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坤
作為企業領導人員,如何把持住自身言行、處事為官的“尺度”,習練成求同存異、兼容并蓄的“氣度”,彰顯出秉公用權、情系員工的“風度”,關乎全面從嚴治黨、依法治企的成效。為此,筆者就企業領導人員自身應具備的“三度”進行初步探討。
把握“尺度”,秉持角色定位
做人要實。作為一名企業領導人員,無論做任何事,都要對得起組織,對得起群眾。要強化宗旨意識,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是職工群眾的公仆,工作中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始終保持浩然正氣。要秉承優良傳統,艱苦奮斗是黨的優良作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丟,這就要求日常工作中要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恒糾正“四風”,真正樹立艱苦樸素的良好風范。
做事要實。要高站位慮事,作為企業領導人員,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都應當從發展的大局出發,以是否有利于企業和諧穩定發展為標準,以能否滿足員工群眾的切身利益為尺度,不要只考慮局部利益、團體利益甚至是個人的升遷榮辱。要高風格處事,領導干部在處理涉及個人利益的問題時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同志、正確對待個人。
做官要實。只有站在認認真真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的角度,站在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角度,切實把組織賦予的權力用好,才能對得起領導干部的職責。做官要公正,處理問題做不到公正,不能一碗水端平,不能為群眾說公道話,他的為官準則就會受到質疑。說到底,正與不正,實際上是一個方向的問題,它反映著一個干部從政以什么為目的、以什么為核心、以什么為基礎。想問題、辦事情能夠秉持公正,才能真正做到“以德服人、以正服人”。
習練“氣度”,保持寬廣胸懷
修煉大氣量。作為企業領導人員,要能容人。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和優點,都有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會不會欣賞人,能不能團結人,既反映了一個人的品德,也反映了一個人的能力。如果一個人心胸廣闊,凡事能從大局出發,能用欣賞的眼光看人,就會善于發現他人的優點、亮點和閃光點,博眾之長,群策群力,則能成事。要能容言,但凡有氣度的領導人員,都能虛懷若谷、廣納群言、善集民智。
修煉大胸襟。可以說,博大的胸懷是一個領導人員必備的思想品德和素質,是為官做人的一種可貴境界。要努力改造主觀世界,每一個人的思想和道德等方面都存在著程度不同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領導人員要通過改造主觀世界,擴大和積累積極因素、正確的方面,通過自我改造,讓消極因素、錯誤的方面縮小以至接近消逝。
修煉大智慧。當前,隨著企業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這就要求企業領導人員不僅要增強領導力,更需要具備較強的領導藝術,準確把握,從容應對,通過政治智慧來展現領導魅力。學識決定底蘊,沒有學識,知識面就會受到局限,看問題、做決策、干事情難免會有片面性,對工作的成效勢必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膽識決定氣魄,就是要有工作魄力,敢于突破禁區,大膽嘗試,尤其是對于企業領導人員更要與時俱進,大膽想、大膽做、大膽闖,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見識和膽識,成為一個大智慧的人。
展現“風度”,堅持內外兼修
保持平衡之心。我們每個領導人員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權力,肩負的責任比常人重,應盡的義務比常人多,如果只講權力不負責任,只用權力不盡義務,很容易導致權欲膨脹、物欲泛濫,心態失衡、步入歧途。這就要求每一位領導人員必須自覺做到掌其權、負其責、盡其職,時刻保持一種平衡心態,自覺把組織和員工的信任轉化為忠誠履職、干事創業的動力。
保持平穩之氣。追求上要求實求穩,事業上的凌云壯志不可無,名利上的貪得無厭不可有,特別要防止自我設計理想化,將自我的人生目標定得高不可攀,要面對現實,理性地確立目標,自覺遵循自身的成長規律,做到個人利益服從事業需要、個體追求服從整體需求。欲望上要知足知止,領導人員如果不能理性克制自己的欲望,必然沖垮道德堤防。只有對已經擁有的感到很滿足,同時又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不斷修正自己。
保持平和之態。人生的道路曲折而漫長,只有胸懷廣闊,用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要淡泊名利,淡泊既是一種人生修養,也是一種從政素質。領導人員手中掌握一定權力,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一不留神,就會被各種誘惑擊中,陷入泥潭不能自拔。為此,領導人員要時刻自警自省,保持一種淡泊名利的平和之態,這樣才能經受住考驗,才能有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依法治企在基層落地生根。