州市城郊結合區,周邊有城西物流中心和凌家塘批發市場。因此,我校大部分學生屬于外來務工子女和隨遷子女。這些學生中有大部分學生因為在小學階段接受的非正常化和非正規化學習,導致他們在英語學習上基本處于零起點或低起點的狀況,他們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在進入初中后,這些學生進入正規教育系統與曾經系統學過英語四年的學生一起學習,難以應對這些差距,最終失去信心和興趣。而這些零起點學生與系統學過英語的學生最大的差距則體現在聽說能力上。因此,針對這些零基礎學生的聽說技能訓練十分必要。
1.英語發音。由于這些學生在小學階段缺乏正規和系統的學習和訓練,在英語發音上存在極大問題,這也導致這類學生進入初中正規系統化學習氛圍后,難以很快融入這樣的氛圍并且容易產生自卑感,缺乏自信,課堂上不敢說,不敢練,導致學習興趣急速降低。在日常聽力訓練中,這類學生難以分辨所聽內容。因此,學習和掌握英語發音規則,掌握正確發音、語調、重音等,對于提高這類學生聽說能力起到基礎作用,也有利于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2.詞匯量的匱乏。詞匯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在聽的過程中,即使學生能分辨出詞匯的發音,不知其意,也會影響他們的聽說水平。這類學生在小學階段沒有增加詞匯量的意識與習慣,所以在詞匯量上極度匱乏,造成聽說能力障礙越來越大。培養學生養成積累詞匯量的習慣能有效的幫助他們提高聽說能力。
3.語法知識的欠缺。由于這類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語法知識掌握不牢固,他們很難在聽力中分辨出長難句型,這直接影響學生在聽說訓練中如何分清主次,導致他們無法拆分句子結構,理解語句正確含義。所以,針對這類學生的語法知識訓練能幫助學生理解所聽內容。
1.創設聽說型課堂,營造課堂聽說氛圍。課堂教學是學生進行聽說訓練的主要環節。因此,筆者嘗試在課堂教學中增加學生聽說能力訓練機會,例如將書本中每個單元的Welcome ,Reading 等部分的初次呈現都以聽短文回答問題或選擇正確選項等形式出現。在課前導入中做好生詞、疑難短語、句型結構鋪墊,幫助他們有效的對所聽內容進行辨析和理解,并且在課堂上以同桌一問一答形式來進行操練。另外,筆者嘗試在課前導入環節中,增加學生對生詞和疑難短語句的多種朗讀形式,以讀的形式增加說的機會,降低說的難度,加深對新授課的內容的記憶。筆者所做的這些嘗試,立足于創設一個聽說型課堂,讓學生抓住課堂每一次鍛煉的機會,利用多種課堂操練形式,增加課堂趣味性,幫助這類學生通過操練培養興趣和自信,強化聽說能力的訓練,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2.結合教材,進行課堂聽說訓練測試。在日常教學中加入聽說訓練需要以教材課本為基礎,結合教材,進行合理的聽說環節設計。蘇教版牛津英語在每個Unit都設置聽說技能課即Integrated skills。因此,筆者在這類課中都側重聽說能力訓練。結合補償教學理論,筆者嘗試在課前導入中將聽力內容中出現的短語、句型稍作解讀,給基礎薄弱學生做好聽前鋪墊,降低聽的過程中難度。同時,每次聽前都進行聽力技巧指導如首字母縮寫、聽前猜測等方法,并且帶著他們去預測、運用這些技巧。筆者認為對于聽力能力的訓練,在做了語法、語音、詞匯量等積累的情況下,還要注意方法和技巧的訓練。對于口語,每個integrated skills課程中都會有實用對話的訓練如電話用語,筆者會帶著學生在練習對話后進行改編和角色表演。讓學生融入到語言情景中,產生敢說想說的興趣。
3.利用信息技術輔助聽說教學。
(1)由于學生缺乏英語聽說訓練的語言環境,筆者認為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給予老師極大的幫助。筆者利用網絡資源在教學中下載課文配套動畫flash、朗讀材料、課前導入原版電影片段等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加課堂趣味性,糾正學生發音,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2)引導學生利用人機對話形式來訓練聽說技能。江蘇早在很多年前就在中考中加入人機對話考試模式,這一模式有效提升學生聽說技能訓練的效率。我校利用人機對話平臺進行專業訓練,從七年級入學開始,每學期均開設人機對話課程,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訓練中掃除聽說障礙,提升聽說技能。
綜上所述,中學生聽說技能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對于零起點學生,這類技能的訓練筆者認為更需要結合課堂、教材、信息技術以及補償教學理論等多種要素的支撐和幫助才能有效提升。以上便是筆者對于零起點學生的聽說技能的提升進行的嘗試,日后筆者還會繼續探索更有效策略。
參考文獻:
[1]陳琳,王薔,程曉堂.新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