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穎 王琳 崔祖麗
在我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導致的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最主要的病因,約15%~20%乙型肝炎患者將發(fā)展成肝硬化[1]。近年來酒精性肝病(ALD)發(fā)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2]。目前,肝臟病理診斷的金標準是經(jīng)皮肝穿刺活組織病理學檢查,但由于檢查創(chuàng)傷、出血、疼痛等因素限制了其應用。肝臟瞬時彈性超聲成像(Fibroscan)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新技術,可無創(chuàng)、快速地檢測肝臟纖維化程度。國內(nèi)外多項研究已證實FS技術診斷肝纖維化的準確性,但FS用于診斷CHB并發(fā)ALD患者肝臟纖維化程度的研究還較少。
選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間,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并發(fā)酒精性肝病(ALD)患者138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83例,女性55例,年齡31~72歲,平均(38.56±8.52)歲。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版)》中CHB的診斷標準[3];②符合中華醫(yī)學會2010年發(fā)布的酒精性肝病診療指南中ALD的診斷標準[4];③入院7 d內(nèi)先后完成Fibroscan檢查和肝穿刺活檢。排除標準:①Fibroscan檢查和肝穿刺活檢間隔超過一周或檢查失敗;②合并其他肝臟疾病,如藥物性肝損傷、免疫性肝病或肝臟腫瘤等;③出現(xiàn)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門靜脈高壓等肝硬化失代償期表現(xiàn)。
采用法國Echosens公司肝臟瞬時彈性超聲成像儀檢測,由專業(yè)技師按照操作說明對每位患者測定LSM值,要求每人至少做10次有效激發(fā),成功率≥60%,取中位數(shù)平均值作為最終LSM,成功即為四分位間距/中位數(shù)值≤30%。未測得LSM值,或四分位間距/中位數(shù)值>30%表示檢測失敗。LSW值單位為kPa。
肝組織穿刺活檢術使用的是美國巴斯德公司的自動內(nèi)槽切割式活檢槍,穿刺針型號為16 G×200 mm。具體步驟:患者取仰臥位,于右側(cè)腋中線第8~10肋間隙在超聲引導下,定位穿刺點并做好標記,常規(guī)消毒鋪巾局麻后,穿刺針根據(jù)超聲探頭引導,獲取肝組織。所取標本長度要求均在10 mm以上,鏡下包括6個以上匯管區(qū)。肝組織置于40 g/L甲醛緩沖液固定,后經(jīng)石蠟包埋、切片、蘇木精伊紅(HE)和網(wǎng)狀纖維染色。由我院高年資醫(yī)師閱片,根據(jù)Ishak評分將肝纖維化分為0~6期,其中0期為無肝纖維化,1~2期為輕度肝纖維化,3~4期為中度肝纖維化,S5-S6為重度肝纖維化/肝硬化。

所有患者均完成了Fibroscan檢查,平均檢檢測次數(shù)為12.3次,有124例(89.8%)患者檢測成功率達到100%;穿刺病理結(jié)果參照Ishak評分進行分期,0期16例,1期28例,2期34例,3期20例,4期18例,5期14例,6期8例。不同纖維化分期患者間比較,結(jié)果顯示,各組間年齡、ALT、TBil、Alb、PTA等指標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不同纖維化分期患者一般資料和血清學指標比較
肝纖維化0期(5.12±1.23Kpa)、1~2期(6.91±2.13Kpa)、3~4期(9.45±2.92Kpa)、5~6期(16.19±5.53Kpa)LSM值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F=13.48,P<0.05);LSM值與肝纖維化正相關,隨著肝纖維化的加重,LSW值逐漸升高(r=-0.79,P<0.001),見圖1。

圖1 LSM值與肝纖維化分期的相關性
肝顯著纖維化(2~6分)ROC顯示,AUCROC為0.820(P=0.000),截斷值為7.730,靈敏度為92.6%,特異度為75.0%;肝硬化(5~6分)ROC顯示,AUCROC為0.935(P=0.000),截斷值為11.650,靈敏度為95.5%,特異度為82.8%,見表3,圖2,圖3。

表2 LSW值診斷肝顯著纖維化和肝硬化的ROC曲線相關參數(shù)

圖2 LSM值診斷肝臟顯著纖維化的ROC曲線

圖3 LSM值診斷肝硬化的ROC曲線
Spearman相關分析顯示,年齡、ALT、TBil、PTA等指標與LSM值成正相關(r1=0.67,r2=0.63,r3=0.74,r4=0.69,P<0.05)。
在所有肝硬化死亡的病例中,有約一半是由ALD所致。無論是CHB還是ALD,規(guī)范、合理的治療可以延緩、阻斷、甚至是逆轉(zhuǎn)肝纖維化進程[5],早期診斷肝纖維化,獲取病例分期對于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以及疾病的轉(zhuǎn)歸、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國內(nèi)外研究表明FibroScan可以較好區(qū)分CHB不同肝纖維化程度,尤其對F4期的診斷效果優(yōu)于其他各期[6];Takemoto等[7]發(fā)現(xiàn)對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纖維化程度,F(xiàn)ibroScan診斷F≥3期肝硬化效果較好,敏感性為0.67,特異性為0.89;Nguyen-Khac等[8]對183例肝硬化患者同時進行胃鏡和FibroScan檢查,發(fā)LSM值≥48時,患者存在重度食管靜脈曲張的比例明顯升高,表明FibroScan檢測對于肝硬化并發(fā)癥具有較好的預測價值。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CHB合并ALD患者中,F(xiàn)ibroScan檢測LSM值隨著肝纖維化程度增加而升高,LSM值與肝纖維化正相關。當LSM值大于7.730時,診斷肝顯著纖維化(Ishak 3~6期)的敏度為和特異度分別為92.6%,75.0%,當LSM大于11.650時,診斷肝硬化(5~6分)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5.5%,82.8%。說明FibroScan對于重度肝纖維化/肝硬化的診斷效果優(yōu)于輕、重度肝纖維化,這與國外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本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部分患者病例活檢Ishak分期屬于肝臟無纖維化或輕度纖維化,而LSW值卻>10,二者結(jié)果不匹配。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肝臟穿刺所取組織僅占肝臟不到萬分之一,對于結(jié)節(jié)性硬化,有可能存在無法穿刺硬化部位的情況,而FibroScan可檢測到約1%組織,檢測面積遠大于穿刺活檢,能夠反映更多組織的纖維化程度。對于這類不一致情況,術前應結(jié)合影像學檢查,以確定最適穿刺點,并對患者臨床特征綜合考慮和觀察。有文獻報道[9],肝病患者肝臟硬度可能受性別、年齡、肝炎病毒載量、轉(zhuǎn)氨酶水平、膽紅素水平等因素影響。如Chan等[10]發(fā)現(xiàn)纖維化分期相同的CHB患者,ALT水平較高的患者,其FibroScan檢測LSW值也較高。本研究顯示CHB合并ALD患者,年齡、ALT、TBil、PTA等指標與LSM值成正相關。
雖然FibroScan目前還存在一些技術局限性,如無法檢測肝臟炎癥病變程度、對于肝硬化存在腹水檢測結(jié)果不準確,且影響FS值的因素也較多,但本研究顯示其對于CHB并發(fā)酒精性肝病患者肝纖維化程度診斷,有著較高的準確性和特異性,如配合其他臨床或?qū)嶒炇覚z查,將進一步提高其對于肝硬化的早期診斷和評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