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慧妍
夏日,氣溫逐日升高,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肌膚在紫外線面前的怯懦。如何才能有效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侵害呢?防曬霜真的安全嗎?
自從1938年奧地利人弗蘭茲·格瑞特成功研制出人類歷史上第一支防曬霜——冰川防曬霜后,人類就開始進入了使用化學品防曬的現代社會。
然而,美國政府的一份研究報告稱,當人們在皮膚上涂抹防曬霜時,這些防曬產品中的化學物質會被快速吸收到血液中,而這些被吸收到血液中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影響,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
在研究中,24名健康的成年志愿者被要求在皮膚上涂抹防曬霜,每天四次,連續四天。這些參與者被分成四組,每組涂抹不同防曬配方的防曬霜。
研究人員讓參與者使用了建議的防曬霜用量。具體地說,是在每平方厘米皮膚上涂2毫克防曬霜,總的涂抹面積占每個參與者身體面積的75%。參與者在實驗室里待了7天,并沒有真正暴露在陽光下。在研究期間,研究人員對每個參與者采集了30份血液樣本。
研究人員檢測了參與者血液中的4種常見防曬霜成分,分別是阿伏苯宗、氧苯酮、奧克立林和依莰舒。他們想知道這些化學物質在人體的血液濃度是否超過了每毫升0.5納克,這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在2016年設定的閾值。如果任何被血液吸收的藥物濃度超過這個閾值,就應該進行額外的安全性研究。
檢測結果顯示,在涂抹防曬霜的短短一天內,參與者血液中的4種化學物質含量都超過了閾值。而且當重新涂抹防曬霜后,這些化學物質在血液中的含量在隨后幾天會逐漸增加,這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防曬霜中的化學物質可能會在血液中堆積。這些研究發現并不意味著化學防曬產品是不安全的,但確實表明防曬霜成分需要經過安全測試。
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研究是在室內進行的,沒有暴露在陽光或熱輻射下,而這些因素可能會影響防曬霜中的化學物質吸收到人體血液中的程度。所以,人們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確定血液吸收水平是否會因某些因素而出現變化,比如皮膚類型、年齡及涂抹了多少防曬霜。
2019年2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提出了旨在提高防曬霜安全性的新規定,并要求防曬霜制造業針對12種常見的防曬霜成分的安全性提供更多的證據。
雖然有人擔心防曬霜的化學成分會影響健康,但防曬霜中的化學成分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其中包括氧化鋅和二氧化鈦,這兩種物質都是礦物防曬霜的成分。這類產品的工作原理是覆蓋皮膚并反射光線,而不是像化學防曬霜那樣吸收光線。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防曬霜只是人們保護自己免受太陽光曬傷的推薦方法之一,我們也可以食用一些防曬食物,如含有維生素C的水果、黃色或紅色蔬果和豆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