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繪本是21世紀國際公認的、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畫書。繪本一詞已普遍為家長所了解和熟悉,越來越多的幼兒園也開始將繪本教學引入到幼兒一日活動中來。本文從繪本入手,全面對繪本進行認識和了解,以及對如何開展繪本教學進行了分析和敘述。
關鍵詞:幼兒;繪本;教學
一、 繪本的教學價值與意義
(一) 繪本能夠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
繪本一般短小精薄,畫面精美,其中的小故事讀起來淺顯易懂,孩子在讀繪本時是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完成。孩子會因為自己讀懂這個小故事而歡喜雀躍,從而愛上閱讀。曹文軒有言:讀書興趣的培養應該源自童年,若不能在童年遇到好書,那么讀書興趣就很難培養起來。所以,給孩子選好人生的第一本書顯得尤為重要,一本好的繪本不僅能夠激發閱讀興趣,還為其以后的閱讀打下了基石。
(二) 培養兒童的想象力
想象力并非天生的,它獲得于體驗的基礎之上。這種體驗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越豐富的體驗構造起來的想象力也就越豐富。一直以來,傳統教育以文字和語言作為主要的教育形式,甚少有圖像出現在其中,或者說圖像教育在傳統教育中是非常缺乏的。此時引入繪本,就能給培養圖像思考模式提供良好的平臺。繪本之所以有此功效得益于其獨特的表達方法。繪本表達借助系列、具有連貫性的圖畫實現,是圖文結合的結果,圖是繪本的主要表達形式。閱讀后,圖像的概念就會被注入兒童腦海里,兒童的想象力隨之得到豐富。
(三) 繪本教學可以培養兒童的情感
美好的情感是繪本傳遞出來的另外一個主要內容,它可以撫慰兒童的心靈。在讀《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時,孩子會把小兔子當成自己,將大兔子當成父母。當小兔子知道大兔子愛他,比他愛大兔子多得多的時候,孩子的心里會有一種安全感。《逃家小兔》里兔媽媽與兔寶寶就逃跑展開的對話還會深深地感染兒童的內心。
閱讀繪本還能讓兒童在情感和道德的層面上得到盡快的成長。繪本創造倡導傳遞人類的善良、誠信等諸多美德。比如《我很善良》傳遞給孩子們的就是善與愛;再比如《木偶奇遇記》傳遞出來的是誠實的重要性;而《天天星期三》則是告訴孩子們要有勇氣面對困難。通過繪本的閱讀兒童在無形中形成了做人的準則。
(四) 繪本閱讀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繪本教學幫助兒童在身心兩個層面收獲更為健康的成長。培養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的關鍵年齡段是0~6歲,但是這一階段的孩子識字量有限,所以親子閱讀應該成為主要的閱讀形式。繪本閱讀一方面讓兒童充分地吸收知識,另外一方面也增進親子情感。閱讀親情繪本,可以將親情之深刻內涵更好的傳遞給孩子。比如《我媽媽》《我爸爸》這兩本繪本就以兒童的口吻,自豪而且天真地描繪出父母在孩子心中的無所不能,還將幸福和美的家庭呈現在孩子的面前,印刻在孩子的腦海里,可以說讀來滿是溫情。
二、 繪本在教學中的應用
教師在繪本教學中應注意的方面:
1. 教學目標:“三要三不要”
(1)三要:第一,要激發閱讀興趣;第二,要培養閱讀習慣,提升閱讀技能;第三,要傳承優秀文化,培養智慧人生。
(2)三不要:不用懷疑孩子的理解能力,孩子是看繪本的天才;不必強求完整的故事內容;不必強調深奧的道理(隨機滲透),因為繪本不單單只是一個道理,隱含在里面的教育意義很多很多。
2. 選擇繪本要注意的方面:
(1) 要根據年齡的特點選擇適合的繪本。
(2)內容必須要與幼兒的生活緊密貼近。幼兒生活是他們與繪本在精神上、在思想上相碰撞之根本的所在。相同的經歷可以喚起幼兒與繪本人物在思想、情感諸多方面產生共鳴。而共鳴所帶來的快樂、帶來的煩惱都是激發閱讀興趣、調動閱讀欲望的重要工具,共鳴還是自主閱讀誕生的根基。基于此,選擇繪本時最好要考慮兒童經歷過的生活,選擇可以激發他們共鳴的繪本。
(3) 挑戰幼兒之閱讀理解能力。
(4)選擇還必須要考慮畫面以及繪本的著色。通常來講,多數幼兒都喜歡鮮明但是并不零亂的、大小色彩塊很好結合在一起的繪本。其中的大塊色彩可以將故事角色良好的凸顯出來,以動態、夸張的手法描繪角色,激發幼兒的關注和興趣;以比喻、形象的故事講述繪本內容。在布局方面,幼兒繪本要做到簡單整齊。比如講述故事的結構形式選擇重復的模式,不同情節間必須要有良好的邏輯關系,借此才能方便幼兒理解,便于幼兒閱讀。
三、 創新幼兒繪本美術教學探析
(一) 鼓勵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深入學習繪本美術
繪本在思想空間上實現了無限的拓展,閱讀繪本可以幫助幼兒延伸思想境界,豐富情感世界,拓展精神空間。
1. 預測故事
不管是讀書,還是看報,讀者視覺最先觸及的是封面。拿到繪本后,可以引導幼兒先根據封面自己猜想繪本內容,預測繪本故事,這會更進一步地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幼兒僅按照封面展開想象,此時的想象是不受限制的,幼兒在想象的過程中引入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探究。
2. 設疑閱讀繪本
設置懸疑的條件下誘發閱讀行為的展開,有助于培養幼兒的猜想、質疑能力,也可以讓幼兒未來能夠閱讀難度更高的繪本和書籍,還可以幫助教師深入地認識、了解自己的學生。
3. 合理聯想
閱讀不只是讓幼兒聯想到自己的生活經歷,還會讓幼兒想到自己閱讀過的其他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可能會將自己幻化為作品角色,陶醉于閱讀、想象一起構筑的世界中,讓閱讀不再只是閱讀,讓幼兒也能超越原本的自我,實現精神上的成長和飛躍。
(二) 通過創設游戲情境,讓幼兒以探究的形式學習繪本美術
繪本如果能夠在情感的層面上激發幼兒的共鳴,那么閱讀起來,幼兒也會用自己的身心回應繪本,回應繪本中的人物。很多時候,在閱讀繪本故事高潮環節時,幼兒就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聽眾,反而是演變為游戲的參與者,他不是孤立的、站在游戲之外觀望游戲的展開,而是積極地融入其中和游戲里的其他伙伴一起互動,表達自己的認識,傳遞自己的情感,做出自己的回應,這可以讓幼兒更深入的感知、認識、理解繪本。相對來講,和書籍相比,幼兒更喜歡、更容易接受、更愿意接納游戲。若按照繪本內容設置具體的游戲環境、游戲情節,再配以對應的服飾、動作、語言,幼兒就會演變成故事的推動者,甚至是新故事的締造者。
參考文獻:
[1]吳向麗,王寧,王爍宇.幼兒情感發展的繪本創意閱讀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8(12):110-111.
[2]陶文靜.淺談低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繪本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8(33):72-73.
[3]姚穎.跨學科整合視角下的小學繪本教學設計與實施[J].教育科學研究,2018(11):88-92.
作者簡介:
徐靜,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陸家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