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們靠著不斷更新的語言和文字對文化進行繼承與傳播,隨著現代主流思想意識不斷受到社會輿論以及新潮思想的沖擊,在當下學生的思想教育過程中,其教育方式也應該以課本為依托,在實踐中不斷更新完善。
關鍵詞:思想;教育;轉型
思想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涵蓋道德、法律、社會國情、心理教育等四大板塊,且中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這門課對于他們以后的社會認知至關重要。由于多元信息化社會的影響,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也同時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受經濟大浪潮的沖擊,讀書無用的價值觀再次被提出,讓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喪失,造成部分學生厭學,在學校度日如年,滋生事端;此外,社會的固有價值觀和道德標準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比如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被現實主義以及及時享樂主義所質疑,此外報道出見義勇為的人遭敲詐勒索等加害人卻能逍遙法外,這讓曾經的主流價值觀處于了非常尷尬的境地;且由于中學思想教育課程的改革,很多學校實施開卷考試,學生由此對思想教育課程更加喪失了興趣,認為完全沒有必要理解和探索。
針對上述的一些問題,在此提出了幾個提升中學生思想教育的舉措。
一、 轉變教學觀念
為了提高教學內容的實踐性,老師應該淡化應試教育的觀點,把學生從一個接受者轉變為一個具有獨立思考、學習的主體,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對于一些互動性強、實踐性強且內容較為簡單的教學內容,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學生充當老師的角色,老師加以適當指導,學生在課前搜集資料、設計教學流程的過程中,已經對教學內容有了充分的理解,而且也可以與老師加強交流互動,體會到老師教學過程中的不易,增強雙方的認同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
二、 利于網絡等新興媒介,轉變傳統的教育手段
網絡作為一種傳遞消息的新媒介,由于其快速、承載的內容豐富、廉價,受到廣泛地青睞,通過調查顯示,在當下的中學校園中,學生持有手機的比例在逐年上升,網絡的互聯互通使得“地球村”得以實現,且網絡具有一定的隱匿性,使得人們的交流活動更加自由,更容易表達真實的情感。傳統的老師跟學生面對面的思想交流可以轉變為通過微博、微信或者電子郵件的方式,將最新的政策法規以及主流文化通過圖片、視頻、文字等方式發送給學生,同時也可以展開互動,實時關注掌握學生的最新思想動態,發現問題時可及時矯正。在傳統的思想教育課堂中,教育內容大多來源于教程,其案例多已發生在多年之前,與學生現在的生活有一定的隔閡,所以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可以嘗試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將時事政治以及生活案例通過新媒體穿插進來,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網絡具有言論自由等優勢,但是學生長時間沉溺于網絡,會陷入虛擬社會無法自拔,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出現孤僻、不合群等現象,影響學生的心身健康,而且網絡是個大熔爐,其內容豐富多彩卻難以管控,形形色色的文化充斥其中,所以學校和老師應當與時俱進,建立專業的校園網站和互動平臺,引導學生健康上網。
三、 注重家庭對于中學生思想教育的影響
現在在很多場合中,大家都強調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同樣,一個家庭對于一個學生的思想教育至關重要。中學生在結束一天的課程后,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所以家庭與學校相比在時間上更具有優勢。在中學生還是幼兒期間時,接受的思想教育基本全部來源于家庭,且當時孩子沒有形成自己的主觀意識,正處于模仿時期,家庭的基礎教育對于學生的影響根深蒂固。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雖然中學生不處于這個年齡階段,但是可以看出家庭的基礎性教育對于學生的影響之久遠。且學校對于學生的教育具有階段性,當學生畢業時也就意味著要跟學校告別,但是家庭的教育具有持久性,即使學生以后去外地求學或者上班,也會通過各種方式與家人保持聯系,來傳遞教育。學校在教育過程中側重于傳授知識,而家庭教育則偏向于傳授生活以及社會經驗,所以家長在平時需要以身作則,尊重孩子,為孩子創建一個健康、和諧、輕松的成長氛圍,在學生成長的不同階段,則要控制自身的感情,做到教育有度,既不偏袒孩子的錯誤,嚴格要求孩子,也不能通過責罵、體罰等暴力手段教育孩子,得通過言傳身教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四、 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
為了適應急速發展的社會,老師必須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綜合素養,主要包括自身業務水平以及政治素養。在早期,由于教育資源的匱乏以及應試教育的壓迫,思想教育課程被稱為“副科”,基本上由語文老師或者其他不具備該專業知識的老師擔任授課,現在隨著專業人才的日益增多,這種情況日益減少,但是仍在農村中學時有發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將國家和人民的美好意志傳遞給下一代,所以當地教育管理者應當嚴令禁止非專業教師教授思想教育課程,同時老師也應當自覺地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將當下社會主流的健康的積極的思想傳遞給學生,充分發揮模范作用。雖然思想認同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但是可以通過教學的感染力來激發學生的認知,使得同學們享受課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新課程改革,而不是拘泥于條條框框,只形成一個短暫、淺層的認識。
總之,在中學思想教育上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我們需要在提升自身素養的同時大膽創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與教學模式,且積極與家長溝通交流,為提高中學生思想素養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王曄.不良虛擬世界對中學生思想教育的挑戰[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32(2):134-135.
[2]李曉慧.把法治意識根植于中學生思想教育中[J].共產黨員(河北),2014(23):33.
作者簡介:
王永軍,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