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此時學生的性格正處于塑造期,學生學習與生活容易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干擾,需要切實做好家校共建,通過家校共建的方式為初中生學習與生活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因此,本文從班主任角度出發(fā),分析家校共育的方法和措施,為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出謀劃策。
關鍵詞:班主任;家校共育;學生成長
一、 前言
初中生階段是學生學習起步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和學習打基礎的階段。因此初中生階段應切實做好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通過家校共建的方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初中生學生家庭情況復雜,既有留守兒童,也有走讀和住校生,學生的情況比較復雜,單純依靠班主任的管理是不夠的,必須要實施家校共建,調動學生家庭因素,共同完成學生教育工作。
二、 積極做好學生家庭情況摸排
初中生情況較為復雜,班主任應積極做好家庭情況的摸排情況。針對住宿生,班主任應積極做好學生的調研,通過與學生進行交流的方式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對發(fā)現(xiàn)的留守兒童等情況進行重點關注,同時根據學生預留的家長電話進行電話溝通,通過電話溝通了解家長對學生的教育的認識情況,以此來建立學生家長檔案,明確哪些學生為留守兒童,哪些學生需要重點關注;針對走讀生,班主任應積極做好家訪工作,通過家訪與學生家長建立聯(lián)系,了解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情況,做好家庭情況檔案。
做好家庭情況摸排以后,班主任需要根據學生家庭情況與學校進行溝通,共同制定家校共育的方案,根據學生家長情況進行初步分層,根據不同情況的家庭情況制定不同的家校共育方案,重點關注五保戶家庭、留守兒童家庭、困難家庭,注重學生的心理變化,避免因家庭情況不好而產生消極的心理和不良心理。
三、 建立良好家校溝通渠道
做好學生家長情況摸排以后,應建立良好的家庭溝通渠道,采用多種渠道保持班主任與家長的聯(lián)絡,共同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問題。首先是定期舉行家長會。初中班主任應每個學期組織至少一次家長會,通過家長會介紹學生在學校期間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成績變化情況,同時回應家長對學校教育的主張和看法,增強家長對學校教育的信賴程度;其次是,建立多渠道溝通模式,當前初中生家長的身份多樣化,家校溝通渠道必須要多元化,應積極通過信息化的方式,構建良好的溝通渠道,如建立班級家長微信群、QQ群,班主任要把手機號向家長公布,及時在群內與學生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確保學生的變化情況可以得到及時響應。如班主任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一周出現(xiàn)多次遲到現(xiàn)象,此時教師不應責難學生,而是應積極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詢問家長學生是否按時上學,是否有其他事情的發(fā)生,以此來判斷多次遲到的原因,從而更好地進行教育工作,如果是按時出家門,那么就是學生的個人情況,此時班主任應先與學生一對一地進行交流,了解遲到的原因,如果沒有特殊原因,應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雙方共同努力解決學生遲到問題,如果是家庭原因,則需要囑咐家長做好學生早起提醒工作。良好的家校溝通渠道是非常有必要的,班主任要積極利用手機、網絡通訊、家長會等方式進行渠道的創(chuàng)設,確保家校共建渠道的穩(wěn)定性。
四、 指導家庭實施正確家庭教育
班主任實施家校共建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好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從目前來看,家庭教育中對學生學習主要有兩種傾向需要警惕,一種是望子成龍型,望子成龍型家長比較普遍,突出表現(xiàn)為學生成績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只準成績提升,不準成績下降,容易對初中生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部分學生非常害怕自己的成績波動,導致心理普遍敏感和脆弱,因此對這部分家長應在家校共建的過程中指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不要給學生過多的學習壓力,更不要總是讓學生與其他人進行攀比,降低來自家庭的負擔。另一種是無所謂型,家長對學生學習成績漠不關心,對學生取得的成績進步不給予關注,導致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也缺乏動力,對這部分家長,班主任在家校共建的過程中應積極做好家長教育觀念的樹立,提高家長對學生學習的重視程度,讓家長對學生取得的進步給予適當?shù)莫剟詈凸膭睿c學生多交流,多鼓勵,提升學生對學習的信心,幫助學生取得學習的進步。總之,班主任在家校共建中處于主動地位,根據學生家長不同的教育觀念要進行分別指導,給予學生家長不同的意見,更好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
五、 總結
班主任在學生成長中非常重要,是學生在學校期間管理的直接負責人,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幫助,因此班主任應做好學生家庭情況的摸排,與學校一起制定家校共建的策略,同時實施積極的家校共建策略,與學生家長建立穩(wěn)定的溝通渠道,根據不同家長教育觀念給予不同指導,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實現(xiàn)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李文玲.淺析家校共育中班主任如何與家長成為合作伙伴[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7(3).
[2]陳衛(wèi)娟.“群”策“群”力,促家校和諧共育——小學班主任微信群管理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9).
作者簡介:
黃麗新,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劉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