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國民 趙欣 李文治

2019年8月22~23日,由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主辦、成都企業文化協會承辦的第三屆中國民營企業文化論壇在成都召開。本屆論壇以“從心出發,構建幸福企業”為主題,通過解讀民營經濟發展形勢,總結交流民營企業在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構建幸福企業過程中的典型經驗,推動民營企業文化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來自全國各行業的企業和新聞媒體代表400多人參加了論壇。
解讀:直面經營痛點 堅定發展信心
第十一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莊聰生,作了題為《新時代民營企業發展新思路》的專題報告。
他認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與改革開放相伴相生的民營經濟也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發展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今天中國的民營經濟可以說是強國的經濟、富民的經濟、創新的經濟、活力的經濟、開放的經濟、擔當的經濟!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民營企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概括起來主要有六大痛點: 一是市場需求低迷的痛點;二是生產要素成本上漲比較快的痛點;三是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痛點;四是轉型升級帶來的痛點;五是少數干部不作為給企業帶來的痛點;六是產權得不到有效保護的痛點。
然而,民營企業今天面臨的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民營企業家一定要堅定發展信心,而這種信心至少來自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來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二是我國經濟仍然具有韌性強、潛力足的基本特點。三是全面深化改革釋放活力正在激發民營經濟的發展活力。最后是各級黨委政府正在積極與企業聯系,構建清新政商關系??梢哉f新時代仍然是一個有無限可能、無限機會、無限夢想、無限成功的新時代,作為民營企業家一定要認清形勢、堅定信心、提振精神,尤其是要通過搞好企業文化建設,通過強勁的文化力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分享:用典型案例解碼幸福企業建設
蘇州固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娃哈哈集團、四川邦泰投資集團、德勝(蘇州)洋樓有限公司4家企業代表在會上作了典型經驗分享。
以圣賢理念樹企業幸福標桿。孝是中華文化的根,敬是中華文化的本。蘇州固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將愛敬、關懷、照顧、互助、謙卑落實在每個人的具體行動上,增強了企業員工的歸屬感、幸福感。本次論壇,固锝電子公司副總裁古媚君向與會代表介紹了企業文化建設、構建幸福企業八大模塊以及如何踐行圣賢理念、實現讓員工幸福、讓客戶滿意的具體做法,為民營企業樹立了幸福標桿。
以黨建促幸福企業建設。創立于1987年的娃哈哈集團,從最初3個人的校辦工廠發展到今天擁有3萬員工的中國最大的飲料生產企業,他們是如何創造員工幸福的?娃哈哈集團工會副主席陳美飛在題為《獨具特色家文化建設》的案例分享中講道,作為浙江省最早成立黨組織的民營企業,30多年來娃哈哈集團堅持以強組織、搭班子、建陣地、給經費、定機制的“五位一體”方式推進黨建工作,以黨建工作引領家文化建設,通過為員工提供360度全方位的關懷,凝聚小家、發展大家、報效國家,進而構建起了屬于娃哈哈的幸福企業。
經營好企業才能讓員工幸福。四川邦泰投資集團副總裁何流在題為《U+關懷體系的探索實踐分享》中從文化創新、文化變革、文化服務、文化賦能四個層面將企業文化與經營管理相結合,提出要讓員工感受到幸福,最基本的就是要把企業經營好的觀點。他說,企業文化既是組織對員工的承諾,也是員工對組織的承諾,它是雙方精神的鎖定和心理契約的鎖定。好的企業文化一定是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的,只有把企業生產經營搞好了,才能讓員工感受到幸福,我們才能有底氣地說我們的企業是幸福企業的。
讓員工有尊嚴地獲得實惠。20多年來,德勝(蘇州)洋樓有限公司一直以文化管理的突出成就蜚聲業界。本次論壇上,德勝洋樓文化中心總經理趙雷作了題為《文化價值觀如何轉化為組織效能》的案例分享。他在分享中提道,多年來,德勝公司堅守誠實、勤勞、有愛心、不走捷徑的核心價值觀,把話說透把愛給夠,讓員工有尊嚴地獲得實惠,引領全體員工與企業一起走上幸福之路。
