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黎莊
【摘要】隨著政府會計制度的不斷改革,公立醫院作為國家事業單位中的一部分也必須盡快適應改革計劃,建立與國家會計制度統一的會計核算體系。本文基于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背景,對公立醫院如何銜接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方法建議。
【關鍵詞】公立醫院;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銜接準備
一、公立醫院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背景
實際上,一些發達國家政府或企業使用的會計制度都是國際會計準則。而我國近幾年來不斷對會計準則進行調整和改進,一方面是為了提高政府管控國家財務收支的效率和水平,另一方面也希望我國的會計準則能夠盡快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并趨向一致。新的國際形勢下,政府進行會計制度改革,建立能夠反映政府財政狀況、績效以及政府預算執行情況的會計制度體系,借鑒發達國家政府權責發生制改革的成功案例,促進我國會計改革的不斷深化。
權責發生制是以本期的收支作為標準判斷政府或企業的損益情況,是一種會計核算的制度。它所囊括的范圍包括已支付或未支付的資金、已收到或未收到的資金,可以通過會計核算準確地反映出當期的收支情況和盈虧狀況。政府建立權責發生制就是期望通過財務報表全面的反映出政府財務管理狀況和實際負債狀況,為政府的經營活動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就是將政府的經營情況如實、透明地反映給民眾,在保證民眾知情權的同時,也能對政府的權利進行制約監督,建立一個法治的政府。
自2017年政府發布了最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一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以下簡稱《政府會計制度》),要求各級事業單位在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為了確保各級行政事業單位能夠貫徹落實新的《政府會計制度》,政府又立即發布了“新舊制度的銜接問題處理規定”,其涵蓋了測繪事業單位、地質勘探事業單位、中小學校、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組織等,保證事業單位能夠基于自身的實際情況順利過渡新舊制度。在系列補充規定中,經過專題的討論與對社會意見的廣泛收集,要求補充規定要遵循整體統一、繼承創新和服務改革原則,更好地適應會計制度改革的需要。
公立醫院作為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重點對象,要時刻關注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動向,基于國內外會計制度改革經驗的借鑒,能夠促進公立醫院的會計改革。
二、公立醫院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面臨的變化
(一)會計核算模式的變化
“雙基礎”的核算模式指的是財務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對于醫院的會計準則制度,政府還明確規定了醫院本身的收支采用權責發生制,而對于政府的補貼等計入收付現實制中。公立醫院作為我國非營利機構,其本身具有面向社會的公益性質,因此進行“雙基礎”的核算模式既是針對當前的醫改政策,將藥品收支納入醫療收支,并且在醫院補充規定中明確藥品采購運雜費的處理,以適應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的改革需求,大幅度地削減了公立醫院的經濟效益,從而提升醫院的社會效益:同時,對政府的補助、采購進行單獨核算,有助于公立醫院形成良好的財務核算方式,提升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水平。
(二)財務報告的變化
政府會計制度采用雙報告體系,從不同角度反映醫院的整體情況。資產負債信息表也就是財務狀況表,反映一定時期內企業的資產、負債以及業主權益狀況。對公立醫院來說,依照新的會計準則,對社會全面披露出醫院的資產負債狀況,尤其要對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評估與折舊、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的消耗和損害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和反映。此外,政府還要求醫院將大型設備采買信息以及醫院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都要納入會計核算中,詳實地反映在負債情況中。這既是強化醫院對固定資產的管理能力,也是為醫院后期的會計收支核算打下夯實的基礎。
(三)成本控制的變化
政府會計制度下醫院應建立全面完善的成本預算管理制度,及時掌握財務收支和預算完成情況。在成本核算中將醫院的醫療服務項目、各個科室的基本成本、每日的診療次數以及每日床位使用的成本都作為成本核算的要素。這一規定還將各地的一些三甲醫院或治療條件比較好的醫院都納入其中,要求將最基本的服務項目和病種治療成本納入成本核算,還進一步明確提出了成本核算的對象、方法,以及最終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完善了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制度。核算口徑的統一和核算程序的清晰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醫院對各個服務項目進行標準化定價,便于醫院向政府申請補助,也促進了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
(四)凈資產內涵意義的變化
新的制度中設置了“專業基金”科目,核算按制度規定從結余和收入或支出中計提的具有專門用途的基金。取消了原來的“待沖基金”,保留了“醫療風險基金”,作為專項處理醫療糾紛風險的管理資金,規定針對醫療風險處理這一方面,指出如果醫院實際的賠償金額超過了醫療風險計提金額,可以將這部分超出的資金作為醫院的醫療支出,大大降低了醫院在遭受醫療風險時的經濟損失
(五)公共財政核算相關內容的變化
新的醫院會計改革制度將公共財政核算趨于與政府核算一致的趨向下,規定對國庫集中收付、財政分支收付、國有資產管理等進行統一的財務核算,解決了公立醫院原本因為部門科室過多而導致的預算混亂的問題,也使公立醫院的會計核算制度與公共財政核算相互協調。
三、公立醫院如何銜接政府會計制度改革
在政府會計改革和醫療改革同步進行的背景下,公立醫院的會計改革制度既要按照國家會計改革制度進行,還要兼顧公立醫院醫改的規定,建立符合公立醫院特征的、操作性強的會計制度。新舊制度的銜接使公立醫院的財務核算方式以及財務報表呈現形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公立醫院的財務負責人員要充分學習《政府會計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改革內容,縮短過渡時期,盡快適應改革方案,貫徹落實新的改革制度。
(一)編制合理的會計科目梳理表
根據現行的制度,公立醫院對于接受政府補助方面的資產要進行單獨核算,一些三甲醫院以及醫療條件相對較好的醫院在成本核算時要將醫療服務項目和病種治療成本納入成本核算中。再加上政府對凈資產的重新定義,公立醫院要依據自身的情況和新舊制度銜接規定,設置出與醫院會計核算符合的會計科目梳理表,全面反映公立醫院的財務收支情況。
(二)處理好會計科目銜接點
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需要醫院處理好上一時期的科目余額結算工作,在對核算數據進行歸納保留的同時,設置好新制度下的余額,認真核對末級會計科目,做好新舊制度之間的銜接過渡工作。
(三)設置“雙體系”平行記賬模式
原本公立醫院的會計核算是對醫院的所有項目進行統一核算,但新制度的規定下要求公立醫院實行兩種會計記賬方式,對醫院的現金收支進行預算會計核算,對醫院的其他項目進行財務會計核算,基于此,政府還提出了三種處理方式。第一種是在一個賬套之內對一個會計核算項目設置一張憑證,并在該項目下設立其他分支項目反映同一事項下不同的記賬方式;第二種是在同一賬套下填制兩個記賬憑證,通過記賬憑證之間的關聯體現不同的記賬方式:第三種是直接設置兩個賬套,在兩個賬套下填制兩個憑證進行獨立記賬和核算,但這種方法不能直觀反映出同一事項的兩種記賬方式。這三種方式在使用的時候需要公立醫院依據自身的科目設置情況和業務特征,選擇合適的記賬模式。
四、結束語
政府所規定的會計改革制度與公立醫院所適應的會計改革制度有許多不能統一的地方,需要公立醫院在執行政府會計改革制度的同時也要兼顧醫院的實際情況,充分研究會計制度改革的內容,做好新舊制度之間的銜接和轉換。在提高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同時,也要發揮公立醫院的社會效益功能,更好地服務于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