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爽 趙玉丹 董 明 侯麗華 孫麗欣▲
1.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血液透析室,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
2.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腎內科,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
3.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內分泌科,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
終末期腎臟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指各種腎病的終末階段,一般腎小球濾過率降至15mL/(min·1.73m2)以下時即可診斷該患者為終末期腎臟病[1-2],毒素在患者體內的累積會引起如惡心、嘔吐、胃納差等癥狀,對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極大的損傷[3-4]。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現階段治療終末期腎病的首選方法,具有減少交叉感染、保護殘余腎功能以及減少醫療費用特點[5-6]。互動式健康教育規范是解幫助患者解決健康知識相關問題的醫護雙向型活動規范,通過醫護人員與患者的交流活動提高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激發患者的主觀能動性進而保證護理活動的高校進行[7]。本研究選取2016 年6 月~2017 年6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2 例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將互動式健康教育規范與居家腹膜透析結合起來,探究互動式健康教育規范對改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 年6 月~2017 年6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并進行居家腹膜透析的92 例終末期腎臟病患者,其中男57 例,女35 例,年齡40 ~62 歲,平均年齡(55.3±6.7)歲,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24 例、梗阻性腎病21 例、原發性高血壓19 例、糖尿病25例、多囊腎3 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患者46 例,其中男28 例,女18 例,平均年齡(54.9±6.3)歲,慢性腎小球腎炎12 例、梗阻性腎病11 例、原發性高血壓9 例、糖尿病13 例、多囊腎1 例;對照組患者46 例,其中男29 例,女17 例,平均年齡(56.3±6.8)歲,慢性腎小球腎炎12 例、梗阻性腎病10 例、原發性高血壓10例、糖尿病12 例、多囊腎2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納入標準:(1)患者進行居家腹膜透析3 個月以上;(2)患者行動方便且無溝通障礙;(3)患者病情穩定;(4)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且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患者由嚴重新、腦、肺或其他臟器并發癥;(2)患者行動不便或因其他原因不能保證參與健康教育。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會審批通過。
1.2.1 對照組干預方法 對照組進行出院前常規健康教育[主要包括:(1)腹膜透析相關知識;(2)腹膜透析用藥指導;(3)飲食指導;(4)運動指導;(5)換藥和外口處理注意事項;(6)并發癥的預防和緊急處理方法]并進行隨訪。
1.2.2 實驗組干預方法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互動式健康教育主要流程如下:(1)成立干預小組:成立以1 名腎科護士長、4 名腎科護士組成的干預小組,干預小組成員接受為期1 周的針對腹膜透析相關知識的強化學習;(2)出院前指導:由負責護士進行與對照組相同的出院指導并記錄患者的基本信息,向患者強調每月返院一次進行互動式健康教育培訓;(3)返院培訓:負責護士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目前掌握的知識和迫切需要的相關知識,護士根據患者的表述進行針對性的講解輔導;鼓勵患者分享一個月內遇到的問題,鼓勵患者描述一個月內遇到的操作性問題并由護士進行動作示范,指導患者完善或改正自我護理動作;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情緒,負責護士及時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4)家屬參與:針對高齡或接受能力差的患者鼓勵患者家屬參與互動式健康教育活動并由患者家屬指導患者居家腹膜透析。
1.3.1 治療依從性評價標準[8]采用morisky 依從 性 量 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行統計,量表從8個方面檢測患者治療依從性,條目1 ~4、6、7 答“是”計0 分,答否計1 分,條目5 反向積分,條目8采用Likert5 級計分法。總分8 分以上為依從性好,6 ~8 分為依從性中等,6 分以下為依從性差。依從率=(依從性好例數+依從性差例數/總例數)×100%。
1.3.2 并發癥發生率 統計兩組出現腹膜炎、隧道口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并發癥的患者數量,并計算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發生率=出現并發癥例數/總例數×100%)。
1.3.3 護理滿意度標準[9]采用由THOMAS 等編制的紐卡斯爾護理滿意度量表(newcastl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ale,NSNS)統計患者護理滿意度。評測內容主要包括:護士對患者的關注度、護士可交往性、專業知識儲備、護理的可及性、護理服務的質量等,采用Likert5 級計分法,總分100 分,80 分以上為滿意,60 ~80 分為較為滿意,60 分(不含60 分)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滿意+比較滿意。
采用SPSS19.0 軟件對本研究所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依從率遠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
實驗組患者腹膜炎、隧道口感染、充血性心理衰竭患者均少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間數據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表[n(%)]
實驗組患者滿意度為滿意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腹膜透析是以人體內腹膜作為透析膜的新型透析方式[10-11]。腹膜兩側分別是灌入腹腔的透析液和毛細血管內的血漿成分,通過兩者的溶質和水分交換,一方面可以清除體內多余的代謝產物和水分,另一方面可以補充機體必須的物質,一定程度上代替腎臟進而支持治療[12-13]。患者出院后可以在家進行腹膜透析的自我護理,減少交叉感染、保護腎殘余功能,也可以減少醫療費用[14-15]。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依從率遠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有研究顯示,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腹膜透析治療效果有很大的相關性[16]。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往往與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相關,患者出院前接受的相關健康教育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實驗組采用互助式健康教育規范更有針對性的滿足了患者對相關知識的需求,解決了患者在自我護理過程中的問題,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自然提高。
本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腹膜透析患者并發癥常常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即是否嚴格遵守醫囑進行自我護理。對照組患者僅接受常規出院前健康教育,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遠遠不如采用互助式健康教育的實驗組患者多次針對性的知識補充和問題糾正,患者對知識的掌握更扎實,治療依從性也因此提高。
本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原因可能是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治療效果和護理人員的負責程度有關。實驗組患者經過互助式健康教育后治療依從性明顯提高、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降低,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護理滿意度自然提高。另一方面,實驗組患者采用互助式健康教育,與護理人員的交流更加頻繁,對護理滿意度的提高也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