對話:讓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本次論壇采取了以高峰對話的形式,圍繞“以文化的力量構建幸福企業”和“南燕北松”成功范式兩大主題進行了交流。
以文化的力量構建幸福企業。22日下午,在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原副理事長華銳的主持下,江蘇南極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治忠、成都川力智能流體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商學院院長閔汝賢、天津重鋼機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坤,三位企業家以“文化的力量構建幸福企業”為主題進行了一場高峰對話。
倪治忠董事長說,幸福企業不僅僅取決于它的性質、規模、效益,還取決于企業員工在這里工作生活有沒有從心里感到幸福。讓員工在和諧、友愛的環境下快樂工作,不斷增強員工的存在感、歸屬感、獲得感、成就感、幸福感,才能讓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天津重鋼機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坤則認為,構建幸福企業,我們需要悟道。企業之道包括天道、地道、人道。天道為信,即要誠信;地道酬勤,講究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道指做企業不能造假冒偽劣產品,否則不僅傷及企業更危害社會。做企業一定要提倡道德修養,一定要給員工打造一個提升道德品質的平臺,讓員工在平臺上與企業共成長。成都川力智能流體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商學院院長閔汝賢分享了打造人人都是經營者的發展平臺、實現員工5年收入倍增計劃和踐行以“進化員工”為主軸的核心價值觀等做法,盡可能讓更多的員工都自動自發地參與到經營和管理決策中,同時著力從提高崗位技能、提高經濟收入、提高榮譽感三個方面狠下功夫,不斷提升員工幸福感。
“北雁南松”成功范式發布。承德北雁商城董事長王立東和江蘇黑松林粘合劑廠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鵬凱分別介紹了“以文興商”和“心力管理”的做法經驗,呈現了思想的力量。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理事長孟凡馳在點評時說,承德北雁商城董事長王立東、江蘇黑松林粘合劑廠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鵬凱,兩位領導都是平凡的布衣,卻都用不平凡的思想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不平凡的思想就是他們的文化思想,不平凡的業績就是他們從白手起家創造了令職工幸福的企業,這兩家企業都是用企業文化創造幸福企業。比較不同的是,北雁商城重在文化興商,黑松林粘合劑廠側是心力管理。盡管方式不同,但他們都實現了創造幸福企業的目標。
論稻:敬天愛人成就幸福企業
23日上午,會議是以“稻盛哲學與幸福企業”為主題的專題論稻版塊。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君豪將稻盛和夫的出生及創業故事作為切入點,向與會代表解析了以敬天愛人為原點的稻盛經營哲學體系,提出作為經營者要提升經營業績,必須讓哲學血肉化,而將哲學轉化為經營數字則是哲學血肉化的唯一途徑;如果不能及時掌握經營數字,就無法引導企業走向正確的方向。隨后,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新平、成都康福腎臟病醫院總經理明霞、內蒙古方鼎金榮企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布拉格分別從自身的創業、經營、管理實踐入手,向與會代表講述他們在踐行稻盛哲學思想中的感悟,分享自己通過稻盛哲學構建幸福企業的文化實踐。
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理事長孟凡馳作了論壇會議總結。他用幸福文化三要素對論壇的內容進行了概括:一是共識共奉的文化。包含在企業中就是確立一套共同的核心理念,把握處理好道和術的關系。二是共創共享的財富。包含以義為上、義利共享地創造財富,與客戶、員工、政府、社會、競爭對手等利益相關者共享財富。三是共立共守的制度。包含文化引領制度,制度支持文化,共立共守積極的制度。
本次論壇還評選出了中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與構建幸福企業的先進單位和個人。23日下午,大會安排與會代表參觀通威太陽能有限公司。與會代表表示,本次論壇,通過與會領導、專家學者、企業家的精彩分享,明晰了未來民營企業文化發展的方向,共識了幸福企業的內涵和價值,借鑒了優秀企業的典型經驗和精彩案例,提升了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的意識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