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煦

中介超市 為給客商和群眾提供一流的服務,2017年底決定成立“中介超市”,并建立“中介超市”基礎數據庫。
前不久,河北華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先生因置地需要辦理土地可研立項審批手續,通過新樂市行政服務中心的“中介超市”,他隨機選擇了一家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在行政服務中心方便快捷地一站式辦結了審批事項。
新樂市隸屬河北省會石家莊,是河北省縣級文化經濟強市。為打造新樂市一流營商環境,構建全面開放、競爭有序、規范高效的中介市場,2017年底,新樂市在河北省率先成立“中介超市”,并建立“中介超市”基礎數據庫。全國各地各行業有意在新樂市開展業務且符合行業資質范圍的中介服務機構,均可入駐新樂市行政服務中心“中介超市”數據庫,在資質許可范圍內,“無障礙、零門檻”開展業務活動。
通過設立“中介超市”培育和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市場,新樂市為客商和群眾提供公開、透明、便捷、高效的中介服務平臺。目前,第一批涵蓋規劃、環評、工程咨詢、工程造價等11個類別的31家優質中介機構已經入駐“超市”。
新樂市行政審批局副局長丁凱軍接受《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為給客商和群眾提供一流的服務,2017年底決定成立“中介超市”,并建立“中介超市”基礎數據庫。
為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原則,新樂市組建由行政審批局牽頭、紀委監委及相關職能部門專業人員參加的審核小組,由中介機構向新樂市行政審批局提供相關資料,經審核小組審核后,在新樂市政府網站上以掛牌等信息公開方式,公布方便投資項目業主自行選擇開展相關服務的中介機構。
中介服務是行政審批的關鍵環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市場是否有序,直接影響著營商環境、影響著辦事群眾的心情。但在部分行政審批中,需專家評審或第三方中介機構出具報告,由于辦事群眾往往不知道申報材料怎么寫、流程該怎么辦,同時又怕找上門來的中介機構資質不夠甚至上當受騙,造成反復咨詢、被動選擇等問題,既影響了辦事效率,又影響了群眾心情。
為此,新樂市把規范中介服務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突破口,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探索建立了專家庫和“中介超市”,凡是依法設立、依法經營的中介機構均可申請入駐。對申請入駐的中介機構,由紀委監委、審批服務、市場監管等部門組織專家,對其資質、信用記錄等依法依規嚴格審核;只有審核通過后,中介機構才能上線開展業務,切實讓辦事群眾與中介機構合作更放心。
在“中介超市”操作過程中,首先是嚴格管理,對入駐超市的所有中介機構,嚴格實行“三統一”制度,即統一服務承諾時間、統一規范收費標準、統一服務行為標準,促使其規范執業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其次是規范運行,對選取中介機構的方式,分為自行選擇、隨機抽取和“網上競價+隨機抽取”三種方式。第三是信用評價,由業主或委托人對中介機構服務履約的質量、時效、態度、收費和規范5個方面,分別按滿意程度進行等級評價;對不滿意的視為不良信用記錄1次,2年內有3次不良信用記錄的,取消其入駐中介超市資格并列入“黑名單”。
從拼“關系”到拼信譽、拼服務。在辦理評審或出具報告等有關事項中,群眾完全享有自主權,既可以選擇“中介超市”內的機構,也可選擇超市以外的中介機構,管理人員不得做任何指定、限定。“通過公開透明運行,阻斷部門和個人利用中介服務謀求不正當利益的行為,這樣既避免了我們的工作人員犯錯誤,又促使中介服務機構經營觀念發生轉變,使一些打算靠壟斷經營的‘紅頂中介沒有了市場,由過去的靠關系承攬,變為靠實力營銷,最大限度保障委托人的利益。”新樂市行政審批局局長張平說。
“中介超市”的設立,除了辦事群眾受益以外,中介機構也在“超市”中找到了更廣闊的舞臺,申請入駐的情緒高漲。河北豐土人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入駐‘中介超市后,我們的主要精力由拉關系、跑門路更多地轉為提高自身信譽和服務質量,通過合理的競爭拓展了業務領域,提升了公司效益,實現了雙贏。”
事實上,新樂市除了建立“中介超市”優化營商環境,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也有一系列具體舉措。新樂市委書記李志勇接受《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新樂市堅持把精簡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作為“放管服”改革的重中之重,著力推動審批提速、服務提質,全面激發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具體工作中,新樂市重點圍繞“三個轉變”推進“放管服”改革:一是由“進多個窗口”向“進一個窗口”轉變。以前,由于審批事項分散在各個窗口,不少群眾一天下來只能跑一個窗口辦一項手續。鑒于此,該市整合內部資源,實行“受審分離”全科政務服務模式,將受理窗口由原來的28個窗口壓減至6個、壓縮78%,由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核,推動“一人一窗一類事”向“進一窗口、辦所有事”轉變,優化了審批流程、提高了審批效率。二是由“跑多次”向“跑一次”轉變。為減少群眾跑腿次數,該市對204項行政審批事項進行認真梳理,編制了“最多跑一次”審批事項清單,清單中共涉及146項,占全部審批事項的71.57%。特別是實行“審批集約化”,改串聯審批為并聯審批,重點產業項目審批由250個工作日壓縮至35個工作日,企業平均開辦時間壓縮至1.1天,在石家莊市排名第一。三是由“見面辦”向“網上辦”轉變。為有效避免辦事群眾重復提交辦件材料、節約行政資源和辦事成本,該市大力推進“網上審批不見面”,目前204項行政審批事項中,網上審批事項有156項、占全部審批事項的76%,辦事群眾打開政務服務網,即可申報各類行政審批事項。同時,積極推廣“云窗辦證”APP,實行個體工商戶全程電子化登記,目前個體工商戶登記由3個工作日壓縮到1個工作日,有力激發了發展活力。
新樂市中元牧業有限公司是新樂市優化營商環境具體舉措的受益者。該公司總經理助理柴治國接受《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公司在2015年考察多地以后,最終選擇落戶新樂市,新樂市相關部門在土地流轉、項目審批等方面壓縮時間使項目順利落地。
新樂市在扎實開展深化“雙創雙服”工作中,推進“放管服”改革,促使新樂市多個重大項目招商落地。新樂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秦曉鵬表示,截至目前,今年共引進中墾流通·農產品智慧物流園項目、中小微企業產業升級聚集平臺項目、年產12萬噸蘇打水及果汁飲料項目、年產150萬條新型電熱毯項目、年產5萬套智慧路燈項目、自動化榨油設備生產項目及精釀鮮啤設備生產項目等7個項目。
“1—7月,共完成投資37億元,占比61.7%。列入石家莊市重點項目14個,總投資132.5億元。其中,計劃開工4個,續建項目4個,前期謀劃項目6個,全年計劃投資17億元,完成投資19.95億元。”秦曉鵬說。
“下一步,要切實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大力優化辦事流程,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打造公開公平、高效運轉的投資環境和營商環境。”秦曉鵬表示,爭取年內61個市重點推進項目完成投資131億元,其中,37個計劃開工項目確保全部開工建設,完成投資95億元;18個續建項目加快推進建設進度,確保13個項目竣工(或部分竣工),完成投資36億元;6個前期項目加快完善前期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